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会这个镇是造纸专业镇,如今冲刺全国千强镇前500强

0
分享至

日前,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新会区3个镇入选,其中双水镇位列第625位,较去年上升16位,综合实力继续走在新会区前列。

双水镇位于新会西南部,地处银洲湖西岸,总面积207.4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9.2万人,下辖37个村和2个社区,是新会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镇,也是著名“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10万人。近年来,双水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获得中国工业重镇、中国香业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等荣誉称号。2023年1-10月,双水镇经济总量接近60个亿,排名新会区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183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到45亿,增长13.6%,增速排名新会区第二。

奋战“百千万”,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双水镇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新会区域副中心的发展目标,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要求,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镇域经济、城镇建设等四方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力争2027年前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翻一番,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双水,在全国千强镇中实现争先进位。

双水镇产城融合加速,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坚持制造业当家

谋划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园区

10月23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公示,江门市银洲湖纸业基地成为全省10个碳达峰碳中和园区试点之一。今年以来,围绕“制造业当家”主线,双水镇着力激活闲置产能,全力以赴推动银洲湖纸业基地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园区,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2027年产值超400亿元。

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双水镇加快推动亚太纸业特种纸、简彩纸业热敏纸涂布扩产、恒源科技智能标签、旺力标签等项目,打造特种纸产业园区。狠抓旺盈印刷包装、华泰印刷包装智造产业园区、华顺新型包装纸等项目,打造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同时,银洲湖纸业基地成功入选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双水镇谋划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园区。

稳住经济“基本盘”。今年以来,双水镇立足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大招商格局,围绕高端纸制品、印刷包装和大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依托亚太森博等龙头企业为链主,以商引商,高频对接港澳深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就近布局形成集聚效应。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旺盈印刷包装、简彩涂布扩产(一期)、新兰环保、新东日等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年内投产,加快亚太二期10万吨生活用纸、曙邦环保包装、简彩涂布扩产二期和恒源智能标签等项目。做好“小升规”工作,每年新增10家规上企业,力争2027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超130家。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纸业基地仓储、物流、贸易、码头等产业平台扩能提质,大力引进造纸及纸制品产业的商贸、物流等服务公司,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链“总部经济”。

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全力打造“城市双水”

在江门市公布的前三季度各县(市、区)招商成绩单中,新会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1个,投资额578.49亿元,其中,落户双水镇的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项目是今年全市首个百亿项目。加快推动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建设,是双水镇强化规划引导,提升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缩影。

今年以来,双水镇紧盯“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的发展定位,在区镇一体化发展上谋求突破,强化联城带村、镇村联动,进一步激发镇域发展动能。在规划设计方面,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城乡融合中心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高点站位、系统布局中心镇建设。在道路交通方面,全力保障银洲湖高速、江门大道、中开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提速建设,构建“三纵两横”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双水镇立足建设新会区域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江门职教城副中心建设。据了解,目前双水镇正在加快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建设进度和华文航空学院项目招拍挂程序,确保两所学校2025年9月第一期招生。同时,推动新会技师学院项目加快落地,稳步推进江门职教城副中心建设。伴随着未来三所学校逐步落户、建设和招生开学,双水镇作为江门职业教育的副中心地位已经十分清晰。为此,双水镇未雨绸缪,提早谋划职教城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布局周边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配置,为7万名师生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努力再造一个双水新中心。可以预见,随着相关配套设施的引进和建设,必然推动双水由“镇”向“城”的蝶变,“城市双水”跃然而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重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大片的稻田、无边际的泳池、本地风味的小吃,双水镇龙脊村的当下民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珠三角游客光顾,成为江门的网红打卡地。双水镇是著名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10万人。近年来,双水镇通过“以侨引商”等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海外乡亲林其添投资建设的巴贝高亲子文旅项目就是其中一个成功样本。

巴贝高亲子旅游项目位于双水镇龙脊村,规划用地面积 76.08亩,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是集亲子主题乐园、乡村特色民宿、亲子教育平台、有机农业种植为一体的多功能娱乐度假区,该项目以教育培训、亲子市场为核心,将文化、教育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开启素质教育及休闲娱乐新模式。当下民宿就是巴贝高亲子旅游项目四大板块之一。据悉,目前该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带动龙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2.6%。

