“等我死后,请把我埋在上海宋氏墓地,我忠诚的同伴李燕娥的旁边。”
1981年5月,宋庆龄临终前这样对秘书说道。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却没有选择和孙中山合葬,而是选择和她的保姆李燕娥葬到了一处。
李燕娥在宋庆龄的身边照顾了54年,在1981年2月去世。
那么,宋庆龄和李燕娥之间有过什么经历?宋庆龄为何让李燕娥葬在宋氏墓地?
1911年,李燕娥出生于广东乡下的一个贫穷家庭中,她是个孤儿,由叔父抚养她长大。
1927年,16岁的她被叔父擅作主张,嫁给了广东中山本地一个地痞流氓。原本李燕娥就极其不愿接受这桩婚事,不久之后,丈夫粗鲁的家暴行为,更是让她心灰意冷。
李燕娥性子刚烈,不甘心一生葬送在这段婚姻中,于是,她便寻着一个机会,离开广东,千里迢迢跑到上海,投奔老乡谭妈。
那时,恰逢宋庆龄离开汉口,回到上海生活,正急缺一位保姆。谭妈见李燕娥可怜,便将她介绍给宋庆龄家当保姆。
开始了她在这位西方教育受过训练的女性家中的生活。宋庆龄深切地理解了李燕娥的遭遇,并发出了一声怜悯:“你多么不幸,你多可怜呀!”
李燕娥深受感动,毫不犹豫地表示:“夫人,我愿意服侍您一辈子!”
从此以后,李燕娥的生活与宋庆龄紧密相连。
李燕娥工作极为认真,细致入微,勤勉而可靠,她是宋庆龄家里的门扉守护者,把家中的每一把钥匙都看管得井井有条。她不容许丝毫疏忽,每次出门前,都要亲自检查门锁,确保牢固。
李燕娥将宋庆龄照顾的非常好,知道宋庆龄患有荨麻疹,在照顾她的饮食方面也会非常注意,尽量不让宋庆龄接触到有刺激性、易过敏的东西,在宋庆龄疾病发作的时候,她便日夜守候于床前。
为了防止反革命政变分子在信件中藏炸弹,每每寄给宋庆龄的信件包裹,李燕娥请宋庆龄过目之后由自己亲手拆封,主动承担这份危险,确认信件包裹安全之后再交给宋庆龄,让宋庆龄十分感动。
李燕娥对宋庆龄的付出,她都看在眼中,她也待李燕娥很好,知道她身体宽大,不适合窄床,还专门花钱请人替她定制了合适的床榻来休息。
当李燕娥收到了来自家乡丈夫的信件,丈夫不知从哪得来了她在宋庆龄身边服侍的消息,便威胁李燕娥给他寄钱,否则就来上海找她。
为了让李燕娥没有后顾之忧,宋庆龄便让秘书前去中山县李燕娥的老家,帮忙办理了离婚事宜,彻底摆脱了丈夫的纠缠。
1933年6月的一天,蒋介石单独召见了军统头子戴笠:“让宋庆龄闭嘴,但是不威胁到生命。”
戴笠让人给宋庆龄寄了颗子弹。
结果,直接被扔进了垃圾桶。
在当时,特务们想了许多办法,送一些带毒的点心,或者安排秘密的杀手闯进宋庆龄房间。
但是这些计划一次也没有成功,因为李燕娥太谨慎了,厨房每天做什么饭菜,用到什么食材,她无一不知,一旦出现陌生的点心和食材,她全都拦下一一检验。
宋庆龄李燕娥
所有人进出宋庆龄的房间,都需要先经过她的搜身检查,在这种细心的照顾下,特务们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阴谋。
军统见状,便想着换一种思路。
于是,上级给沈醉下达了指示,让他安排特务想办法打进宋庆龄家,收买她的身边人“为我所用”。
沈醉了解到,宋庆龄最为放心的一个保姆名叫李燕娥,于是,他就特意挑选了一个女特务前去接近李燕娥。
有一次李燕娥在买菜时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女士。这位女士和李燕娥年龄相仿,她自称也在大户人家当保姆,说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李燕娥经常在买菜路上碰到这位女士,她也热情地和李燕娥打招呼,两人渐渐认识了。有时候,宋庆龄交给李燕娥一些任务,由于在上海不太熟悉,李燕娥经常向这位保姆寻求帮助。然而,一天,这位保姆突然提出想到李燕娥的雇主家看看。
李燕娥立刻警觉起来,她婉言拒绝了对方,同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宋庆龄。
宋庆龄立刻安排人调查了这个女人的背景,结果发现她是国民党派来接近李燕娥的女特务。这一发现让宋庆龄倍感庆幸,她提醒李燕娥时时警惕。
这些人没能得逞,又想到了另一个计划。他们设法打听到李燕娥的前夫对她很差,于是决定找人冒充司机与李燕娥发生一段“艳遇”。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诱惑李燕娥,最终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宋庆龄和李燕娥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特殊。
当李燕娥把和这个男人事情告诉了宋庆龄后,宋庆龄看着李燕娥脸上洋溢的笑容,知道她沦陷了。
因此,宋庆龄便对李燕娥说:“,我先派人帮你把他的情况了解清楚,你再做决定,好吗?”
