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俄狄浦斯情结在关系中体现为,你接近任何人都让我生气

分享至

在处理三者及以上关系时面临挣扎,也是过度担心被抛弃者的通病。
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异性别父母的过度依恋,以及对同性别父母的敌意。比如女孩格外依恋父亲,却对母亲充满敌意;男孩格外依恋母亲,却对父亲充满敌意。当然,这只是狭义上的解释,更为广泛的解释应该是对一方的过度依恋,以及对另一方的过度敌意。反映到社交中,两个人一对一交往会比较容易接受,一旦出现三个及以上的人,自己的存在感就会被稀释,就会感到失落。一些人之所以远离社交,也正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存在感。因此,俄狄浦斯情结也常常体现为:“你接近任何人都会让我生气”。

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对重要他人的过度依赖

对俄狄浦斯情结广义上的解释为,对重要他人的过度依赖。所谓重要他人,可以是父母任意一方,可以是恋人,可以是同学或者同事。一些远离社交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远离社交,只是对某一个人过度依赖而已。在家庭中表现为,离不开父母中的一方,对于另一方则是可有可无。在朋友关系中表现为,形影不离的跟着某个人。在恋人关系中,将情感全部寄托到对方身上,只要对方不在身边就感觉失魂落魄的样子。在对方面前的时候,感觉自己幼稚得像个孩子。总是寄希望对方帮自己做决定,甚至通过撒娇、哭闹的方式让对方妥协。

对重要他人身边其他人充满敌意

对俄狄浦斯情结广义上的解释为,对重要他人身边其他人充满敌意。同上文一样的道理,重要的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具体表现为:在家庭中对母亲的过度依赖,由于父亲占用了母亲的时间,所以对父亲产生敌意。在朋友关系中,跟自己关系好的人只能跟自己来往,一旦跟别人来往就会感到生气、愤怒。在恋人关系中,就会对恋人身边的人产生敌意。内心体验为:因为你的存在,让我心爱的恋人不能在我身边,我为此感到嫉妒、生气、愤怒。在这种充满敌意的情绪之中,认知就会产生偏差进而影响个体行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