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虎城之女,在大漠失踪,被发现时10指插在雪里,怀里揣几张图纸

0
分享至

1958年,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小女儿杨拯陆在克拉玛依沙漠失踪了整整一天一夜。

当救援人员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她时,她已经去世了。

她全身僵硬地趴在雪地里,十只手指深深地插在积雪里。

当人们将她抬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她的怀里紧紧地揣着几张图纸。

她为什么独自一人前往沙漠?她又为什么要拼了命地保护那几张图纸?

长眠于边疆

1958年,党中央下令,要加强对边疆石油等能源的开发力度,助力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远在克拉玛依沙漠的杨拯陆随即带领勘探队,深入沙漠深处进行地质勘探。

克拉玛依沙漠远在边陲,人迹罕至,就像一个神秘又诡异的恶魔。

这里天气变化无常,时常风沙肆虐,昼夜温差极大。

冰火两重天的奇景常常在这里上演。

冬天,克拉玛依沙漠的温度可以下降至零下4摄氏度。

一场大雪过后,黄沙漫漫的座座沙丘上,便会覆盖着厚厚积雪层。

尽管环境是如此的恶劣,杨拯陆等人还是无所畏惧,勇毅前行。

他们与阻碍共舞,与困境周旋,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抵达勘探地点,展开勘测任务。

历经长达一个月不眠不休的冒险之后,杨拯陆所带领的勘探小队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经此一役,同行的人们无不感慨:“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

杨拯陆虽然是位女同志,但是面对困难时永远冲在最前面,毫不扭捏。

作为勘探小队的队长,她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身上。

她不仅要关心队员们的身体状况,还要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勘探计划,以保证任务圆满完成。

她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写着这样一副对联:“披荆斩棘甘洒热血战戈壁,不畏艰辛愿献青春找油田”,对联的横批是“勘探尖兵”。

没有一个人会像她这样在接到勘探任务后兴奋不已。

这次的勘探结果让她无比兴奋,她在勘探报告上写道:“三塘湖盆地具备石油形成的条件!”

勘探工作宣布进入收尾阶段的这一天,刚好碰上了中秋节,大家都期待着今天工作结束后能够一睹大漠圆月。

正当大家笑脸盈盈的时候,天气却变得极端异常。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冷风瑟瑟。

为了按期完成任务,杨拯陆还是坚持要出门完成最后的一次勘探。

大家都知道,一旦她做出了决定,谁也没有办法阻止她。

所以,勘测小队再次整装出发。

狂风呼啸,在狂风的阻挠下,队伍的勘测并不顺利。为了提高效率,杨拯陆提出分散勘测,速战速决的办法。

她安排队友们在附近的几个勘测点进行勘测,而自己则独自前往最远的那个勘测点。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是杨拯陆一贯的作风。

谁也没有想到,她这一去,便没有回来。


来自北部的一股寒流直冲而下,带来了大量的降雪。

雪下得又大又急,不一会,积雪便到了勘测人员的膝盖。

大家前行受阻,但是还好彼此之间距离不远,相互扶持地回到了营地。


暴风雪下了一天一夜,大家想尽办法要去寻找杨队长,但是都被无情的风雪挡住了。这一天一夜里,每个人无不挂念着杨队长,祈求着奇迹能够发生。

第二天,暴风雪停止了,营地的人们分头前往。大家在一块石头后面发现了她那瘦小的身影。

当时,杨拯陆就趴在雪地上,两只手深深地插到积雪中。大家喜出望外,以为还有一线生机,便上前将她拉出来。

可是,希望很快就变成失望。杨队长已经没有了气息。

大家看到她怀里还紧紧贴着几张图纸,而这几张图纸正是最后一个勘测点的勘测记录。看到此情此景,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杨队长仍然不忘勘测任务!她所挂念的仍旧是这些关乎国家发展的能源资料!

她才不过二十多岁,本应该迎来与男友的甜蜜婚礼,而却永远长眠于冰冷的边陲之地。

之前,曾有人问她:“一个小姑娘为什么要来这苦寒之地受苦呢?”

