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0年,蒋介石秘密派人找陈毅,想国共合作,陈毅:让台湾烂着吧

0
分享至

前言

1950年上半年,解放军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解放军海战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高级舰船,但这两次渡海作战依旧取得了成功,很令人国人振奋。

蒋介石原本认为退守台湾是绝对安全的,解放军不会渡海作战。然而,这两次成功的渡海作战,让蒋介石十分不安,担心解放军对台湾展开进攻。

更糟糕的是,蒋介石失去了美国的支持。1950年1月5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了公开声明,宣布不再向国民党蒋介石提供任何支援,不干涉中共解放台湾。

蒋介石

蒋介石一年之内遭受多次打击,心情抑郁,但又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出路。蒋介石纠结再三,认为当下与中共接触,试探一下中共的态度,是最佳选择,最起码要保住国民党在台湾最后的根基。

蒋介石将自己的想法和儿子蒋经国吐露,蒋经国出谋划策,派一个人去大陆。应该选谁去当这个秘密使者呢?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副主任胡克伟推荐李次白当秘密使者。

李次白的身份,蒋经国请李次白去上海

李次白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也算是蒋介石的学生。只不过他很早就脱离了军队,如今只是一介平民,在台湾经营一家叫“凯旋归”的饭店。

那么胡克伟为什么会推荐李次白呢?因为李次白有一个特殊的姻亲,他的妹妹嫁给了陈毅的胞兄陈孟熙。也就是说,李次白是陈毅嫂子的哥哥。

陈孟熙、陈修和、陈毅

有了这层特殊关系,李次白非常适合当这个秘密使者,非官方人士,身份不会引人注意,却又和新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有姻亲关系。

于是,胡伟克突然拜访了李次白,两人是黄埔军校同期的同学,虽然多年不见,但还有一些同学情分在。

老同学突然造访,而且还是国民党高官,李次白大为惊讶,摸不清对方的意图。寒暄几句后,胡伟克向李次白说起了正事,隐晦的表示蒋介石想走和平的道路,希望李次白能帮忙到大陆走一趟探探共产党的态度。

李次白立即明白过来,推拒说:“胡主任,我一介平民,实在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不是合适的人选啊。”

蒋经国和蒋介石

胡克伟:“你妹子是陈毅的嫂子,你能和共产党说上话。希望你走一趟,挽救整个党国的命运。况且,请你出山,不是我的意思,是上面的意思。”

胡克伟这样说,李次白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只能答应。不久,蒋经国专门见了李次白一面,谈了国民党的打算,并交代一些细节。

蒋经国:“当前想达成国共合作,不大可能。共产党现在得势,肯定不愿意讲和。陈毅是上海市长,又带了多年兵,在军队也很有威信。你们有姻亲关系,说话方便,我们只是希望共产党不要对台湾用兵......”

谈话结束的时候,蒋经国不放心的嘱咐:“这次请你出马,不是我的意思,是胡伟克等人推荐的,以后你和胡联系就可以。我们会给你的家属发放生活费的,你放心去。”

1950年5月,李次白从台湾出发,先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出发去上海。李次白的妹妹见了哥哥自然很高兴,妹夫陈孟熙和李次白是黄埔校友,见了面也很亲热。

李次白在上海住了几天,每天都出去走走看看,发现祖国变化很大,心绪很不平静。不过他没有忘记这次来上海的目的,要尽快了解中共的态度,并传达国民党和平的意愿。

5月底的一天晚上,在陈孟熙的牵线下,李次白来到陈毅的住处。陈毅热情招待了李次白,李次白开门见山:“陈市长,我这次来,是带着任务的。”

陈毅有些意外,他记得李次白早已脱离了军队,怎么又和国民党有牵扯呢?

