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总书记亲自命题、国务院批复同意、三部委联合发文、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创新实践。
公园城市建设,从“发源地”到“示范区”,成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于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聚力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创新性、示范性的改革经验和创新做法,持续书写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万千气象。
围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总结示范区探索形成的经验成果,为全国超大特大城市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有益借鉴。日前,成都聚焦构建城园相融空间格局、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品质化现代社区、城市有机更新、片区综合开发等12个重点领域和1个未来城市设计领域,开展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十大百佳”案例评选活动。
近日,记者走进部分重点领域和代表性项目现场,深入了解各级各部门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今日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以“公园城市里的万千气象”为主题推出专栏,分别聚焦各个重点领域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本期率先推出“城园相融”主题。
城园相融:兴隆湖畔的“水清岸绿业兴人和”
人在城市中实现价值,城市因人而更加繁荣。城市是人民栖居之所,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率和基础设施等“硬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软需求”。
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开启了全国超大特大城市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实践,围绕突出公园城市本质内涵和建设要求,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性、创新性、示范性的改革经验和创新做法。
日前,成都开展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十大百佳”案例评选活动,首批评选结果已出炉,其中包括评选出构建城园相融空间格局的重点领域典型案例。近日,记者相继走进部分典型案例现场采访,沉浸式感受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优美格局,了解各级各部门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经验做法。
碧波绿草,鱼翔浅底,飞鸟欢快地掠过湖面,环湖蜿蜒的绿道上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风景如画的园林里,座落着人才聚集的科学城、拔节生长的成都科创生态岛……这里就是美丽的兴隆湖畔,也是天府新区核心区。
2014年10月,国务院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成立之初时,兴隆湖所在之处还只是一片滩涂,原本是鹿溪河流域一处滞洪洼地。而今,在城园相融推动中,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徐徐延展。
“从一开始,天府新区就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在规划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低洼地形特点,尽量保持原有地势地貌,壅水成湖。”成都天投集团项目管理工程师汪海一边在纸上画着示意图,一边讲解着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
兴隆湖生态公园总规划面积6500亩,其中水域面积4500亩。彰显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生态价值转化,这过程中曾经历了一道难题。在启动实施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时,首要问题就是要实现高含沙量水源的泥沙分流。
“巧用自然之力,依托原始老河道地貌形成生态水利工程,实现极端暴雨环境下的快速控沙、畅流等,有效实现河湖水体良性交换。”汪海称,在水生态改善过程中,开展了从水体空间到近岸水域再到滨水湖岸的垂直空间系统性自然化提升,形成有序而完整的林水碳汇格局。同时,在水下模拟自然塑造了11级水深梯度,建立生态保育区,“现在哪怕是遭遇特大暴雨,短期内,湖水就能恢复清澈见底”。
2021年10月,天府新区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完成。蜕变后的兴隆湖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可观测鸟类数量较修复提升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打通了川西鸟类迁徙的重要城市栖息廊道。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塑造了公园城市优美形态,不仅成为集防洪、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天府绿心”,还营造生态生活生产场景一体化,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兴隆湖生态公园全域建设慢跑绿道8.848公里,环湖绿道犹如一条珍珠项链,串连起公园、社区、商圈和产业园区。环湖建成多个综合型驿站、多功能场景、公服配套设施,布局了多个领域天府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级科研机构、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形成“水清、岸绿、业兴、人和”的公园城市典范。
生态导向、价值转化在这里正激发出活力,重塑这座城市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已集聚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96个,吸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都市工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力。
国际半程马拉松、全国健身达人赛、龙舟赛……兴隆湖生态公园还是重大活动承载地,众多重大赛事活动相继在这里举办。“今后还将承接更多的国际性活动。”汪海称,在配套的多元公服建筑中,还有兴隆湖的“双心”建筑——集露天音乐会、科技新品发布、时尚秀场等功能于一体路演中心,和为小朋友创造出舒适明亮、充满乐趣活动环境的儿童艺术中心。
漫步于兴隆湖生态公园,可看到免费开放的极限运动公园、街头空中篮球场里跳跃着运动身影,这里配套建有集聚淋浴房、急救中心等多功能驿站,还有湖畔书店、水上活动中心等。沿湖引入的一系列新生活场景,“打破传统的权属边界,以绿道网络有机串联公共空间,实现公园与街区、生产与生活无缝衔接,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幸福生活变成了现实”。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实习记者 王柳 图片 詹妮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文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