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夜成名”的S村,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之后,现状如何?

0
分享至

村子被列入传统村落名目,在常规意义上,是殊荣,意味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依托固有的资源可以开发乡村旅游,吃上旅游饭。

但是成为“传统村落”之后,真的就遂人心愿吗?

伴随着殊荣而来的,还有烦恼和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想摘牌“传统村落”,“只想生活在一个普通的村庄”。

“一夜成名”

S村位于北京郊区,北京城通往塞外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曾是戍边屯兵重地,几百年间,随着军事防御功能的消失,守边将士的后代一代一代居住在此,形成了村落。

步入村内,大量的景观以石头为主题,石街、石墙、石屋、石院、石柱、石磨、石碾、石锁、石墩……石头元素贯穿整个了村落。古槐、古井、古庙、古戏台,呈现出斑驳的古意。

几栋百年民居,青石台阶,雕花门楼,方正的四合院内,影壁尚在,石板地面被磨得光滑透亮,留下了时间的印记,门窗砖雕彩绘,柴房水房一应俱全,透出了曾经的富贵荣华。

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风古貌,加之明清时期作为军事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十多年前,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成为了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对村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活有什么变化?

在村里,我们遇到了村民杨大哥,土生土长的S村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

他说,“传统村落”是一种肯定,打小他们就听老人讲村子的历史,看到专家学者去采风,这么多年下来,村子终于获得了头衔,全村人都认为是一件大喜事。

S村被列入传统村落之时,正赶上国内的互联网大爆发,信息的爆炸式传播,让村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后来,有两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先后到村里取景拍摄,作为拍摄取景地的身份,又为S村本就火热的旅游宣传,添了一把火。

其实在S村成名之前,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已经小有名气,杨大哥回忆,当时国内的徒步游兴起,驴友们把这个小村庄推荐到了外界,形容村庄“未经开发更加原生态”,所以在成名之前,村里已经开起了几家农家乐。

成名之后,到村里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城里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到村里开农家乐,经营超市,当讲解员,通过旅游获得营生。

旅游最火热的时候,有村民专门在村里给游客拍照,一天能挣两三百块钱,而那个时候,到城里打工的月薪才2000多块钱。

“旅游之困”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S村从鼎盛时期的18家农家乐,4家超市,到如今只剩下3家农家乐,2家小卖部,村民们没有料到,这股旅游风竟刮走得这样快。

杨大哥曾经也在村里经营农家乐,周末经常客满,但3年前生意维持不下去,他和妻子也操持不动了,停业了。

为什么一阵风就刮没了?看起来并没有迹象……

就在我们进村游玩当天,村里依然有游客,三三两两在村里漫步,拍照打卡,还有做短视频直播的。

杨大哥坦言,这些年来,村里的游客其实没有断过,即便是凛冽寒冬,山里光秃秃没得看的时候,村里也不缺游客,但是,旅游收入却越来越少。

说起来,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国内的旅游市场共同面临的一个残酷现状:游客络绎不绝,但是旅游消费越来越低,甚至形成了旅游零消费的“怪圈”现象。

根源上,杨大哥认为,村里留不下游客。

村子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做过系统性开发,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几乎为0,许多到村里游玩的人都会感叹,这里的原始风貌保存得真好!但是,村里能玩什么?能体验什么?

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拍照打卡,一个村子,两个小时的打卡时间足够了,村子也转遍了。

要不要留下来吃饭?一看菜单,没什么特色菜,炖鸡炖鱼炖豆腐炒土豆丝摊鸡蛋,可以说是全北京乃至全国的农家乐都有的家常菜,没什么想吃的,干脆走吧。

现在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从城里开车到郊区,半个小时就到了,到村里走马观花看一圈,紧接着开车就走了,如果不是刚好饿了,如果不是足够想吃饭,很多人不会留下来用餐。

杨大哥说,“卖一瓶矿泉水都不能超过2块钱,人家一问价格,超过2块扭头就走了”。

话说回来,S村既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什么没进行开发利用呢?

S村走红之时,网络上对丽江古城、凤凰古城、浙江乌镇等一批古城的商业化掀起了讨论,很多网友对古城的商业化气息嗤之以鼻……

网络之声传到S村,村民认为应该保护好村庄的原生态和传统风貌,牢牢守住老祖先的宝贵遗产。而当时,原汁原味的古村文化和乡风民韵,确实吸引到不少游客,每家每户各自通过农家乐经营,也赚到了家庭的第一桶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团化开发经营的旅游小镇在京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在旅游小镇强劲的宣推之下,客源被分流,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S村的村民发现,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模式,在与资本抗衡的过程中显得不堪一击,也就是从那时起,一部分村民提出效仿市场上成功的古镇开发模式,村民整体搬出村庄,引入社会资本,对文物进行修缮加固,开发集中连片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专业化经营,村民以分红的方式获得收入,同时反过来在村里做旅游服务,赚取工资。

