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杀三子,唐玄宗真的那么无情?神道碑揭开真相,太子死得不冤

分享至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唐玄宗在一日之内处死了三个儿子,史称“三庶人”事件,民间称之为“一日杀三子”。

虽说皇家骨肉相残不是新鲜事,但一天之内连杀三个儿子,这种事实在有点骇人。唐玄宗为何这么做?史书说,他受到武惠妃的蒙蔽,冤杀了三位皇子。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此女不光长得漂亮,而且聪明伶俐、性情乖巧,很快就虏获了唐玄宗的心,以至于二十五年宠爱不衰,先后生下四子三女,遥遥领先于其他嫔妃。

女人受宠难免想法就多,自从王皇后被废,后宫一直没有女主人,武惠妃早就垂涎三尺了。当初唐玄宗确实也想立武惠妃为皇后,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他们说:武家祸乱朝纲,世人恶之。太子不是武惠妃所生,您立了她,她的儿子就是嫡子,您让太子怎么办?

皇后与继承人不是亲生母子,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结果往往就是骨肉相残,于是唐玄宗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对武惠妃来说,为儿子谋求太子远比自己的皇后之位更重要,只要儿子能当上太子,皇后非她莫属,所以她决定调整目标,将枪口对准了太子李瑛。

李瑛是唐玄宗的次子,长子李琮因为意外事件毁了容,所以李瑛捡了个便宜。

唐玄宗是个风流天子,早年他担任潞州别驾时纳了一位赵姓倡女,生下一子便是李瑛。先天三年,6岁的李瑛被册立为太子。

后来唐玄宗移情别恋,先后宠爱过董贵妃、杨淑妃、皇甫德仪、刘才人、高婕妤、柳婕妤、武惠妃等嫔妃。

于是赵丽妃成了过期品,遭到疏远,于开元十四年早早病逝。

随着武惠妃夺储的野心越来越明显,李瑛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他和同病相怜的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走得更近了,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

原来,李瑶的生母皇甫德仪、李琚的生母刘才人,同样因为武惠妃被夺走了宠爱。

三人哪里知道隔墙有耳,他们背后的悄悄话,都被一个叫杨洄的人传到了武惠妃的耳朵里。杨洄是唐玄宗的女婿,咸宜公主的驸马爷,而咸宜公主正是武惠妃的亲生女儿。

武惠妃转身就添油加醋地向唐玄宗哭诉:太子、鄂王、光王想要谋害妾母子,还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唐玄宗勃然大怒,动了废黜太子的心思,于是便找宰相张九龄协商。

张九龄的态度很坚决:太子和诸王都是您教育出来好孩子,臣从来没听说他们有什么大过,为何仅凭一句无法验证的话动了废立之心?太子是国之根本,当年晋献公轻信骊姬谗言冤杀申生,汉武帝被江充挑拨误伤太子刘据,晋惠帝受贾南风挑拨杀愍怀太子,隋文帝误听独孤氏之言废了杨勇,这些悲剧历历在目,臣不敢奉诏。

这就是张九龄的说话风格,直来直去,敢于亮剑,锋芒直指武惠妃,一点面子也不给唐玄宗。

唐玄宗碰了一鼻子灰,武惠妃却不自量力,居然托人找张九龄“谈交易”:如果得到您的援助,将来更立太子,您的相位将长期有效。

张九龄大怒,骂跑了中间人,转身向唐玄宗告了一状。唐玄宗挠挠头,看起来这事确实不简单,太子不能轻易动。

但武惠妃已经开了第一枪,就没有收手的理由。这一回她决定先找外援,恰好李林甫抛来橄榄枝,于是二人联手将张九龄排挤出宰相班子。

随着张九龄的罢相,以及李林甫的上位,外朝已经了有了坚实的后盾,于是武惠妃瞄准李瑛再次扣动扳机。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的一天,李瑛、李瑶、李琚接到武惠妃的报信:有盗贼闯入宫中,我有危险,请赶紧带甲入宫救援。

三人得报不敢怠慢,赶紧一身戎装,带着武器就入宫了。可到达武惠妃的寝宫时,他们看到的不是盗贼,而是父亲的一脸怒容:逆子,你们果然心存歹念!

原来,这都是武惠妃设下陷阱,她一边告诉李瑛三人带甲入宫,一边通知唐玄宗:太子要带兵入宫杀了我母子。

唐玄宗大吃一惊,决定亲自验证真伪,没想到真的看到李瑛三人拿着武器,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这下李瑛、李瑶、李琚的谋反罪算是坐实了,于是唐玄宗找到李林甫:朕想废了太子,这事你看怎么办?

李林甫平静地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外臣无权置喙。”

唐玄宗一愣,你比张九龄懂事多了,就这么办,拟诏,废黜李瑛的太子之位,三人同时被废为庶人,流外边地。

不久,唐玄宗觉得还不解恨,又下旨将三兄弟赐死于城东驿。

这就是史书中的“三庶人”事件,但这个故事可谓漏洞百出,即便拿到舞台上当戏看,估计吃瓜群众都不满意。

我先列出几个主要疑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