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缅北的中文区,人们想到的,肯定是果敢、佤邦和小勐拉。这三个地方,都跟咱们的云南省接壤。
其中,果敢人就是汉族,佤邦人主要是佤族人,克小勐拉的主体民族,则为傣族。上述三个民族均为中缅跨境的共有民族。
特别是小勐拉,他的最高领导,掸邦第四特区主席,还是个正宗的中国人,曾经的广州知青——林明贤。
此外,林明贤还有一个很“不一般”的身份——“果敢王”彭家声的女婿,现任果敢同盟军总司令彭德仁的大姐夫!
那么,如果你再看看地区,可能又会感到些许疑惑——缅甸最北部的克钦邦,也跟中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而且,克钦邦的主体民族克钦族,就是咱们境内的景颇族,同样属于中缅双方共有的民族。克钦和景颇只是不同的音译而已。
但为什么克钦族就偏偏没有汉化呢?
老实说,从地理上看,克钦邦才算缅北,果敢、佤邦其实更像缅东北。
克钦邦与我国的云南、西藏还有印度接壤,颇具话题的江心坡就在这个地方。
有关上述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基督教塑造了近现代的克钦族。
这个,咱们还得从大清国时代讲起。
清初的时候,克钦邦东北部的一些地区承袭明朝旧制,继续制臣服于大清,由清朝皇帝册封的土司管理,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征税权,施行“高度自治”;
另一部分,则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非常原始。大清国的统治者通常叫这些人为——山民。
当年的缅北地区在清廷眼中,就是一片穷山恶水,而克钦邦的位置,虽然地盘大,却又当属最穷的山,最恶的水。
辖区内多山地
再加上那时候清朝的战略重点都在北方,因此,几代大清皇帝都没有太关注过此地。相比果敢和佤邦地区,中华文化在克钦邦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弱的。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同期的缅甸王国的统治区域,也比现在的缅甸版图要小很多,主要是如今缅甸中部缅族为主的“七省”范围;
剩下的那些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七邦”,有的还处于部族状态;有的则属于大明/大清的边疆地区,由中国皇帝册封的土司管理。
到了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开始涉足缅北地区。并在“播撒主的荣光”的巨大驱动力下,竟然一路摸到了如今的克钦邦所在区域。
相对于果敢、佤邦等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且笃信佛教的地区。克钦人虽然号称信佛,但依旧广泛信仰着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多神教,更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都靠口口相传,显得非常原始,傣族的土司们,甚至轻蔑地称他们是——野人。
显然,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对当地的克钦部落来说,堪称降维打击。
于是,在数代西方传教士的努力“耕耘”下,克钦人逐渐被基督教“归化”。
这些传教士中,最厉害、影响最大的,则当属19世纪末,美国人汉森夫妇。
汉森夫妇结合克钦人的发音特点,使用英文字母,为克钦人鼓捣出了他们自己的文字,还筹钱建立学校,教克钦人学习这套克钦文字。
克钦邦报纸,用的都是英文字面,既不中国,也不缅甸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被基督教文化浸染的克钦人诞生了第一批知识分子,几乎全部都是亲英美人士。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用基督教价值观审视整个世界,并诞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立建国的渴望,并积极地用克钦文表达着这种渴望。
克钦的知识分子们还意识到,在中国境内,也有许多像自己这样的族群。为此,克钦族传教士还自筹经费,深入中国景颇族聚集区传播基督教(但效果并不好)。
这个过程中,克钦传教士和学者们在中国云南的德州、保山、怒江等地发现了更多的“同胞”。比如,中国僳傈族、独龙族、怒族,都被认为是他们同宗同源的“兄弟民族”。因而,克钦学者又把这些民族统称为“文蚌”族。
中国的景颇族
缅甸的克钦族
打个比方,这大致就相当于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的关系——他们既有自己的族名,但又统称为“东斯拉夫人”。
克钦人的构想是,靠着美国的帮助和基督教文明的感召,在中国-缅甸-泰国境内建立一个包括中国景颇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在内的“文蚌”族国家。
不过,这个构想刚写到纸面上,还没来得及去拉外援,日本人就杀了进来,强迫克钦族和他们“大东亚共荣”。
民族意识极强的克钦毅然选择了反抗。
