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移情别恋,村姑夏荷的现状如何?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夏荷是村里最惹人羡慕的姑娘,不仅人长得俊俏,气质优雅,而且脾气也十分柔和,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她的刺绣活儿更是堪称一绝,绣出来的花鸟鱼虫都活灵活现,仿佛真的在眼前一般。

村里人私下里都说,谁若能摊上夏荷这样的媳妇儿,那可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了。然而,尽管村里很多小伙子向夏荷献殷勤,但都被夏荷用很委婉的方式拒绝了。这是因为夏荷心里早就有了人,他就是村里唯一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董磊。夏荷喜欢董磊的闯劲和上进心,她知道董磊早晚会成就一番事业。

果然,董磊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了,他已不满足于在农村赶小集了,准备到县城去开一家服装商店,批发兼零售。临走的头天晚上,夏荷把卖绣品攒下的五千元钱送到了董磊的家里。她深情地看着董磊说:“这是我给你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能收下。”董磊感激地看着夏荷,紧紧抱住她不松手,一遍又一遍地吻着她说:“荷,我想要你。”夏荷也有些动情,想想早晚也是他的人,就依了他。

夏荷和董磊的爱情故事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说夏荷有眼光,看上了董磊这样的有为青年。而董磊也没有辜负夏荷的期望,他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最终在县城开了一家大型的服装商场。夏荷也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最初的一段日子,董磊经常抽时间回来看望夏荷。

可后来,他生意越来越忙,夏荷再也见不到他的人影了。一年后,小县城撤县设市,董磊在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租赁了一座四层的营业大楼,还聘用了二十多个女营业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

夏荷一直很想念董磊,终于找了个空闲的日子,她叫上村里的姐妹,一起来到城里看望董磊。董磊当时正在办公室里坐着,见到夏荷,他吃了一惊。他愣了一会儿后,忙不迭地吩咐一个打扮得很入时的女孩子沏茶、端瓜子。那女孩儿一边干着活儿,一边用眼角不住地瞟着夏荷,表情里满是醋味儿。摆好了茶和瓜子后,那女孩子就坐在董磊的身边。一会儿给他整正衣领,一会儿又帮他掸掉衣服上的烟灰,还嗲声嗲气地说,说了你多少回了,你总不注意。很亲热的样子。夏荷的同伴有些看不过去,示意夏荷发话。可夏荷的眼睛始终注视着窗外,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

快到中午的时候,董磊把夏荷和同去的那个姐妹领到了一家大饭店的雅座里,那个嗲声嗲气的女孩子也跟着去了。董磊大方地要了一桌子菜,然后就开始大杯地喝酒。几个女孩儿都喝饮料。董磊喝到醉醺醺的时候,两个服务小姐一左一右坐在了他的两边,董磊顺手一揽将两位小姐同时抱在了怀里。两位小姐就将酒一杯一杯地直接倒进他的嘴里。那个嗲声嗲气的女孩子挺生气,就骂骂咧咧地上前拽开了她们。夏荷一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有说。

临走的时候,夏荷才低声对董磊说,刚才,你全是做给我看的吗?见董磊无语,她又低声说了一句,其实,你又何苦如此?说完就踏上了公共汽车。夏荷回家不到两天,就收到了董磊寄来的五千元钱和一封信。夏荷把钱从邮局取出来,重新又存入了银行。那封信,夏荷拆也没拆就烧了,她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姐妹们知道了后,都很气愤,骂董磊没良心,劝夏荷不要便宜了他,狠狠地敲他一笔。夏荷却一声不吭,认真地在绣着什么。姐妹们见她这个样子,都很担心,就轮流看着她,晚上睡觉也有人陪。夏荷不说什么,任由姐妹们折腾。

有一天,县外贸的一个人找到夏荷家里,说夏荷的刺绣产品已称的是工艺品了,如果拿到国际市场上,肯定会受欢迎。那人还说了想和夏荷联合办一个刺绣厂的意向,夏荷负责技术培训和组织生产,外贸负责销售,夏荷爽快地答应了。夏荷先把精心绣制的样品交给外贸去联系订单,然后取出银行里存的五千元钱当作启动资金,购买了一些必需的工具和材料,并在家里的两间空房子里抓紧教村里的姐妹们刺绣技术。姐妹们都基本掌握了要领时,订单也来到了,这个没有厂房的小厂就开始了生产。

夏荷对产品质量要求得很严格,对不合格的产品,宁可自己一宿不睡觉也要修好。她们的产品很快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订单越来越多了。夏荷适时补充了人员,在外村接连招了几批新职工,由技术已经熟练的本村姐妹负责培训。厂子越办越大了,三年后就正儿八经地建起了一套厂房,套起了一个大院,成了一家像模像样的私营企业。

夏荷成了方圆几十里内有名的青年企业家,报纸、电视台都对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事迹作了报道。这一来,向夏荷求婚的人更多了。但是,所有的求婚者都和以前一样被夏荷委婉地拒绝了。姐妹们都关心她,问她想要个什么样的。夏荷说,我想等办完两件大事后再考虑自己的事。姐妹们都沉默了。她们知道,夏荷的两件大事是在村里修一所学校和一座敬老院。但这需要几十万的资金,谈何容易。她们只有拼命工作,争取早一点实现夏荷的夙愿。

就在夏荷的刺绣厂正红火的时候,董磊突然来找她借钱,董磊出事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