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徐辉祖兵败应天、被赐自尽而亡,朱棣:他宁愿死都要做忠臣

分享至

众所周知,李景隆、平安、盛庸这三大主力军的兵败,象征靖难之役的结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三大主力军之外,其实还有个备受怀疑的“第四大主力”。他们就是有“中山旧将”之称的徐辉祖军。

在这支“中山旧将”队伍中,除中军都督的战争经验较少以外,指挥使、千户都是久负盛名的战将,而卫官以下的军士更是浸染沙场数十年的老兵。

虽然这支部队实力强劲,但饱受怀疑。在耿炳文兵败真定,朱允炆征调50万大军配给李景隆时,反而将“中山旧将”扔在了候补驰援的名单上。一路上,李景隆兵败郑村坝、白沟河,折损数十万兵马。“中山旧将”却迎难而上,打的就是燕军精锐。这支候补军的战斗实力,远远超越了主力大军。

这支部队之中,忠臣比率高得惊人。到达浦子口时,徐辉祖军有5000多人马,盛庸兵败后竟战死了数十位将领,其中指挥使2人,千户3人,卫所军官17人。“中山旧将”忠臣率之所以如此之高,除了徐达数十年的言传身教之外,更离不开这支部队的灵魂,魏国公徐辉祖。

“中山之风”的徐辉祖

徐辉祖是安徽凤阳人,在19岁那年,他以勋卫身份进入左军都督府。在参军后不久,徐辉祖就参加了军事演练,对手是邓愈之子邓铭和常遇春之子常升。而巧合的是,后来朱允炆信任的主将,李景隆也参加了这次战斗。

在这次演练中,李景隆初战不利,被邓铭打得节节败退。就这时,一身戎装打扮的徐辉祖站了出来。这一战中,徐辉祖初显“百战名将”的峥嵘,带领部队反败为胜,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一年后,由于徐达病逝,徐辉祖在家服丧三年,其后朱元璋委任他承袭魏国公爵位。在当时的大明朝廷,开国将领之子普遍成长起来,在军中任职。因此朱元璋“拔苗助长”,将徐辉祖派往北平府、陕西、河北等前线练兵。故而徐辉祖成长很快,逐渐成为百里挑一的军中骁将。

当时部队里除了徐辉祖以外,还有傅友德、王弼等,清一色的元勋宿将,同时还有朱棣、朱高煦这样的宗室贵族。徐辉祖平时主要在蒙古草原南端明元交界地带活动,训练士卒,收集情报,传递往来于应天和前线的军事消息。

然而为了徐辉祖行事方便,朱元璋特意将傅友德调离,并旨意朱棣不得干预徐辉祖。说白了,徐辉祖当时就是朱元璋眼中的“明日之星”。不久之后,李景隆也加入了练兵部队,和徐辉祖分列南北。

都说出将入相,成为一国名将,光靠资历是不够的,更要有谋略和战功。1393年时,明军在东北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容乐观。当时明军精锐早已离开大宁、宣府地区,只留下羁縻卫所在大宁都司苦苦支撑,部队也由数万人锐减到不足千余人。阿鲁帖木儿志得意满,竟与乃尔不花意图全歼大宁都司的明军,叛明归元。

谁知徐辉祖拍马赶到,将阿鲁帖木儿生擒活捉。当年3月,徐辉祖奉命押送阿鲁帖木儿回应天受审。到了次年,徐辉祖又上疏劝谏朱元璋征讨西番,并做好全局规划。

对于徐辉祖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建议,朱元璋不仅不生气,反而大喜过望。都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徐辉祖这样的才俊,才是朱元璋需要的人才啊!要知道在当时,蓝玉已被屠戮全族,包括傅友德、冯胜等老将,也要遭到朱元璋的清洗。如果没有杰出人才取代他们的位置,朱元璋就算死,也不会瞑目。而徐辉祖年仅29岁,就目光长远,见识卓著。

于是朱元璋感慨道:

“徐辉祖有战略眼光,承袭中山之风啊!”

徐辉祖从勋贵子弟迅速成为军中战将,不仅显示了徐达的培养能力,更体现了朱元璋晚年的无奈。杀功勋,屠戮大将,威胁到皇太孙者统统不留。然而他不讲资历,破格提拔,又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完备的名将名单。

朱棣的克星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皇太孙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的诱使下,不顾徐辉祖、梅殷劝阻,执意削藩。当时朱橚、朱柏、朱梗等非死就废,惨状连连。坐镇北平府的朱棣心生不忿,暗中图谋,意欲起兵谋逆。

徐辉祖虽然是朱棣的妻弟,又与他常伴军旅,但却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在朱棣派遣他的三个儿子前往应天祭扫朱元璋墓时,徐辉祖就力建朱允炆扣留朱高炽三人。他道:

“我的三个外甥中,朱高煦心术不正,常有异志。他非但不忠于燕王,更不忠于皇上,今日若不除去,他时必成大患。”

当他说出此言时,却遭到了徐增寿、王宁的批驳。甚至在朱允炆、黄子澄看来,徐辉祖也有些大惊小怪,杞人忧天。有人说徐辉祖大义灭亲,只为讨好朱允炆,然而徐辉祖却对此不屑一顾。在徐辉祖眼里,他是朱棣的妻弟,更是大明朝的世袭魏国公和中军都督。

朱允炆对于徐辉祖,是相当不信任的。当时朱棣起兵靖难,耿炳文在真定接连败北。驸马都尉梅殷建议以徐辉祖为将,领兵北讨。然而朱允炆与黄子澄商议后,竟派遣李景隆北上。在战斗中,李景隆围困北平府未下,又遭遇郑村坝之败,损失惨重。

徐辉祖心胸极其宽广,在听闻李景隆兵败后,着即拟定围剿计划。他见识深远,战略眼光异于常人。可朱允炆听说徐辉祖欲领兵北上,取代李景隆成为南军主帅,非常不满。于是徐辉祖的方案被弃之不用,朱允炆则更加重视李景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