但是另一部分村民认为,个体经营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多赚多得,少赚少得,吃大锅饭不一定能赶上自己经营;还有一部分村民在老宅子住惯了,故土难离,不愿搬离祖宅,交给他人打理。

几观点互相碰撞摩擦,几家开发企业也先后到村里考察,最终,因为村民意见不统一,开发方向定位不明晰,企业资金落实难等等原因,企业开发经营搁浅了。

转眼来到最近三年,因为特殊原因,旅游行业遭受重创,S村的旅游经营几乎陷入了停滞。

今年,旅游行业虽然回暖了,但是包括杨大哥在内的许多村民陷入了迷茫,村里的旅游资源怎么盘活?怎么发展?继续个体经营还是企业来经营?市场上还有多少有实力的企业能投入资金进行整村开发?

这种迷茫,带有些许不甘,一方面,村民们曾经吃上过“旅游饭”,有一定的餐饮住宿经验,也吃过一定的红利;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如何吸引客源?如何留得住游客?显然,这些单靠村民的力量,很难形成强势竞争力。

“翻新之难”

如果说S村的旅游停滞,是村子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那么村民想翻修房屋,更是一件棘手的事。

村民的老宅,年限多在二三十年至上百年间,老宅经过了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破损严重,杨大哥的弟弟家,西房墙体开裂,房顶瓦片疏松,去年被鉴定为危房,弟弟想把西房翻盖,但是翻盖之路漫长而复杂。

因为S村属于传统村落,村民的房屋属于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不能自行拆除,修缮必须根据级别(国家、省、市、县)进行申请,申请周期较长,普遍需要半年、一年时间,甚至更长。

弟弟用绿网和铁架子,把西房整体围了起来,他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拆,先围起来吧,别突然塌了砸着人”。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一户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他陷入了既不能建新房又搬不走的困境。

今年夏天,暴雨洗礼过后,村里更多的房子也变成了危漏房屋,这些房屋的安全风险怎么解决?聊天中,村民说修缮老宅比新建普通民宅还复杂、花费更多,言语间透出了未知和迷茫:谁来修?怎么修?资金怎么解决?

伴随着村里的旅游热度减退,村民回归正常的农村生活,改善住房需求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老房的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一些村民搭建厨房卫生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被指破坏了村落的传统风貌。

但是,什么样的风格算是保护传统风貌?保护风貌与生活需求之间如何平衡?村民似乎也都说不清。

如今村里没了支柱产业,许多村民再次外出务工,村里户籍人口1000多人,夏季常住人口400人,到了冬季,常住人口仅有100多人,其中八成以上是老年人,逐渐形成“空心村”

杨大哥50多岁,在村里几乎算是最年轻的,他说,村里每一年都有老人离开,但是不见年轻人回去,常住人口一年比一年少。

他很怀念以前大家都在村里经营谋生的日子,他说那时候的村子有活力,有盼头;同时他也担心,“空心村”长期发展下去,村里的老宅会加速破损朽坏,历史文物可能会面临消亡殆尽的局面。

有人说,一座传统村落,除了固有的景观和文化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如果没有了人,这座村落就没有了生命,失去了灵魂,乡愁也就会慢慢变淡,失去了让人前往寻找、品味的欲望。

下午5点,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村道上空空荡荡,几乎没了行人,无人居住的院落,在夕阳的映衬下,像一座座孤寂的空壳,黄橙橙的南瓜结在藤上,虽然有丰收的喜庆,但南瓜藤已经开始干枯,显出了些许沧桑。

而S村,只是千千万万个古村落的一个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四象八卦
2024-06-16 14:21:42
世道如此之坏!

世道如此之坏!

吴女士
2024-06-16 13:33:32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6 09:28:03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趣说世界哈
2024-06-17 09:43:22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看晓天下事
2024-06-16 13:10:53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观察者网
2024-06-17 07:12:05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懂球帝
2024-06-16 16:41:09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猫小狸同学
2024-06-16 17:42:44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科技Nice
2024-06-15 17:14:28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祝晓塬
2024-06-17 11:35:57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滑稽斑马呀
2024-06-16 20:37:12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17 09:35:24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八卦爱侃娱
2024-06-16 10:31:05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东东趣谈
2024-06-17 10:17:56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红袖说事
2024-06-16 09:52:11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娱记掌门
2024-06-17 04:40:13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拾娱先生
2024-06-16 01:02:50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创作者朱海平
2024-06-15 13:18:49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16:10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4 14:01:41
2024-06-17 13:02:44
恬如小记
恬如小记
个人随笔,记录触动内心的人和事
32文章数 1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教育要闻

【买大送小】九九乘法除法口诀表小学一二三年级算术99口诀卡天天练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13国未签署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联合声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