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是比较古老的传统节日,指的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所以农历八月三十就是八月晦日,是“八月重晦日,最怕夜来雨”。这天晚上有雨啥预兆?前人经验总结不可不知。
1·每个月都有晦日
晦日指的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大月的三十,小月的二十九,所以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晦日。
其中正月的晦日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晦日,也称“初晦”或“首晦”;腊月晦日是最后一个晦日,也叫“尾晦”或“末晦”,五月三十为年中晦日,也称“中晦”。
相对来说,古代人对初晦和尾晦更加重视,会在这些日子举行仪式避灾祛邪,祈福祝祷等,希望人寿年丰,日子越过越好。
“晦”有晦气,或晦暗不明的意思,因此晦日也被古代人认为是穷气、晦气和不顺的聚集地,会以各种仪式来驱晦、送穷,清除各种不顺等。
南北朝时期的古籍中,就已经有关于晦日宴饮、泛舟的记载,隋朝《玉烛宝典》一书中,也有人们在水边洗浴、祭酒的记载,希望以此禳灾避祸,求得平安吉祥。
唐诗中更有“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晦日湔裙俗,春楼置酒时”的句子,记录了那时候人们在晦日去水边洗衣、除晦、求安的习俗。
2·晦日送穷祭灶神
晦日的次日就是初一,也就是朔日,所以认为晦日是新旧日子交替之日,就像除夕一样。又因为晦日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无法看到月亮,古代人就认为这种日子不吉利。
这种日子最重要的就是“除晦和送穷”,所谓除晦,就是清除污秽,照亮阴晦,无论是打扫卫生,还是洗澡、洗衣服都是除晦;而“送穷”就是清理家中的破衣服、脏、旧的东西等。
同时,人们还认为水是洁净之源,古代人除晦、祛灾等多在水边,不但以水洗衣,还要以水除垢等,以求除晦解厄、迎新迎吉。
除此之外,晦日还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在古代,人们以灶君为“一家之主”,他不但掌管着全家人的吉凶祸福,还被称为“司命真君”。
灶君又是“玉帝”在人间的耳目,专门负责收集人间的信息,适时向上汇报,每月的晦日就是灶君“汇报”的日子。
晋代古籍《抱朴子》里称:月晦之夜,灶君上天告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纪为十二年,算为百天。“十二年”“百天”指的都是人寿。
所以在古代,晦日不但是打扫除晦,清除污垢的日子,还是祭拜灶神的日子。人们会早早地把厨房打扫干净,再做些又甜又黏嘴的小食供祭灶君,希望他多言好事,多降吉祥。
3·最怕夜来雨
古代人以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称月亮是“太阴之精”。像晦日这种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却看不到月亮,就是有阳无阴的日子,最怕下雨。
因为水是太阴,所以晦日下雨就意味着阳气受制,也就是草木生长的力量受制,容易造成谷物减产。
比如古籍《开元占经·雨占》一章里,几乎每个月的晦日都写着“晦日雨,米贵”“谷贵”“禾恶”等。“八月”项里也有:八月晦日风雨,来年有水有旱。的记载。
《京房占》中更有:八月晦日,人定时雨,贵人低,低人贵;夜半雨,米贵。以及“夜半雨,雨所建,寇贼起”等的说法。
“人定”时指的是夜晚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亥时阴气旺极将衰,阳气已尽将生,是一天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这时候有雨会加重阴寒的力量,使阳气无法正常生长。
今年八月晦日又是巳日,巳和亥相对为破,此时下雨也不生物,不但会使“米贱、人低”,还容易导致灾荒等。
并且巳是阳中之阳,所以巳日又是“重日”,重日就是力量的重复,会加重这种不顺和打击,所以才说“最怕夜来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