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红带子能获得什么封爵?黄带子和红带子待遇上有何不同?

分享至

前言

近亲远亲,命运为何天差地别?

这个问题,折射出的是一个王朝的兴衰碎影。

在清朝那短暂而辉煌的几百年历史长河中,有一群人,他们头戴贵冠,衣锦还乡;另一群人,则在异乡他乡求存,最终难逃沉沦。

这两群人,同是皇室骨肉,却因皇权算计,被分割为近亲“宗室”和远亲“觉罗”。他们的命运轨迹从此天差地别,而这些故事的种种因由,也透露出一个王朝的兴衰碎影。

清朝皇室宗亲的变迁历程,解析红黄带子命运迥异的种种因由。或许,正是通过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找到历史车轮滚滚而来的痕迹,体会时代变迁背后蕴含的种种深意。

一、皇太极划分近亲远亲,高下立见

在这故事开端,最先逆流出现的是一位枭雄——皇太极。

1626年辛丑,年仅23岁的皇太极继位为清朝第二代皇帝。

此时的后金,积贫积弱,刚刚崛起于长白山麓。统治这些不同族群的女真人,皇太极必须改革以图强国。

于是,这个聪慧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划分皇室等级,区分近亲远亲。

在满语中,“觉罗”意为“远方”,皇太极便采用这个词来称呼远房亲戚。他规定,爷爷塔克世以下为近亲,称为“宗室”;塔克世平辈和长辈为远亲,称为“觉罗”。

为此,皇太极还发放了颜色不同的腰带,以示高下——近亲宗室佩戴金黄腰带,远亲觉罗佩戴朱红腰带。一眼望去,便知道是远是近了。

在皇室家谱《玉牒》中,这种区别也一目了然。《玉牒》分为黄色封面的《宗室册》和红色封面的《觉罗册》,姓氏相同,待遇则天差地别。

当这一改革方案公布之日,满朝文武为之变色。亲王贝勒们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錯失了金黄腰带和尊贵地位。

但其中,也有人心存疑问。为什么要如此区分?他们难道不都是爱新觉罗的骨肉吗?

对此,皇太极语带沉重:"朕分明明暗暗,自有道理。你们需要知晓的,只有一点——从今日起,红带黄带,问责有别!"

简单的一句话,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这划分不仅关系着衣食住行,更关乎他们的骨肉荣辱。近亲远亲,从此高下立见,所有人也再清楚不过了——皇太极这改革,势必影响他们的一生!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要划分近亲远亲,背后也有他的考量。区分皇室等级,既可以加强统治,也可以缩小赏赐范围,减轻积贫积弱的后金财政压力。

在皇太极看来,这些皇族觉罗,其实都是些远房遥亲。要不是当年塔克世被明朝封为指挥使,他们还不知道要如何度日呢。现在借机高高在上,实属侥幸。

想到这里,皇太极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是远亲,与其大撒币拉拢,不如划清界限,免得他们忘恩负义,对皇权产生威胁。

于是,皇太极便以塔克世为界,将那些平辈和远辈都划分为“远亲觉罗”,只有塔克世以下的后代才是“近亲宗室”。

这无疑极大收缩了赏赐的范围,也便于皇权的监控。让这些远房子弟永远保持敬畏仰望之心,是皇太极的真实想法。

当然,皇太极的计策确实奏效了。自此之后,红带子觉罗们只要一见到黄带子宗室,就要恭恭敬敬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种精心设计的等级区分,为巩固统治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也成为日后清朝皇族的重要身份象征,影响深远。

二、黄带子四途可升,红带子只能战功

自此,黄带子宗室与红带子觉罗的差异,便在各方面日益明显。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封爵的途径和机会。这关系到他们的实际利益。

在清朝,皇室封爵分为宗室爵位和外臣爵位两种。宗室爵位从亲王到镇国公,只能授予黄带子近亲宗室,红带子无缘无份。

而通过科举功勋获得的外臣爵位,红带子才有资格争取,但最高也只能封到一等公,远不如宗室爵位荣耀和实益。

所以,黄带子获得宗室爵位,有四条出路:世袭、恩赐、考试和立功。

例如世袭,每代传承要递降一级,但基本稳定地保有封爵,不会轻易被剥夺。这让黄带子世世代代享有显赫荣耀。

恩赐封爵更是随心所欲,完全看皇帝喜好。有的皇帝宠幸某个幼弟,就童叟无欺地封他为郡王,这种封爵更是红带子望尘莫及。

考试也很简单,通过满汉文的皇家科举,黄带子就可以衣锦还乡,成为一方豪强。

最后,立功打仗当然也是捷径。清初开国功臣,大多是靠沙场建功才荣升为藩王的。

而红带子觉罗想获得封爵,只有一条路——立功。他们必须奋力战斗,才有机会被授予低级的外臣爵位。且不是世袭的,每代仍需重新拼搏。

正因如此,整个清朝历史上,获得封爵的红带子寥寥无几。最成功的,要数拜山一家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