李燕娥点头答应了。
没过多久,宋庆龄告诉李燕娥:“这个男人有目的接近你,他是国民党的人。”
李燕娥听了之后很难过,一想到她差点因为国民党特务的“美男计”伤害了夫人,她又气又恼,于是心里暗暗决定:这辈子绝不再嫁,就这样照顾夫人一辈子。
1941年,太平洋大战爆发时,宋庆龄的家就在飞机的上空盘旋。千钧一发之际,李燕娥将一根梯子搭在了墙上,将自己和邻居的房子连接在了一起。李燕娥没有理会劝告,而是搀扶着宋庆龄,翻墙而上,钻进了邻居家的掩体里,总算是逃过一劫。经过这么多次的磨难,两人已经是生死之交。不管是宋庆龄在感情上的软弱,还是在危机四伏的时候,李燕娥都陪伴在她的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工作关系宋庆龄去了北京,李燕娥就留在上海帮着看家。害怕她岁数大了忙不过来,宋庆龄还专门安排年轻的保姆照顾李燕娥的生活。
平日里,两人每周都要通信,到了节日,尤其是李燕娥的生日,宋庆龄的礼物就会准时寄来,在宋老的心里,很多事情都比不上两个人的情分。
有人说:心有灵犀的人,会有心灵感应。1962年元旦节间,宋庆龄总有种恍惚不安的感觉,她特意给上海家中打电话,寓所管理员周和康说家中一切都好,请首长安心工作。
然而,敏锐的宋庆龄还是感觉家里出什么事了。6日,她找来警卫秘书隋学芳询问,隋学芳见纸包不住火,就如实汇报了李燕娥被厨师何元光砍成重伤,正在医院抢救治疗。
宋庆龄心头一惊,决定乘专机直飞上海。
当她迈进寓所大门时,她一眼就看见裹着白纱的李燕娥。她紧紧抓住李燕娥的手,流着眼泪询问她的情况。宋庆龄心痛地说:“为了我,你受苦了。”
这起被视为国家一级机密的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凶手何元光是宋庆龄寓所的厨师,他被判犯有故意杀人罪,直到1990年才获释。
自从李燕娥受伤以后,宋庆龄开始改口称呼她为“李姐”。
有时候,宋庆龄国事繁忙只能在办公室中用餐。小餐桌旁边放着两把靠椅,一把朝南,一把朝西。
有一天用餐前,宋庆龄拉开朝南的椅子,对李燕娥说,“李姐,这边坐,一起来和我吃饭。”
李燕娥赶紧摇头,“夫人,怎么能让我坐主座呢,还是请夫人坐吧。”
宋庆龄笑了笑,“李姐,你跟随我几十年了,工作勤奋,忠心耿耿。长期以来,我们相处得很好,早就像亲姐妹一样了,你坐还是我坐,不都是一个样。”
1979年,李燕娥得了癌症,已经是一身病痛。宋庆龄十分心痛,把李燕娥接到了身边。
她还另外聘请了人,并且多次强调,要像照顾她一样照顾李燕娥。
当得知李燕娥的病已经恶化到无法治愈的时候,宋庆龄几乎是泪流满面。
资料称,李燕娥患上宫颈癌后,宋庆龄也在不断地为李燕娥的病情操心、担忧。四处托人给李燕娥从美国买最好的药,找北京最好的医生给李燕娥看病、不断告诉李燕娥自己不会抛弃她……宋庆龄的用心让李燕娥在弥留之际感到了一丝慰藉,也让人明白了真心确实能够换回真心。
宋庆龄给友人写着信,信里多次表达自己的难过,和对于李燕娥的重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宋庆龄和李燕娥之间早已超越了主仆情谊,她们是相伴大半辈子的姐妹。
1981年1月,李燕娥去世了,去世前她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夫人。宋庆龄非常悲痛,随后告诉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李燕娥葬在上海万国公墓,自己父母墓地的侧面。
李燕娥的墓地很快建成了,墓碑上只有寥寥数语: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立。
在宋庆龄看来,生前要和李燕娥当姐妹,死后也要当。
于是她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叮嘱身边的人等到她去世的时候,就把她和李燕娥的骨灰一起埋葬在宋氏墓地之中。为此,她还专门画了一张草图,让下人等她死后照着那个样子刻墓碑上的字样。
在李燕娥去世的三个月之后,宋庆龄也离开了人世,享年88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反复对秘书说:“不要把她和丈夫埋在一起,让她回到父母身边,她也想回去陪陪他们。”
按照她生前的遗嘱,她的骨灰埋葬在父母墓地的东侧,而李燕娥的则在西侧。
图丨墓碑
宋庆龄为何又不与孙中山合葬?
有三大要素:
第一:宋庆龄曾经对世人说过,中山陵是埋葬伟人的地方,我不想让它的任何一块砖头被破坏。
第二:宋庆龄离开了自己的家庭,与孙中山结了婚,但是仍然有一种负罪感,希望自己死后能跟父母团聚。
第三:宋庆龄与李燕娥是不愿分离的姊妹。
宋庆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她最后一句话,就是不愿与孙中山合葬,实际上是一种对大局的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