巴贝高亲子旅游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近年来,双水镇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培育壮大国家级“一村一品”桥美果蔗、基背莲雾、南岸火龙果等一批“兴村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广东省家庭示范性农场文发农场的示范效应,大力打造国家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依托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泓达堂,联动陈皮人家、巴贝高农业陈皮庄园,大力推动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镇富民兴村,双水镇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为民增收致富上,推进“一村一项目”,谋划建设42个项目涉及35条村,力争2023、2025、2027年行政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递增30%、35%、40%,至2033年超90%的行政村全年集体净营收收入达到100万元。同时,以建设江门民宿集聚区为目标,加快巴贝高亲子乐园、富美七颗星农业生态文旅、陈皮龙舟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持续探索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扎实推进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千年香都、党建高地、甜美乡村、特首故里等重要节点建设串珠成链,推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专访新会区双水镇党委书记曾庆华:

努力建设新会区域副中心,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双水

作为新会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双水镇如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努力建设新会区域副中心?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新会区双水镇党委书记曾庆华。

新会区双水镇党委书记曾庆华接受南都专访。

前10个月经济总量全区排名第三

南 都:今年前三季度,新会区GDP总量和增速均列江门市第一。作为江门的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新会今年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请问,双水镇去年经济情况如何?今年经济形势如何?

曾庆华:双水是新会的一个工业大镇,一直以制造业当家。去年双水镇经济稳步发展,规上工业产值207.6亿元,总量全区排名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45.57亿元,增长12.16%,增速全区排名第2。今年前三季度双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造纸、印刷包装和大健康食品等产业提质增效,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位列全区前列。1-10月份,双水的经济总量接近60个亿,全区排名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183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去到45亿,增长13.6%,增速全区排名第二。今年双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出打造一个万亩千亿工业园区,全力支持新会冲刺千亿GDP强区。

南 都:双水镇经济为何能够保持快速增长?

曾庆华:双水镇这两年的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我们坚持了工业立镇、产业强镇,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依托银洲湖纸业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这个有利因素,重点推动银洲湖纸业基地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抓了几方面的措施。第一是狠抓产业发展。造纸、大健康食品、发电等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效能不断增强,2021年以来,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2%、28.6%、41.8%,其中亚太纸业入选广东省制造业百强和市级链主企业;简彩纸业涂布应用扩产项目实现“拍地即动工”,创造了从拍地到投产只用11个月的“双水速度”。今年双水镇全力推动旺盈印刷包装、简彩涂布扩产(一期)、新兰环保、新东日等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年内投产,计划今年年内增加产值6亿元。第二是狠抓精准招商。工业、文旅、农业三支招商引资工作队,实行“全员招商”模式,瞄准方向、主动出击,今年已有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项目共12个,计划总投资约125亿元。第三是狠抓低效用地改造。我们通过深入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双水拆船厂、华兴工业园、丰华工业园连片改造,完成梁大成香厂、鸿基五金、惠孚金属、穗丰不锈钢等“工改工”项目,改造面积接近400亩,通过“腾笼换鸟”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凝聚侨智侨力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 都:双水镇是著名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10万人,江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双水镇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曾庆华:“侨都赋能”“港澳融合”是江门市全面实施的“六大工程”重要内容,双水是新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最多的镇之一。一直以来,我们都充分发挥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桥梁作用,发动他们参加家乡建设。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起步之年,我们积极发挥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稳步推进“五个一百”共建行动,引导他们投身“百千万工程”。我们一方面做好“以侨引商”文章,积极发动海内外乡贤、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比如前几年我们利用龙脊村海外乡亲林其添回村探亲的机会,加强沟通洽谈,成功引入巴贝高亲子旅游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建成,不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给当地村民带来收益。另一方面,我们做好“汇聚侨智”文章,组建乡村振兴智囊团,促成海内外乡亲与39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凝聚侨智侨力赋能“百千万工程”。我们有一位香港乡亲从事先进制造业,主要做大型场馆的玻璃幕墙,原来在深圳、东莞开办了加工厂,后来把加工厂搬到双水,现在是深圳接单、设计,双水制作加工,产品销往香港。这种模式就是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实现“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双水

南 都:实施“百千万工程”,目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新会区提出以“十大行动”“十大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请问,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双水镇有什么目标、任务和举措?

