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0年,陈毅策反孙立人,为何功亏一篑?答案藏在孙立人这句话中

0
分享至

一、孙立人“从军记”

国军名将孙立人,自小就是个“敢叛逆,会叛逆”的人。据孙立人晚年的回忆记载,本来他老爸一直到都强悍要求他学土木的,为此多次怒斥他道:“你好好的学土木,干什么要学军事?

面对老爸的愤怒,孙立人自然不敢硬刚,毕竟还要靠老爸给钱才能完成学业。于是孙立人 “为了不违抗我父亲,我就先学土木,学土木完了以后,再进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美国)”,而且还是被“保送”!

这一下,他老爸就束手无策了。须知孙立人可是被“北洋政府”保送入学的。至于保送条件,孙立人也谈了,就两条:其一,身体健康,其二,在美留学!

笔者真不知,孙立人是不是把这两条,也告知了父亲。凭推断来言,必然是没有。也就是说,孙立人当时应该是对父亲打了一个信息差,再加上他巧妙扯出北洋政府这面大旗,他父亲就只能无奈叹息:天意啊,天意不可违,随他去吧!

就这样,孙立人掌控了自己的命运。但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孙立人也随之开启了一段“非人的遭遇”。

用孙立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新生进去叫做老鼠,旧生就如公公婆婆一样,有理无理一天给你三顿打”。那么面对这等欺凌,孙立人反击了吗?

二、孙立人的“叛逆能力”

没有!孙立人表示:“原来我也是火爆脾气,但是后来为什么要给人家打,为什么要听人家的?我心里有数……我们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要想达到理想,非得经过许多挫折,不然达不到理想的!

这大概就是古代圣贤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吧。显然孙立人就是把这新生一天三顿打,当成了实现理想的挫折来对待。

不过,笔者却总觉得哪里有问题,直至看到孙立人谈一位叫“黄天霸”的同学后,这才释然。两人是一起被保送入学的,黄天霸由于“会一点中国武术”,就拒不接受这种挨打,却被群殴进了医院。

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还非常不理解,理由是黄天霸的这种反抗,“这在我们弗吉尼亚军事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所以最终,黄天霸自己退学了。而孙立人却熬了下来取得了毕业证,并还表示,在美国只有两所军事学校最著名,所谓“南方弗吉尼亚,北方的西点”。

所以,孙立人熬下来,恐怕一则是这里不是他的主场,且还不会武术,二则这里的“文凭”真是香且诱人,是实现孙立人理想的必需硬件。

所谓,一个是内在动力,一个是外在压力或诱惑,如此才能让暴脾气的孙立人学会了低头。

因此,笔者才一开篇就敢定论,孙立人是“敢叛逆,会叛逆”,拥有一种“叛逆能力”。这个特征可谓伴随了孙立人一生。

比如他出征缅甸,打仁安羌大捷时,便是依靠这种“叛逆能力”,硬是抗命打出来的。还有他最后被蒋介石囚禁在台湾,竟然能熬到蒋介石去世,等等都是如此!

三、陈毅策反孙立人

解放战争爆发后,孙立人被派往了东北,由于他太特立独行,再加上跟杜聿明的矛盾很深,故而在1947年4月,孙立人就被踢出了东北战局,被闲置了两年多,于1949年9月,被蒋介石派至台湾,出任了“台湾防卫司令”。

不过就在1946年,孙立人出局东北后,咱解放军这边就注意到了这些变动,并认为“孙立人有被策反的可能”。只不过当时一则的主要重心,是首要打赢蒋介石,二则是谁可担此重任?必须要物色一位可靠人选。

故而直至1950年时,陈毅才启动了策反孙立人的计划,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则,当时孙立人在台湾手握重兵,妥妥是实力派,而蒋介石则在台湾根基不稳。二则更关键,有了可靠的人选,此人叫龚意农。

孙立人有两位夫人,第一位是他在老家娶的,名叫龚夕涛,可惜一直不被孙立人接受,所以最后留在了大陆,而龚意农便是孙立人的舅哥!

那是1950年新春刚过,龚意农便接到通知,让他立马去上海。休息了一晚后,便受到了陈毅、饶漱石和刘晓的接见,原来是想让他去趟台湾,利用是孙立人舅哥的身份去做孙立人的工作,也就是策反孙立人!

龚意农很为难,表示:别看我妹妹嫁给了孙立人,但由于孙立人另娶了别人,事实上是抛弃了我妹妹,导致我们两家多年没有交往了。与其派我前去,不如另找孙立人的亲戚更合适,实在不行,我来物色!

陈毅点头同意。就这样不久后,一位叫潘仲文的人就被推荐上来,他的夫人是孙立人的姐姐。就这样潘仲文接受了这个任务,带着陈毅的亲笔信,装扮成富商,经香港来到了台湾。

四、为何功亏一篑?

很快,孙立人就见到了潘仲文,在谈完各自关心的话题后,孙立人便开始了试探,问潘仲文,你是打算定居在台湾,还是回大陆?

潘仲文一听就懂了,若自己选择前者,孙立人便会疑虑顿消,若是选择后者,那必然是另藏玄机。潘仲文迟疑片刻后,便说出了真实意图,最后把陈毅的那封信交给了孙立人。

孙立人看完内容后是面无表情,随口说道:“怎么不是朱德写的呢?”不待潘仲文开口,便又开始叮嘱:你啥也别说了,这事决不能泄露出去,我会尽快派人送你回去。

就这样潘仲文不久后又回到了上海,向陈毅汇报完经过后,陈毅笑了起来,说:“潘先生你不虚此行,这一趟没有白跑!”然后强调:先不要离开上海,同时务必继续跟孙立人联系,等待下一步安排!

但哪料五年后,即1955年,孙立人就突然被陷害,说他试图“借阅兵发动兵变”,随即蒋介石扣押和囚禁了起来——莫非是此事暴露?非也非也!跟此事无关,如今主流观点是,蒋介石已坐稳台湾,不再需要这位拥有“叛逆能力”的孙立人的帮助了。

换句话说就是,孙立人在事实上,已经威胁到了蒋介石,因此遭到了“强行下线”!看到这,恐怕人们都会有个疑问:自陈毅策反孙立人至他被囚禁,有五年时间,若能在此期间展开行动,必不会如此结果!那么为啥这次策反,会功亏一篑了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孙立人的这句话中,“怎么不是朱德写的呢”?即,孙立人觉得,这等大事,自己应该对接咱的朱老总才对,所谓对等。毕竟在1950年时,孙立人当时若真能起义,台湾啥问题都能解决了。

同时还有个外在原因,那就是由于抗美援朝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起到了一种隔离作用,故而导致了功亏一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热血年轻人
热血年轻人
对古今故事具有一腔热血,满满的正能量
131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