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云南大地主李润之被镇压,留下300箱黄金,黄金去哪了

分享至

“老不休,你真是贪心不足,竟然打起了迟家寡妇的主意;你就不怕把你身子骨弄散架了?都一大把年纪了。”婆娘在枕边指着丈夫的鼻子说。

“女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屁!”男人拧着女人雪白的大腿说,“太太啊,我可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再说了,我才40岁,宝刀不老呢。”男人训斥女人道。

这段对话,发生在1925年的云南新平县,说话的男子,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润之。

1885年,李润之出生在云南新平县一个世袭土司之家。



在乾隆年间,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不堪忍受政府官员的欺压揭竿而起,局面不堪收拾。危难之时,李润之的曾祖父李显智挺身而出。

这个李显智是中原人,有一身武功,还懂兵法,是武举人。他野心勃勃,一心想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便主动请命。

乾隆一看大喜,任命他为讨贼将军,挂帅出征。李显智马到成功,平定了叛乱,被乾隆御封为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

李显智把这里打造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开始作威作福。到了李润之父亲这一代,李家已经家道中落,风光不再。父亲李可功只能靠经商来维持生计,开了一个叫“富昌隆”的商号。

不过,因为李家的人脉,李可功也很快积累了大笔财富,拥有良田千亩,商号十多家,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土豪。

李润之生下来可以说是掉在了蜜罐里,哪怕什么都不干也能衣食无忧,一本子吃不完的老本。然而也可能是由于基因的缘故,李润之不甘心一辈子平庸度过。他少年时就说,大丈夫不能白来世界上走一遭,要轰轰烈烈;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千年。

1912年清朝灭亡后,李润之萌发一个念头,恢复祖先的荣耀,在哀牢山称王称霸。



但是称霸谈何容易?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年代,你需要有打手,有团队,有枪支弹药。而要完成这一切,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不行的。

李家虽然富裕,但是要是干事业的话,那点钱远远不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依靠这样经商积累的话,速度太慢,估计要等到猴年马月。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我必须暴富啊。

暴富的手段不多,不是偷盗就是杀人越货。偷盗致富也只是小富,劫路才能积累大批财富。于是,他开始让自己的管家周群在各个交通要道和旅店饭店建立“情报站”,专门打听过往客商的消息,为劫财提供信息。

不久,就有“生意”送上门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