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获释后,再谈西安事变真相: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分享至

前言

1936年12月,西安城内一片黑暗,东北军总部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带领部下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华清池宾馆。在这场看似突然的行动中,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被软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当时的人们不禁要问,这场兵谏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名义上的主导者张学良,还是实际的操盘者杨虎城?二人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联手对付蒋介石的?让我们来还原这场惊天动地的西安政变。

日军入侵,张学良失去故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这片土地本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治下的奉系势力范围。可惜老张在皇姑屯事件中死于非命,年仅24岁的张学良也无力阻止日军的入侵。

东北沦陷使张学良痛心疾首。他一直视东北如同自己的故土,如今却被外族占领,新仇加旧恨,让张学良对日本军队充满了憎恶。

与此同时,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也陷入了窘境。他们不仅丢失了立足之地,后续的军需补给也全靠蒋介石政府支援。张学良不得不暂时忍辱负重,听从蒋介石的指挥。

但张学良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联合所有力量,共同驱逐日军,收复失地。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独子,张学良从小就对故土有着强烈的感情。

他记得父亲手下的奉军部队装备精良,武器弹药全都自给自足。东北的工业虽然不如日本发达,但也远超中国其他地区。

这也成就了奉军的战斗力。按照统计,当时奉军拥有步枪80多万支,轻机枪上万挺,大炮数量也超过200门。

这种庞大的军火储备即便放在当今也非常可观。正是依靠这些装备,老张的奉系军阀才得以稳固统治,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政治集团。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人早就虎视眈眈。他们先后与奉系爆发多次矛盾冲突,在张作霖试图调停时将其炸死。接踵而至的就是全面出兵东北,年仅24岁的张学良无力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占领省城。

一时间张学良内心的悲痛与羞辱感交织在一起。他不仅亲眼目睹了故土沦丧,自己的父亲也死在外人手中。这份血海深仇让张学良对日本人产生了骨髓般的憎恶,他发誓一定要驱逐日军,为父亲和东北人民讨还公道。

但现实是残酷的,东北军不仅失去了立足之地,后续的军费粮饷也断了来路。失去经济支柱的东北军只能依附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出于现实考量,张学良不得不暂时忍让妥协。

但是心中的抗日之火从未熄灭。面对日益猖獗的日军,张学良不断地试图说服蒋介石,希望能得到支持共同对日作战。但蒋介石常常置之不理,甚至公开表示"安内攘外",意在先剿灭国内的共产势力。

这让张学良十分失望,他不理解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怎能在危难时刻只考量自己的权位,置国计民生于度外。张学良也在反复推敲,自己该何去何从。

蒋介石意图削弱张杨实力

1935年,蒋介石把张学良调往西北,组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名义上是剿灭红军,实际的目的则在削弱张学良的军事实力。

蒋介石这样安排也颇具姿态。他一方面控制了张学良东北军的粮饷供给,迫使张学良就范;另一方面又派张学良去和另一支重要势力杨虎城的17路军“你争我斗”,目的就是坐收渔翁之利。

一旦东北军和17路军打乱招架,蒋介石就能趁机扶持自己的心腹,从而掌控整个西北局势。这步棋布的天衣无缝,让张学良更加感到背水一战的危机。

对蒋介石这步调兵棋来说,表面上是安抚东北军,给他们一个立足点;实际的目的则是打压遏制。蒋介石明知东北沦陷后,张学良一直在谋划东山再起。30多万奉军的实力一点也不弱。正是惧怕张学良坐大,蒋介石才屡次设局打压。

早在1929年,张学良就联合阎锡山、冯玉祥等发动了反蒋战争。结果被蒋介石利用地利人和收买,迫使张学良东北军南下投降。这也是张学良第一次明白了老谋深算的蒋介石有多难对付。

而被迫投降后,张学良也看到了蒋介石的手段之毒辣。此后10多年内,他不断遭到牵制打击。直到1935年被迫入川,张学良才理解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就是不断削弱自己。

对于这番险恶用心,张学良其实早已看穿。但他必须面对的现实是,30多万东北军已经无立足之地。粮饷弹药的断绝一旦导致军心动荡,那么江山社稷就真的要危矣。

正因为明白这点,张学良才不得不暂时忍气吞声。他希望能争取时间重整旗鼓,而不是与蒋介石彻底翻脸。谁料到,蒋介石已经失去了耐心。这一次的调动弃用,几乎就是政治上的无声宣判。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