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二哥惨死卧室,大哥携带财物失踪,狡猾的狐狸露出尾巴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话说在元宵佳节的夜晚,县城里灯火辉煌,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然而,在这个欢乐的夜晚,一件令人震惊的命案悄然发生。当地的富户崔员外家的二公子崔承义,被人杀死在房间里。

县令杨大人立即带领众衙役赶往现场。他们踏入房间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屋内的摆设被翻得七零八落,显然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打斗。地板上有多处血迹,颜色尚新,刺眼的鲜血仿佛在控诉着犯罪的残忍。

崔家的人都被围在周围,面色沉重。崔员外被仆人搀扶着,无法承受这个打击而颤抖着。他的小公子崔承信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恐惧和无助。而大公子崔承礼却不见踪影,让人不禁怀疑他的行踪。

杨大人扫视了一圈,心中有了初步的判断。他指着地板上的血迹,严肃地对众衙役说:“保护好现场,任何人不许进入,立刻搜寻大公子崔承礼的行踪!”

众衙役应声而动,一部分人留下来保护现场,另一部分人则迅速散开,四处搜寻崔承礼的下落。

此时,杨大人注意到一个细节:窗户敞开,窗帘被风吹得飘动。他走过去,仔细观察了窗户和窗帘上的痕迹,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线索。

昨晚是元宵佳节,府里的人都在外赏灯游玩,直到深夜才回来。案发现场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这起命案的发生就在他们离家这段时间内。究竟是谁如此大胆,趁着元宵之夜行凶杀人?

原来今天早上,伙计小六子来找崔承礼,因为按照计划,崔承礼今天要去外地谈生意。同行的小六子一直等不到人,便来到大公子房门查看。他用力敲门,但无人应答。小六子感觉不妙,担心出了什么事情,便找来一根铁棒,不顾一切地撞开了房门。

门板破碎的瞬间,小六子惊恐地发现二公子崔承义躺在地上,一摊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他的脸色苍白,双目圆睁,显然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

经过现场仔细检查,杨大人确定死者是在昨夜的亥时左右被杀害的。房间内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包括大公子准备谈生意用的银两。杨大人仔细观察了案发现场,尤其是房门和窗户。他发现房门的边缘有细微的划痕,应该是凶手从屋外反锁房门时留下的痕迹。

崔家共有三兄弟,崔承礼和崔承义都在店里帮忙。大公子崔承礼现在是崔府的一把手,掌握着家族的生意大权。三公子崔承信今年17岁,还在念书。崔员外对三公子管教得特别严,希望他能考取进士,为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誉。

崔承礼住在东厢房,崔承义住在西厢房,而崔承信则和崔员外住在主院里。由于命案发生在东厢房,而崔承礼又下落不明,所以杨大人便先派人先去找崔承礼的下落。

这时,崔承信凑到杨大人跟前,小心翼翼地说:“县令大人,我认为这应该是盗贼抢劫杀人。几天前,我二哥崔承义的房间就曾被偷盗过,丢失了不少财物。或许那个贼人尝到了甜头,昨夜趁府中无人又来偷盗,不料被我二哥撞见。在打斗的过程中,贼人杀死了我二哥,然后逃之夭夭了。”

杨大人瞥了崔承信一眼,心中疑惑。他仔细地观察着崔承信的神态和语气,发现他说话时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隐藏着什么。杨大人心中暗自警惕起来。

“你说这是盗贼抢劫杀人,那么你有没有看到凶手?”杨大人问道。

崔承信一愣,随即摇了摇头,“没有。”

杨大人看着眼前的崔承信,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这孩子年纪虽然不大,眉宇间却有一股傲气。他看上去聪明伶俐,对自己的推断充满了自信。杨大人沉思片刻,说道:“那你再详细说说当天的经过。”

原来几天前,崔承义从店里回来发现房门大开,屋里被翻得七零八落,刚从账房取的四十两银子也不翼而飞。他立刻召集家丁四处巡查,但并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由于丢失的银子不算太多,且考虑到家族的声誉,崔员外事后只吩咐家丁们加强巡逻,并没有报案。

昨夜是元宵节,大多数府邸的人都会去街上游玩,崔府也不例外。由于府内人较少,因此被窃贼第二次光顾也就不稀奇了。杨大人吩咐衙役们在崔府内外仔细搜查。从案发现场的痕迹判断,死者生前与凶手进行了颇为激烈的打斗,凶手极有可能是负伤而逃。

