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日本的入室脱鞋习俗
日本人入室时在玄关脱鞋后再入内是常识,而且这样的常识不仅是家庭住宅,学校和不少公司的办公楼内也如此。 这种脱了外面的鞋入内的习俗,从世界范畴来看,也是属于比较少的国家。 为什么日本会有这样的习俗,又是起源于何时的呢?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人以前就有的榻榻米上的生活文化。 榻榻米是草席制作的地板,相当于中国东北人睡觉的炕,如果有人做客时穿着鞋子踩到主人家的炕上去,想象一下主人会是何种感受。
玄关这个名称,最早是6世纪从印度传到中国的禅语,再传入日本的。 有趣的是玄关的大门大多数国家是朝里开的,这是因为外人侵入时,里面的人可以用身体或重物顶住进行预防,但是日本是朝外开的,因为朝里开会把摆 在玄关的鞋子搞乱。
据有关历史资料考证,日本人脱鞋入室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的弥生时代,那是日本人的居住形式从横穴式住居逐步改为竖穴式,并且为了让建筑物通风更好,高筑地板开始成为主流。 但刚开始主要是仓库储物对应是湿度,之后才逐步普及到了整个住房。
这么一来室内外就有了不小的高度差,也就有了请人入室的日语是说“お上がりください(请上来吧)”,这个上来又导致了脱了鞋再上来。 室内比外面高,体现出了里面是比外面更重要的场所,穿着外面的鞋子上去是被认为一种失礼的行为。
但是,榻榻米的产生是更之后的平安时代(公元794年),一直到江戸中期才普及到平民阶层,农村地带则是进入明治以后才普及的。 榻榻米上通常是不能穿任何鞋子的,只能穿袜子行走,这就是开头说的与中国东北的炕是相似的场所。
民俗学上认为日本人有较为强烈的“ウチ(内)”与“ソト(外)”的概念。 日本人是明确区分内外的民族,他们认为,里是内,除此之外的地方就是外,因此把家里的内神格化了。 区分内外的地方就是玄关,必须在玄关隔离外面的不净物才可入内,脱鞋可认为是在做驱除不净之物的动作。
在玄关脱鞋后鞋头朝外以外,鞋子的摆放位置也有讲究的,如同我们在酒席上的座位次序,正中是上席,要留给长辈等重要的客人,因此通常将自己的鞋摆在 靠边的位置,留出中央。 离开时,穿鞋也尽量幸免臀部朝向主人,可以侧身单膝跪坐回避穿鞋时的不雅方向。
日本入室是否要脱鞋换鞋,内外高低差明显的玄关一看就知道,现在中国也有很多家庭入室有换鞋的习惯,却没有类似日本这样清楚设计的独立玄关空间,只能在门口自定义 换鞋区,通常鞋子摆放也很乱。 有的人家就在外面过道公共区设置鞋箱,但是又怕万一好鞋子被人偷走,再把鞋箱搬进室内,好辛苦好尴尬。
日本玄关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防止了从外面视线上可以将室内一览无余的状态,是兼有保护住居内部隐私功能的,中式房子,设计哪怕再豪华高级的地方,我都发觉很多都是一开门就直接将客厅甚至房间可以看个遍,玄关本来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自己却消逝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