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4年王昆演唱《农友歌》,毛主席听完后,对杨成武做了一个姿势

0
分享至

革命历史歌曲,总是令人心生敬畏情怀。

敬的是那个时代,畏的是担心破坏歌曲流传。例如今天要说的革命历史歌曲《农友歌》,曾得到过毛主席的称赞。

毛主席

今天就来聊聊《农友歌》的故事……

《农友歌》,相信湖南人民对它有很深厚的情怀。

关于《农友歌》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和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和秋收起义有关,或者说,《农友歌》就是湖南农民运动和秋收起义的史实。

歌词十分的简短,词藻也并不华丽韵合,但是却深深的表达了浓郁的湘赣特色,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第一次听的时候,一定会听出属于《农友歌》的独特韵味。

《农友歌》的歌词,是著名的词作家张士燮作的,而曲子是著名作曲家劫夫谱曲的,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两位作词家和作曲家。

张士燮创作过的歌词:

《十送红军》、《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社员都是向阳花》、《秋收起义歌》……

劫夫创作过的曲子:

《歌唱二小放牛郎》、《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王禾小唱》……

劫夫

从这些资料中也不难看出,两位将会碰撞出如何的火花,为《农友歌》带来如何的精彩展现。

当然,歌曲创作出来,一定有一个好的歌者能够唱出属于这首歌的韵味,而《农友歌》的演唱者,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她就是著名歌唱家王昆。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昆。

1925年,王昆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9年,14岁的时候,王昆参加了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抗日救国会,加入了抗日宣传工作。

也是这一年,王昆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这一年4月份,周巍峙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了晋察冀军区,机缘巧合下,周巍峙了解到了在河北唐县这里,有个14岁的小姑娘生的一副好嗓子,十分的会唱歌,在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小歌手”。

周巍峙很是高兴,决定见一见这个小姑娘,听一听她的歌声。

周巍峙

随后,周巍峙见到了王昆,而王昆也生的落落大方,丝毫不怯场,亮开歌喉唱了一首最拿手的《松花江上》,一首歌下来,征服了周巍峙和其他的团员们,大家纷纷赞叹王昆这个小姑娘,这个难得一见的好苗子。

于是,周巍峙高兴的吸收王昆进入西北战地服务团,决定好好培养王昆这个好苗子。

不久之后,周巍峙来到了延安,被调任到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音乐系担任助理员,王昆也在周巍峙的帮助下,进入鲁艺学习,正式学习唱歌的技术。

因为原本就极佳的声音条件,再加上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王昆的歌唱技术和能力进一步的提高了。

周巍峙,是王昆的老师,帮助王昆非常多,久而久之,王昆也对这个比自己大8岁的周巍峙产生了情意。周巍峙也是如此。

不过当时在延安,有这样一条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以和非党员群众结婚。

王昆

于是周巍峙和王昆也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爱意,全心全意创作文艺作品,希望为宣传抗日工作奋斗。

很快,歌剧《白毛女》问世。

《白毛女》排练中,原本饰演喜儿的女演员忽然怀孕了,因此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周巍峙和其他专家,都觉得王昆很合适“喜儿”这个角色,于是给了王昆一个机会。

而王昆,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白毛女》公演的当天,毛主席和朱老总等人都来观看,王昆有些紧张,这是她第一次给这么大的首长表演节目。

周巍峙也鼓励王昆:

“你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今天这场战斗一定能打赢。”

王昆点了点头,放下心中的负担,上台为大家演唱《白毛女》,当《北风吹》的旋律奏响后,王昆瞬间入戏,忘记了周遭的一切,投入到了故事当中,为大家动情演出了令人怜爱的喜儿。

王昆

演出中,王昆唱到了:

“太阳出来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王昆婉转如泣如诉的歌声,让台下观看的众人共情了喜儿,有的战士甚至激动的拿起枪,喊着要为喜儿报仇,就连毛主席也感动的落了泪。

演出,太成功了!

这一年,是1943年,王昆成功演出了《白毛女》;而且还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还与相爱的周巍峙结婚。

三喜临门!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64年。

这一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排练准备演出,一开始,《东方红》并不叫做《东方红》,名字一直定不下来,足足排练了7、8版。

直到第9版本的时候,总指挥周巍峙才确定使用《东方红》这个名字。

周总理

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周巍峙也向周总理解释了原因:

东方红这三个字,不只是表达了红色信仰,更是表达了共产党就像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就亮起,而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代表着希望,所以取名东方红。

周总理非常满意这个名字,东方红这个名字,十分有包容性。

而演唱者,自然也是周巍峙的妻子,著名的歌唱家王昆。由王昆来演唱,实在合适不过,夫妻俩强强联手,为《东方红》增添色彩。

周总理也开玩笑,对周巍峙说:

“你编曲,她唱歌,真是红色歌坛的艺术伴侣啊!”

而王昆也没有辜负丈夫以及中央的信任,潜心研究《东方红》的演唱,而《东方红》中的插曲《农友歌》,王昆十分的重视。

毛主席

这首歌,是张士燮和劫夫共同创作的,交给她来进行演唱,王昆也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让大家失望。

随后,王昆开始潜心研究《农友歌》。

王昆认真研究了《农友歌》,决定在原作曲调上,进行一下小小的改编,算是二度创作,为了进行华彩的改编,王昆决定先了解《农友歌》的背景。

为了契合背景,王昆亲自请来了湖南的表演团体,向大家学习如何用湖南话唱出这些歌词来,然后再根据湖南口音,对歌词曲调进行改编,以保证演唱时动情投入,令听众观众共情。

在王昆的研究下,《农友歌》的湖南味儿更加的浓厚了。

《东方红》,正式演出。

毛主席亲临观剧,坐在台下听王昆演唱,就如当年在台下听王昆演唱《白毛女》一样,王昆的歌声,依然是那样的令人陶醉。

接着,王昆用正宗的湖南口音为大家演唱了《农友歌》,毛主席在台下听完后,十分的兴奋,对旁边坐着观看演出的杨成武同志,做了一个姿势,一个十分威武的姿势。

杨成武

毛主席之所以做这个威武的姿势,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毛主席认为,王昆唱出了湖南妇女的气势和革命气魄,太威武了。

王昆的演出,永远令人期待……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简史档案馆
简史档案馆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档案馆
880文章数 12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