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力挽国祚的晚唐名将,雪夜袭蔡州平叛,终遏制藩镇割据乱象

分享至

李愬:朔风掀铁甲,奔马践飞琼

我虽然在上学时没读过这篇课文,因为刚上学不久便欣逢文革,不用上课了,后来又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去了大山中,也就没正经上学。但后来却也在女儿的中学课本中补读了一些课文,其中就包括这篇著名的《李愬雪夜入蔡州》。

学中国历史总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尤其是那汉唐宋几个大朝代,汉在武帝后,除了留下一个昭君出塞,好像就没什么了;宋在风波冤狱后,出了个蟋蟀宰相贾似道,又没留下什么印象深刻之事了。

而作为国人喜闻乐道的大唐盛世,把公公扒灰,皇后偷人的一大堆事讲得那叫个详细,及到了安史之乱后,直接扔给我们四个字,“藩镇割据”,整个唐史就讲完了。

李愬正是这四字历史中的一个著名人物,说他著名,是因为中学课本选了这篇文章,才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名字;如果没选,那也就被埋在历史故纸堆中无人识得了。

李愬,字符直。甘肃洮州临潭人。唐代中期名将,有谋略,善骑射,因门荫任协律郎,历官卫尉少卿及坊、晋二州刺史等职。后出任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叛乱,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并平定淮西。战后以功拜上柱国,封凉国公。后任武宁节度使,大败平卢叛军,连战皆胜。即改任魏博节度使。卒后赠太尉,谥号武。

这段历史说乱真是乱,因为在此期间前后共存在过89个大小不等的藩镇割据势力,时间历150年之久,但这些都分布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在南方还是由中央所控制的;藩镇割据有着这样几个特征:一是节度使是父子相承;二是不给中央政府纳税;三是行募兵制,不归朝廷调遣。分明就是一个个的小王国。

李愬雪夜袭蔡州的起因,就是缘自这第一个特征而引起的,那就是这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他在父亲吴少阳死后,按父死子继之惯例,通报一下朝廷也就是了。偏偏遇到这刚继位不久的唐宪宗李纯血气方刚,还就不认这个帐了,整死个舅子不同意,要另行选派人去继任,于是,逼得这吴元济不得不扯旗造反了。

淮西节度使的管辖范围,大致在今天安徽的北部到河南的东南部,以汝南县为中心,当时叫作蔡州,淮西向来以士兵精锐而闻名于唐王朝朝野,那后来的淮军在清后期威镇朝野。时至今日,这个地方还是民风彪悍,故而在当时这儿一直是个颇为强大的藩镇。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