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3日讯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在畜牧业的各个环节。“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早、动作快、成果显著。”在10月13日下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举办的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发布会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在会上介绍,近年来,省畜牧兽医局坚持政府与市场结合、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结合,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1+1+n模式”,从根本上优化,进而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两个“1”,其中一个是“组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新一届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今年5月份换届,标委会的37位专家,专业领域从养殖端到产品端,涉及到行业全产业领域,政产学研相结合,是一支“标准化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基层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家队伍,专家构成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专业。
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组织好地方标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等社团的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行业科技尽快转化为标准,提升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强化标准化氛围,带动行业发展。
另一个“1”,就是率先发布畜牧业标准体系指南(山东)(下称《指南》),这在全国开创了省级专业领域发布标准体系指南的先河。
为了厘清山东省畜牧业标准框架,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助推齐鲁样板打造,省畜牧局2022年开始组织专家起草《指南》,历经多次征询意见和修改,于今年7月正式在局官网发布,本《指南》的发布对我省畜牧业标准化发展和标准制定,优化顶层设计,指明了发力方向。
“n”包括畜牧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对畜牧业地方标准进行了清理,共废止360项(其中已经发布实施的274项、地方标准计划86项)。清理之后,新标准制定范围更加清晰,制定要求更加严格。目前共计129项现行有效标标准,还有62项在研;积极争取国家级标准制修订,目前已争取立项10余项,涉及畜牧、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方面,也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省畜牧局也非常支持有能力的单位承担国家级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如《鲁西牛》《鸡肠炎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等国标和行标的制定;创新畜牧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征集方式,从去年开始,标准项目申报工作由过去的自由申报变为定向征集。定向征集时标准名称规范,实行申报单位竞争揭榜制,优中择优,向省市场监管局推荐申报材料完整度更高、内容更科学合理的申报单位为标准承担单位,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制修订任务;加大标准监督评估力度,从2021年开始,省畜牧局每年都会从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抽取到的标准进行监督评估,评估承担单位围绕标准实用性、先进性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做出评价,省畜牧局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结论;持续强化标准化培训,近年来省畜牧局每年都会通过线上线下举办全省畜牧业标准化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解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标准制修订要求及编制技巧,以及地方标准化系统应用、材料审核等常见问题。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全省从业人员的标准化基础明显提升。今年又创新培训途径,新的地方标准发布的同时,提供标准解读的培训视频资料,同步在网络平台宣贯,便于新标准的落地和推广应用;聚焦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提升,今年,以阳信为试点,省畜牧局组织畜牧标委会、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优质畜产品协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等单位的专家,联合滨州市阳信县的相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共同参与到肉牛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中。2023年9月23日,山东省优质畜产品协会发布了《关于关于印发2023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项目的通知》,对《优质牛肉质量评价 第一部分:感官测定》等21个标准项目进行了立项。通过标准的制定,提升肉牛生产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水平,夯实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培育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闪电新闻记者 曹宁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