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弗道恩
编辑|t
欧洲大陆的最西方,坐落着两个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几百年的国家——英国和法国,两国隔海相望,几十海里的英吉利海峡并没有为他们带去友谊,而是数个世纪的战争。
这两个国家针锋相对,势均力敌,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英国成为了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法国却始终稍逊一筹。
事实上,“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并不是英国独享,这个象征地位的称号一开始是形容西班牙——最早的殖民帝国,美国崛起后也名正言顺继承了这一名号。
那么问题来了,近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强国,法国为何没能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法隔海相望)
屡次败于英国之手
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名号的国家是西班牙,靠着先进的航海技术,西班牙成为了最早一批海外扩张的国家之一,吃到了殖民红利的西班牙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十六世纪后,西班牙海军先后被英国和荷兰击败,其声势迅速跌落,第一帝国的地位瞬间坍塌。
彼时的英国,在其他人眼里是“毫不起眼的国家”,所以法国和英国究竟谁能在之后成为世界霸主,并无定论,毕竟此时两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世纪,英国和法国就爆发过百年战争,这场始于领土纠纷的战斗打了一个世纪,最终法国将英军赶出了自己领土,取得了惨胜。
(英法百年战争)
此次战斗是法国取得了胜利,但国内损失严重,不过却加快了法国各方面的发展,科技和武器都得到了改善。
之后,法国陆续成长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国则是致力于扩张海外殖民地,并且完成了“光荣革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彼时的法国还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制。
路易十四上台后,法国更是大量扩张领土,欧洲其他国家组建联盟,合力抵抗法国的侵略,英国自然是选择加入联盟,一同对抗法国。
法国在欧洲大陆上接连取胜,但在海军却败给了英国,这也体现出了英法之间军事重点的区别。
战争期间,英国十分狡猾地连同其他国家一起对抗法国,这样既避免了自己遭受重大损失,也使得法国苦不堪言。
(路易十四)
双方战争有胜有负,签订了多条和约,法国看重的始终是欧洲陆地领土,因此在和约里多次放弃了海外的一些殖民地,以换取或者保留领土。
1756年,英法爆发了足以决定二者日后地位的战斗——七年战争,此次作战法国联合奥地利,英国联合普鲁士,双方各自形成阵营。
虽然一开始英国遭遇了一些失败,但战局很快扭转,靠着自己强势的海军,英国多次袭击了法国的要塞,英国舰队成为了战争中的一支奇兵。
七年之后,双方均损失惨重,最终签下和约,虽然看似没有胜者,但英国却靠着此次战争夺走了法国的多个殖民地,法国还因此支付了大量赔款,彻底被英国拉开了差距。
(七年战争)
有意思的是,英国一直以来都奉行“均势外交”,也就是保证欧洲各个强国相互制衡,避免某国一家独大。
并且,英国仗着自己的地理优势,完全不会牵扯进欧洲大陆的多方混战当中,最终实现了多方争斗,一方得利。
相比之下法国则较为吃亏,不仅自己领土和多国接壤,而且因为实力强劲作风强硬,招致了多次针对自己的联盟。
所以,在英法争霸中失败的法国显然是不能以“日不落帝国”自居的。
无休止的穷兵黩武
此前提到过,英国在1688年时便已经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法国还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光荣革命)
事实上,英国和法国隔海相望,资产阶级的觉醒本不应有如此长的滞后性,但法国却在法国大革命短暂的成为共和国后,再一次变成中央集权的帝国。
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法国长期以来一直征战欧洲大陆,扩张领土。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中央集权被大力加强,彼时拥有精良军队和强力将领的法国,多次展开战争,并渐渐扩大自己的版图。
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国接壤,加上西边有着虎视眈眈的英国,法国几乎没能安稳地拥有占领得来的大片领土,反而是陷入无休止的战斗。
(路易十四雕像)
路易十四执政的多年期间,法国打了多场胜仗,但直到他去世时,法国的领土反而是缩小了一部分,国内经济也因为战争而衰竭。
国内糟糕的形势让法国人民拿起武器爆发革命,但革命过后,虽然短暂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可法国人民依旧需要面对外界的战争和国内溃败的经济。
万般绝境之下,或许只有胜仗才能挽救法国,所以拿破仑成为了法国人民的英雄,拿破仑上位后法国再度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君主专制帝国。
显然,此时的法国在国家政体和制度方面,已经被英国远远甩在后面,毫无政治制度优势可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始终落后于英国。
(法国大革命)
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固然重要,但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穷兵黩武,为法国带来的仅仅是一时的荣耀,表面光鲜的背后是无尽的落败。
况且,就算仅就军事实力来说,法国也并不能被描述为远远强于英国,因为法国的海军和英国比起来实在是太差了。
法国横行霸道之时,就曾在英国海军手上吃过亏,但法国始终没有将海军当作重点来培养和发展,这显然是不利于跨海和英国作战的,更不利于海外殖民地的扩张。
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英国的海军军费就已经占据了国防开支的35%,法国却不足10%,可见法国对海军的看法是多么忽视和短视的。
(拿破仑)
穷兵黩武却难以变革,独霸大陆却忽视海军,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或许就是法国始终无法跨越英国的一大潜在原因。
不算出色的殖民举措
事实上,从西班牙帝国到英国,他们之所以成为“日不落帝国”,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成功的大面积殖民。
扩张殖民地不仅给他们带去了额外领土,还带去了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并且逐渐形成了贸易体系,例如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总之,殖民地给这些国家们带去了巨额财富,所以,谁能尽可能多地占据殖民地,谁便能获得更多的财富。
(三角贸易)
可相较于英国,法国对于殖民地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这一点从海军的发展就能看得出来。
英国大力发展海军,海外殖民得以大肆扩张,法国虽然也追求海外殖民,可仅将其当作称霸欧洲大陆的军费来源之一。
最直观的例子便是法国多次在和其他国家的和约里放弃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七年战争之后更是直接失去了北美地区的殖民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北美十三个州开始反对英国统治的时候,法国为了让英国遭受重大损失,暗中给予了美洲人民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法国资助了两亿四千万美圆,并且还有几千法军士兵组成了志愿军进入北美协同作战。
最终美国完成了独立,英国也的确失去了这些地区的殖民,但独立战争带给英法的影响却是出乎意料的。
英国虽然失去了殖民地,可依旧能够在美国进行贸易,美国也在初期始终受到英国的控制,对于英国来说反而省去了一大笔用于管理北美地区的支出。
对于法国而言,在独立战争中支出的费用高达2.3亿里弗,可政府年收入也才七千万里弗,这对于经济状况本就恶劣的法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巴黎)
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英国是知道并且十分擅长如何利用殖民地来为自己服务,将其利益最大化,相较之下法国对于殖民地的开发和利用则是一塌糊涂了。
结语:
从西班牙到英国,他们始终能够将殖民地的利益最大化,满足自己发展所需,而法国深陷称霸欧洲的美梦当中,忽视了殖民地和海军的发展,同时由于多年的穷兵黩武,法国逐渐落后于英国,难以身居世界首位,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霸主,更是将法国远远甩在身后。
参考文献:
早期殖民帝国之比较_谢天冰
十八世纪英法争霸战争的由来及结果_杨心树
浅析英法之争中英国战胜法国的原因_方园园
美国独立战争对英法争霸的影响_王晓辉
论战后法国从殖民帝国到非殖民化的转变_王春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