曾庆华:双水镇紧紧围绕新会区委、区政府赋予打造新会区域副中心的发展定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市委“1+6+3”和区委“一园三中心”工作安排,以全镇全域、39个村(社区)为主体,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镇域经济、城镇建设等四方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力争在2027年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翻一番,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双水。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全面绘就中心镇“发展蓝图”。前段时间,我们聘请了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双水镇的城乡融合中心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镇域交通、纸业基地万亩千亿园区、圩镇扩容提质、职教城副中心以及重点村的发展要素进行综合评估,聚焦中心镇和美丽圩镇建设,进一步明确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目前,已出台初步概念成果规划。

第二、壮大高水平的镇域经济,全力冲刺全国千强镇前500强。聚焦大平台,加快建设银洲湖纸业基地万亩千亿产业园区。重点推动银洲湖纸业基地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2027年产值超400亿元。聚焦大项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例如,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工业、文旅、农业三支招商引资工作队实行“全员招商”模式,瞄准方向、主动出击,目前已有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项目共12个,计划总投资约125亿元。二是力促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推动旺盈印刷包装、简彩涂布扩产(一期)、新兰环保、新东日等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年内投产。三是全力推动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强化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力促曙邦环保包装、简彩涂布扩产二期、恒源智能标签等项目在第四季度完成供地并动工建设,全力推进亚太二期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华泰印刷包装产业园12月动工。通过项目形成新产能,为新会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贡献双水力量。聚焦大企业,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今年已完成常仕化工、南化实业、鸿基五金电器、盛彩新材料4家工业企业升规入统,计划11月完成旺盈环保包装、丰洋船舶、真成彩印、华富塑料等5家工业企业入库,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的升规任务。从2024年开始计划每年新增10家规上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超130家,逐步改变企业“星星多月亮少”的不利局面。狠抓低效用地改造,实现“零地增产”。通过“一企一策”推动亿利大道两旁低效厂房改造,高标准打造“商贸长廊”。稳步推进仓前、衙前、南水、北水等村级制香工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谋划建设小冈香产业园。

第三、完善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城市双水”。构建便捷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畅通镇内“微循环”。稳步推进江门职教城副中心建设,加强与区国资对接,提早谋划职教城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以省美丽圩镇“七个一”和市美丽圩镇“十五个一”为引领,加快三巷商业片区与双水中心街区连片发展。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深入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攻坚,加快打造“1+1+6”教育布局,用2-3年时间集中力量推动全镇14间中小学资源整合。加快小冈敬老院扩容提质,谋划建设一所综合性日间照料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四、建设高品质的绿美双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以项目支撑带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例如,我们成立强村公司,与江林公司合作打造强村富民农产品展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二、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村。我们将全镇37个行政村划分成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古村落活化三类特色村,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补齐人居环境短板,重点打造千年香都、党建高地、甜美乡村、特首故里等节点和沿线5条村,联城带村振兴乡村发展,力争11月底前完成。

南 都: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双水镇是否存在困难,接下来将如何破解?

曾庆华:我们最大的短板还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差异明显。比如说,2022年最高的东凌村达486万元,最低的水库村仅16万元,相差超30倍,还有“组强村弱”现象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将制约“百千万工程”在双水落地落实。为此,我们以“强镇富民兴村”为目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力争2023、2025、2027年行政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递增30%、35%、40%。

小冈香有近700年的历史。

打造千年香都带动村民致富

南 都:能否介绍下双水镇如何打造千年香都?

曾庆华:新会有陈皮、不锈钢、红木和小冈香四大传统产业。小冈香有近700年的历史,所以流传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小冈香”。全国20多万间庙宇,超过八成的拜神香出自小冈。双水镇在2010年获得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香业产业基地”称号。目前产品品种250多个,由原来比较单一拜神香逐步向高档养生香转型升级,带动小冈片区及周边地区集聚制香和配套1200多家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从业人员4万多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双水镇从2013年起,每年举办小冈香制作技艺擂台赛,弘扬小冈香传统文化;从2016年起,连续举办五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每届吸引超5万人进场参观,每届均成交额达3亿元;并通过与央视、凤凰卫视等媒体合作,把小冈香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广东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江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把握“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江门“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江门样板,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

作为江门的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新会区提出以“十大行动”“十大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奋力冲刺千亿GDP强区,全力打造江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的先行示范区。实施“百千万工程”,再造一个新“新会”,新会区各镇(街)将如何作为?南方都市报推出《奋战“百千万” 新会“镇”能量》大型融媒体专题策划,本期走进新会区双水镇。

策划:郭锐川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曾育军 罗忠明 通讯员 双水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8995文章数 3571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