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离开了人世,明朝的开国将领,至此全部落幕。
相传,在他去世前,曾经把儿女都叫到身边,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洪武皇帝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有功之臣,为何留下我和耿炳文?永乐皇帝朱棣登基后,逼死了耿炳文,为何我却安然无恙?”儿女纷纷摇头,看着父亲,等着最后的教诲。
郭英在明朝的开国将领中,不是能力最强的。他从朱元璋的“警卫员”做起,先后在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帐下听令。他一生打过陈友谅和张士诚,也参与过平定中原、云南的战斗,身上有着遍体的伤疤。但是,我们却很难找到他独当一面的战例。相比起徐达、常遇春,甚至冯胜、傅友德、李文忠等人,他都不算耀眼。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位骁将,而不是一位统帅。
郭英也曾经有过危机。在洪武三十年 ,郭英在平定陕西匪患之后,突然遭到御史裴承祖的弹劾。朱元璋让人给郭英议定罪名,但是最后,这件事却不了了之了。可见,朱元璋确实对郭英可以做到法外开恩。
在血雨腥风的“明初三案”中,将近两万功臣及功臣家属被杀,但是郭英、耿炳文两人,却十分幸运地躲过了一劫。这之后,又是郭英和耿炳文,奉了建文帝的旨意,去讨伐燕王朱棣。一场大战下来,官军不胜,郭英和耿炳文无功而返。朱棣靖难成功,夺得皇位之后,耿炳文受到猜忌,最后被排挤致死;但是郭英,虽然被罢官回家,但是却逃过了朱棣的进一步迫害,最后得以善终。不但如此,他还得到了营国公的封号,哀荣一时。
朱元璋对于郭英的礼遇和赏赐,超过了不少大将级的功臣。在地方上官位上,他做到了河南都指挥使;爵位上,他被封武定侯。朱元璋曾经盛赞:唐之尉迟敬德不过汝也。这句话,无疑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除了确实有功劳之外,史籍的作者普遍将郭英获得的礼遇,归功于他的姐姐。他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宁妃,备受宠爱。朱元璋确实有可能爱屋及乌,对郭英格外高看一眼。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
郭英的身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忠于职守,不惧困难;第二是低调做人,简朴生活。
据郭英后代所编撰的《三世家典》记载,郭英自从军以来,受了七十多处伤,可以说是百孔千疮。但是,每次面对战斗时,他却从不以自己的伤势严重而推辞。每次出击,都能有所斩获。这种舍死忘生的拼命精神,既是明朝开国的保证,也是他个人忠于职守、不惧困难的一个表现。
至于低调做人、生活俭朴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
不管是在朱元璋和朱棣统治时期,郭英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提自己的功绩,也不拉帮结派,参与朝廷中的权力斗争。这就使得那些大案要案,全都无法牵扯到他。
生活简朴这一点,郭英更是为人所称道。有一次,朱元璋询问郭英:“现在的公卿大臣都喜欢置办房产,但是我听说单单只有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郭英回答:“我本一个平民,如今仰仗皇上恩宠,能有自己的封爵,使子孙衣食富裕。如今,我怎么还敢不知足,并产生奢侈之心呢?”
朱元璋不禁赞叹道:“你的忠诚和朴实,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郭英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过分的骄傲和显赫,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只有保持谦逊和低调,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我们无法做到每个人都胜利。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古老的生存智慧,让自己在失意之时,有可以活下去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