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马上进入12月份,2023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
人到中年,不免会因时光流逝而感怀。
随手翻了翻去年写的东西,恍如隔世一般。
其中,2022年11月29日那天发布的两篇文章,题目分别为:
《关于疫情的五个标志性转变!》
《突破疫情防控的禁忌!》
再读起来,有些感动,有些心酸,亦有些许慰藉。
呐喊并非微弱,发声不是添乱,思考必有意义。
现将这两篇文章再次发布,与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共同回望一年前那个寒风料峭又孕育希望的冬日。
关于疫情的五个标志性转变!
《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该结束了。
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一切悲欢离合都会随时光流逝成为过往。
胡锡进预测,今冬明春北方天气寒冷,是流行感冒高发季节,最乐观的时间节点是明年夏天。
我也曾与他持一致观点,并且冬季还是高龄老人容易去世的时节,累加释放病毒当量多少是有风险的。
然而,理性推理总是无比苍白,实践洪流浩荡不可阻挡。
再等半年太久,疫情结束大概率会比想象得要快得多,现实发生的许多事情正加速度推进病毒的退场,有这么几个标志性转变。
第一,法治意识的觉醒让层层加码的封控失去市场。
过去穿身大白衣服就封门锁单元封小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群众理性地拿起法律武器,有理有据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亮明身份、出示证件、打印检测报告、出具盖章文书、申请复查复检,想拉走一个人进方舱或者封一个单元楼,必须程序合法。
这是法治的觉醒,更是秩序的恢复。
第二,次生灾害的摧虐让社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
疫情带来了不少次生灾害,以前总有人说这是偶然事件,是必须承担的成本,可是随着成本不断叠加,一根根稻草堆积起来就是无法承受之重,具体事件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许多人不遗余力地呼吁着,呐喊着,为的是让这些次生灾害不被湮没,不再循环重复。
现在整个社会也基本达成共识,谁都不可能长命百岁,生命的长度总有尽头,世上并非只有新冠这一种疾病,为了预防一种可能而罔顾其他更多伤害并不值得。
第三,部分核酸检测利益链,导致群众对核酸检测结果的不信任。
说部分核酸检测机构贪婪无度,一点都没有冤枉他们。
明明就是因疫而来的生意,明明不具有可持续性,他们脑肥肠满尚不知足,竟还想上市收割韭菜,明显就是坏透了。
知止为智,那些靠疫情发财的利益团体膨胀得太快,快到放飞自我、不知收敛。
这种蛀食国家、鱼肉人民的生意,就是无耻的犯罪。
现在全社会都在表达对核酸检测机构的不满,他们的好日子不能没完没了,该结束了。
只有结束以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利益团体的好日子,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
第四,一场战疫的共识正在重新凝聚,各地政府的开明与开化。
前期,虽然石家庄的探索折戟沉沙,可是不断的思想解放,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可喜变化。
北京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阳性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并且只封控所在楼层。
广州长期居家老人、上网课学生、居家办公人员,只要不外出就可以不参加核酸检测,重庆无疫社区不用参加全员核酸,这与北方一些地区不核酸就拘留形成天壤之别。
柳州三年平安无事,瞬间成为网红城市,他们的经验居然是不让核酸机构插手检测,市民只需要到医院自费检测。
鄂尔多斯则让人再次感动,该市康巴什区在最冷的寒潮里发出最暖的通报,天太冷了,怕把群众冻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暂停采酸检测。
联想到此前鄂尔多斯政法委关于公民有权紧急避险的通报,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康巴什区委书记邢征首度曝光,这位拥有牛津大学法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的父母官,让人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法治的冷暖。
英雄不问出处,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都能觉察得到。
第五,更大的信号来自新华社。
今天新华社连发三个评论,一是强调抗疫要有爱心,二是鼓励精准免检,三是讲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传递出来的温度与人民日报九评大不一样。
睁眼看世界,今昔何昔,经年何年?
对我们来看,在卡塔尔看到的不是世界杯,而是世界观。
我们不崇洋媚外,但是也不低下自卑,连没有疫苗、没有核酸的朝鲜都能取得胜利,我们又比他们差什么呢?
疫情终将结束,我们要终结过度封控、终结盲目恐慌,由此向着科学精准、有序共存开启新的起点,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理性自信,纾解时艰困苦的担当作为,重整行装再出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疫情看疫情,三年来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我们早已冲过终点,只等裁判一声哨响。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的呼声,人民的期待,已经通过多种方式真诚地表达出来了。
我们坚信,春天就在不远处!
突破疫情防控的禁忌!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很多人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思考。
从第一年的恐慌,到第二年的迷茫,再到第三年的哀怨,我们都在思考为何会陷入如此局面,怎样才能摆脱眼前困局。
也有人会说,保持定力,相信这相信那,再熬一熬就过去了。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们的人民具有顽强的忍耐力,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愤怒,不会排斥,现在到了坦然面对现实、尊重科学规律的时候了。
当前,矛盾聚焦点在于无休止的核酸检测,在于层层加码的封控,在于强制性隔离,由此从事这些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也因而背负了恶名。
客观地说,以社区、村委、物业、志愿者为主体的一线工作人员群体庞大,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人付出了巨大劳动,是极其辛苦的,他们却并不像前两年那样头顶着光环,而是夹在上级命令和群众怨气之间开展工作,也一肚子苦水。
某种程度,疫情把所有普通人都折磨得够呛,更值得深思的是,上面的政策看起来非常好,为什么落地的时候总带着冰霜剑雨,让人深受其害呢?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两年前,2020年9月20日,张文宏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发表了“人类怎样与病毒共生共存”的主题演讲,他十分明确地讲到:“这是一个共生共存的世界,自然界的病毒,你想把它消灭掉是很困难的。新冠的传播链你能阻断吗?”。此后,张文宏还多次表述过“需要有长期和病毒共存的智慧”、“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之类观点。
2021年8月5日,原卫生部长高强撰文指出,人类与病毒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要为消灭病毒而长期斗争,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12月11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正式介绍动态清零,此后“动态清零”入选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名单。
从此,“共存”与“清零”被划为两条路线,只剩下一个声音、一条路径。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动态清零与零感染有着本质区别,是对发生的新冠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既不让病毒在疫情发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到其他区域,对于每一起发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控制。
理论上很完美,可是让执行者压力山大,因为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此衍生出全员核酸等各类怪胎,进而给利益集团提供可乘之机。
现在很多分析文章都在隔靴搔痒,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解决当前乱局的关键在于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地摘掉“清零”这个紧箍咒,让所有人都放下包袱去干于抗疫有益的实事,否则将永远走不出怪圈。
今天,浙江省委宣传部发表评论文章说,“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这一理念在鄂尔多斯防疫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先是市政法委告知人民有依法紧急避险的权利,今天康巴什区又通报说,天太冷停止做核酸,别把群众冻坏了。
这两件利民之策皆由一人所为,就是同时拥有牛津大学法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学位的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康巴什区委书记邢征,这样的好干部太稀缺了。
现在北方迎来了今冬第一波寒潮,是防寒重要还是防疫重要,是核酸重要还是保暖重要,坐在暖气房里的领导们能否掂量清楚呢?
学历不代表能力水平,能力不等于官德人品。“人民至上”并非喊几嗓子的口号,需要变成知冷知暖的施政举措。
为了人民利益,没有什么不可突破的禁忌,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模式。
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团结一致向前看,采取符合人民利益的科学防疫措施,这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还是个哲学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