杨大人一边吩咐手下在查找崔承礼的同时,严查各大药店,询问是否有人因治疗外伤或购买相关药物而前来。他心中也在思考,凶手是否可能是其他人。这个案子似乎并不简单,背后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此时,崔承信的证词成为了关键线索,而崔承礼的行踪则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经过调查,杨大人发现崔员外由于身体不好,很早就休息了,因此他没有作案动机,也不具备作案的条件。而崔承信昨晚一直和几名同窗吟诗作对,一直到子时左右才回去。当时有同时在场的十数名文人作证,他们都可以证明崔承信没有作案的时间和条件。据崔承信自己讲,他回来后就直接回房休息了,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店里的伙计们也不具备作案的条件。他们正在参与元宵节的庆典,没有时间前往崔府行窃。而且,他们也没有理由去偷盗崔氏家族的财物。

然而,杨大人一直放不下这个案件。他深知崔氏兄弟平时的为人如何,是否有家仇,这些大户里的人际关系都非常的复杂。他怀疑这个谋杀案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为了探究真相,杨大人决定亲自前往崔府一趟。他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崔氏家族的内部情况,找出隐藏在背后的线索。

这天,杨大人独自一人来到崔府,向崔员外打听一些关于崔家的家产继承问题。据崔员外介绍,大公子崔承礼性格憨厚,比较踏实,因此将来崔家的家业都会交给他来打理。而二公子崔承义虽然聪明一些,但为人比较滑头,有时候会做一些不道德的勾当。至于三公子崔承信,从小就聪明伶俐,念书上很有天赋,因此崔员外一直想让他走科举的道路,不愿意让他参与生意上的事情,盼望着有一天他能光宗耀祖。

杨大人又来到崔家的店铺,伙计们的话和崔员外大致相同。都认为大公子忠厚老实,而二公子则比较机灵,偶尔会做一些不道德的勾当。杨大人这时看到当初发现命案的伙计,好像有什么话想说,于是把他叫到一边。

小六子颤巍巍地,尽量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昨天晚上二公子赏了我几两银子,让我出去好好玩玩,说是要让我去飘香楼,找个姑娘耍耍。于是我就去了飘香楼,想找个姑娘耍耍。结果第二天早上日上三竿了才起床,我猛然想起今天要陪大公子去外地,大公子一定是等急了,我就着急忙慌的赶回来,但是到了神府却找不到大公子,无奈之下我就去了他的卧房,敲门不应,我心急之下就破门而入,却看见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杨大人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他问道:“二公子为什么给你钱?他平时很大方吗?”小六子摇摇头说:“才不是呢,二公子平时可抠门了,也许他是要封我的口,因为我撞见过好几回,二公子带着小公子逛妓院。这事要让老爷和大公子知道了,肯定会责罚他的。”

小六子接着说:“府里的人都知道,小公子将来是要做状元的,而且我发现尸体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大公子呢。当时我吓坏了,毕竟我是大公子的跟班伙计。而且我知道二公子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引起大公子的不满,两个人之间争吵过很多回。我以为二公子把我支开,是要借机谋害大公子,不料,却是二公子被入室的劫贼给杀死了。这事真是奇怪。”

杨大人又找来当时和崔承信在一起的读书人。据他们讲,崔承信虽然有些文采,但对科举一事并不上心,喜欢的是烟花柳巷,及时行乐。他常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与一些烟花女子交往密切。甚至曾经调戏过良家妇女,而且还把人家给侮辱了。

元宵节晚上的聚会,崔承信原本并不打算参加。然而,在半夜时分,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加入到众人的欢聚中来。

当晚的聚会,崔承信和众人一起饮酒作诗,畅谈人生。他表现得十分兴奋,不停地与周围的人交流着。众人一直玩到天快亮了才散去。杨大人听到这里,心中更加疑惑了。

案发三天后,全城的搜查终于有了回报。在离崔府不远处的一处荒宅里,发现了崔承礼的尸体。经过仵作的检验,确认他是流血过多伤重不治。这座宅邸已经荒废数月,原主人去外地讨生活了。

崔承礼的死亡时间是在崔承义死后的丑时左右。在屋里找到了丢失的财物,身上有几处刀伤裸露在外,血流得满地都是。显然,这并不是什么窃贼杀人,而是崔承礼杀死了弟弟崔承义,然后逃到了这里,结果却伤重而亡。

但是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呢?如果说是为了争夺家产,也应该是崔承义想杀崔承礼,因为他是家族中的嫡长子,更有资格继承家业。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也许是崔承义想谋杀哥哥崔承礼,却没想到出师不利反被杀。

杨大人仔细分析了现场的情况和证人的证言,逐渐明白了这起凶杀案的来龙去脉。原来,崔承礼是在自卫的情况下杀死了弟弟崔承义。但是,他为什么要逃跑呢?又是怎么逃到这荒宅里的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