她笑着回答道:“我的父亲告诉我,为国家做贡献,不算受苦!”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女”,杨虎城将军的爱国故事,就像种子一样,早已在年幼的杨拯陆的心里种下。

爱国将领的后代

杨拯陆是杨虎城的第五个女儿。

当年,杨虎城与张学良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都知道,发动此次兵谏,意味着什么。

他们将不再受蒋介石的信任,也必将面临着生命威胁。

他们的家人也必将受到牵连。

但是,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个人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

因此,他们毅然而然地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契机,是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民族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西安事变之后,张杨两人遭到蒋介石的严厉斥责。

张学良被软禁在国外,永远不得回国。

而杨虎城这位民族英雄的下场则更加令人痛心。

他先是被蒋介石以“出国考察”为由,“押送”至国外,颠沛流离数年。

回国之后,又被蒋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于监狱中。

杨虎成的妻子谢葆贞,也就是杨拯陆的母亲,在带着儿子杨拯中去狱中探望杨虎城时,也被扣押在监狱,不久便被监狱中的刽子手残忍杀害。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迎来胜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溃不成军,决定实行大撤退计划。

蒋介石开始秘密屠杀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并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杀害杨虎城将军。

蒋介石先是派特务杀害杨虎城将军,而后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杨虎城将军的真实身份,便用硝酸毁掉了他的容貌。

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从此便从人间蒸发,没有人知道他已经遇害。

直到蒋介石的警卫在被俘虏后说出真相,人们才知道杨虎城将军的悲惨遭遇。

而实际上,自从杨虎城被流放国外,杨拯陆便没有再见过自己的父亲。

当时,杨拯陆和姐姐们均由祖母带往乡下抚养。

为了保证安全,她们隐姓埋名,不敢提及与父亲有关的任何事情。

虽然如此,在杨拯陆的心里,父亲就是一个无比伟大的存在。

她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

她也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正是受父亲的影响,她的一生也都选择与国家同频共振。

大漠的女儿

新中国成立后,读高中的杨拯陆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共青团,并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

她不仅学习刻苦努力,而且在课下也积极组织各种活动。

在大家眼里,她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习榜样。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坚定地写下了与石油天然气相关的专业。

她的老师曾问她:“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艰苦的专业呢?你明明还有更好的选择啊?”

杨拯陆非常坚定地说道:“当前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与石油天然气相关的人才,我希望自己的所学能够为祖国做贡献。”

老师听了这番话,也被她坚定的神情所打动。

高考结束后,杨拯陆来到西北大学石油天然气地质专业学习。

在大学学习期间,她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做贡献。

毕业之后,她本可以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留在沿海的大城市。

但是,她却转身投入到新疆去支援边疆建设。

大家十分佩服她的这种勇气。

因为当时的新疆还未开发,人烟稀少,环境极其艰苦。

许多男同志都没有勇气前往,而作为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女同志,却愿意独自前去,这是何等的勇敢!

来到新疆克拉玛依的杨拯陆依旧没有“消停”。

地质局的领导看她是一位女同志,而且还是烈士的后代,只想让她留在科研部做一些资料分析与整合的工作。

杨拯陆当然不同意,她当面拒绝了领导的“好意”,要求到前线去实地勘探。

就这样,杨拯陆在克拉玛依这片土地扎下了根。

她的勘探工作也从最初的不熟练,到后来的轻车熟路。

她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成为了整个勘探队伍的领头人。

在克拉玛依这片神奇的地方,杨拯陆也遇到了自己的爱人。

谢宏是她的同班同学,在毕业后也选择投入支援边疆的行列。

谢宏无比地佩服杨拯陆,两人常常交流工作的经验,分享生活的乐事……

两人的婚礼本应该在1958年的那个中秋夜举行,但是新娘却永远长眠于克拉玛依的雪地里。

结语

今天,在三塘湖采油厂前,矗立着一个年轻女性的石像。

她双眼坚定地望着远方,手中持着一卷图纸。

她就是杨拯陆。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可敬的女性,在她牺牲的地方建起了这个塑像。

杨拯陆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勇往前行。

她是我们的榜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客馆历史
客馆历史
历史领域创作者
1497文章数 209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