陈毅

陈毅:“次白兄可以直说。”

李次白:“台湾方面委托我给您带几句话:他们希望国共双方能够以卫国两党政治的方式共处,希望中共不要进攻台湾。托陈毅先生问问北京的意见。”

陈毅大为吃惊,但暗道李次白来得不是时候。当下的局势,对台湾很不利,国民党撤到台湾的军队只有40多万,而且人心不齐,战斗力大减。

政治方面,蒋介石已经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只能困守孤岛。

反观共产党这边,除了台湾,已经解放剩余国土,而且已经建国,国家气象日新月异。

陈毅

这样的局势下,解放军解放台湾指日可待,重启谈判几乎不可能,也不合适。

沉默了一会儿,陈毅才说:“国共合作的话题,现在提不合适,只能等以后再谈。我是欢迎次白兄回来的,至于台湾,就让他烂着吧!”

1956年,蒋介石正式派出秘使

1950爆发的朝鲜战争,打乱了毛泽东解放台湾的计划。抗美援朝结束后,局势变化很大,毛泽东认为,解放台湾已经不适合用武力,可以采用和平手段。

于是,毛泽东、周恩来会见各国领导人时,多次主动谈起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

毛泽东、周恩来

1955年4月27日,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大使时说:“亚非会议,我们同泰国、菲律宾等国谈过台湾问题,希望能通过谈判来解决,打仗的办法不好。”诸如此类的情况不在少数。

后来,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设想和一些具体政策。1956年,中共采取各种渠道,向蒋介石传递中共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

国际报纸、报道上多次出现相关报道,台湾和蒋介石自然注意到了中共的示好。

1956年7月,蒋介石正式派出秘使曹聚仁去北京。曹聚仁之前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当记者,现在是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曹聚仁的身份当这个秘使很合适,他曾在国民党政府任职,自然有很多国民党旧友。他还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邵力子的学生,和周恩来交往也很频繁。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蒋经国两次找曹聚仁谈话。两次谈话后,蒋介石将曹聚仁请到台北相见,直言:“我愿意和大陆沟通,你去大陆一定帮我摸清大陆的真正意图。”

7月16日,曹聚仁抵达北京,周恩来在颐和园接见了曹聚仁。

曹聚仁:“周先生,你许诺的和平,有多少真实价值?”

曹聚仁

周恩来:“我许诺的和平有一百分价值,台湾是内政,能合作是最好的。”

周恩来见曹聚仁有犹疑,便又说:“我们对台湾不是招降,而是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谈。”

周恩来这话很有诚意,曹聚仁觉得此行目的已经达到,立即返回香港,将见面的对话报道在《南洋商报》上。蒋介石看到报纸,心中很震动,并再一次秘密约谈了曹聚仁。

于是,1956年10月,曹聚仁又一次到北京,和中共方面又一次接触。这一次,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曹聚仁。

曹聚仁

当天毛泽东原本计划出席欢迎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欢迎会,单最终没去,很多其它领导人都出席了欢迎会,唯独毛泽东因为接见曹聚仁,没能出席。

毛泽东的话很有说服力:“如果台湾愿意回归,可以一切照旧,可以继续实行当下的制度,可以和大陆通商。台湾想派人来看看也可以,公开或者秘密都可以......”

几天后,周恩来宴请曹聚仁,张治中、邵力子等人作陪。宴上,曹聚仁问:“如果台湾回归了,如何安排蒋介石?”

周恩来:“蒋介石来中央,台湾还给他们管,有愿意继续在台湾的继续在台湾,有愿意来中央的,也可以调到中央。”

曹聚仁回到香港后,将和毛泽东、周恩来谈话的详细情况告知了蒋介石。蒋介石听后很动心,但还是想验证一下中共的诚意,托曹聚仁到浙江奉化蒋氏老家看看,看看蒋氏祖坟是否完好。

因为1956年年初,章士钊曾转给蒋介石中共的一封信,信中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曹聚仁又第三次来大陆,并确认蒋氏祖坟完好,还拍了照片。蒋介石看到照片后,内心深受触动。可究竟如何与中共和谈,蒋介石并没有想好。最大的阻碍是国民党内部的争斗,虽然蒋介石有和谈之意,但也有部分国民党官员是不愿意和谈的。

实际上,蒋氏在国民党中已经不是一家独大。和谈的事情只能搁置下来,直到蒋介石去世,毛泽东去世,台湾问题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实战派
历史实战派
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
721文章数 111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