期间,美国曾给这些缅北的“基督教兄弟”空投了大量武器,还派出了美军指挥官亲自带队,帮忙组建了以克钦人为班底的101突击队。
这个101突击队很快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于是,美国人决定继续押宝,将101突击队直接纳入美军建制,受美军情报机构管辖。
因为有了这段跟美国并肩战斗的经历,在后来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缅甸政府和克钦邦的冲突,往往会首选美国来进行调停。
赶走日本人后,英国人也恋恋不舍的退出了印度-缅甸殖民地。
这时候,各个少数民族区域的归属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最终,在昂山将军(昂山素季的爸爸)的努力下,缅甸临时政府领同掸邦、克钦邦、钦邦等几个少数民族领导人达成了建立缅甸联邦基础的《彬龙协议》。
《彬龙协议》规定,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以“邦”的形式加入缅甸,并平等享有所有缅甸公民的权力,同时实行高度自治。
然而,《彬龙协议》签署没多久,昂山将军就死于暗杀,取代他的缅甸军政府,开始推行原本就深植于缅族人群中的“大缅族主义”。
这让原本独立意识就很强的克钦邦马上就怒了,开始用武装斗争持续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正如前面讲的那样,跟缅北的很多地区差不多,近代的克钦邦与中国和缅甸的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但不同的是,打心底里,克钦邦还是更倾向于独立建国,而非果敢、佤邦那样的“自治”。
而且,最开始的时候,中缅之间的边界,也一直没有捋顺清楚,直到196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签订,中方出于大局考虑,将面积约27000平方公里的江心坡让给了缅甸;缅甸则归还了中国片马、古浪、岗房和班洪班等地。中缅划界问题最终尘埃落定。
不过,虽然江心坡名义上是归了缅甸,但其实是被克钦邦控制的,缅政府在此并没有什么执行力。克钦邦对中国的态度也一直很友好。
但正如前面说得那样,跟其他缅北少数民族相比,克钦邦追求的更“高远”,暗藏的终极目标还是独立,构建那个横跨中国-缅甸-泰国的,包括中国景颇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在内的“文蚌”族国家。
况且,克钦邦还是缅北民族武装控制区中面积最大的,达到近9万平方公里,是佤邦面积的近3倍。人口170万,也是佤邦人口的近三倍。
因此,克钦邦闹独立的议题上,不但缅甸不同意,中国也不乐意——一旦克钦人独立,很可能会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在中国景颇族中制造不和谐因素。
最终,长期的以暴制暴,也让克钦邦和缅军双方身心俱疲,在1989年缅共分裂后,克钦邦和原缅共的其余三支武装一起,接受了缅政府的招安。
缅甸军政府和四家达成了协议。在缅北设立四个特区,施行“高度自治”。保留本民族文化语言传统,有自己的军权和税收支配权,只有在缅甸遭受侵略时,特区的军队才能接受中央政府的调动(具体使用需要双方商议),中央政府不派官员参与特区具体事务管理,缅甸军队不进特区等等。
就这样,原缅共东北军区,改编为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任主席——果敢王;
原缅共101军区,改编为克钦邦第一特区,丁英任主席——克钦王;
原缅共中部军区,改编为掸邦第二特区,鲍有祥任主席——佤邦王;
原缅共815军区,改编为掸邦第四特区,林明贤任主席——勐拉王。
目前,克钦邦有9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并存着多个武装组织。但在克钦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则是克钦独立军,控制着克钦邦80%以上的土地。
克钦独立军的表彰现场,跟其他缅北武装的“中式风格”明显不一样
虽然表面上克钦邦被“招安”了,但在此地真正拥有控制权的克钦独立军却跟缅军的关系很差。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光在2011-2018年的7年间,克钦独立军和缅甸政府军的交战就高达3862次,一言不合就开打。
克钦独立军女兵
比如,2018年的时候,第71届克钦邦日上,为了表达安抚,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曾专门穿着克钦族服装出席该活动,和克钦族民众一起开心地跳舞,整个画面非常和谐。
然而,昂山素季走后的第三天,双方又开打了。
长期以来,克钦邦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同时由于它那暗藏的那个过于“宏大”的抱负,以及特立独行的基督教信仰,使得周边国家对它还是总有点不放心。
在缅甸政府眼中,克钦独立军更属于各少数民族武装里的一个大“刺头”——历来,但凡是去打缅军和其附庸的,它统统出钱出枪,并助其壮大...比如这次的果敢同盟军的行动,克钦独立军就出了不少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