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音乐的“活化石”——洞经古乐

0
分享至

洞经音乐又称为“谈经”或“谈经教”,发源于西南地区,是一种传统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形式集合体。洞经古乐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带有古曲丝竹之风,是集民间小调、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之大成者。

腾冲自古以来就是艺术生长的理想之地,在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中,洞经古乐称得上是一块音乐的“活化石”。洞经音乐随着明朝年间大规模的人员迁移传入腾冲,其经文精深,韵律庄重优美动听,曲调丰富,主要为弦乐、银乐、打击乐,且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增加。

腾冲洞经谈演范围广泛,包含祈福、教育、做寿、婚嫁、求子等各方面内容,除此之外,不少音乐内容还以歌颂诸多为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东方神话人物。洞经音乐旋律古色古香,格调庄严肃穆,唱腔清脆、圆滑,具有滇戏韵味,又兼佛教道教音乐风格。洞经既能表现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场面,也表现优雅婉转的意境,既能登大雅之堂,也能为民间演奏,旋律优雅动听,音韵自然流畅,被称为“雅乐”或“仙乐”。

腾冲洞经分设朝席和乐席,朝席又分东西二席。东席设头把、二把,西席设三把、四把。头把俗称掌经人,一般由经长担任,指挥整场经事的谈演过程。根据经典要求,以“讲、诵、唱”谈演大洞仙经为主体,分设若干子经。演奏乐器以中国民族乐器丝弦、管弦、吹奏、弹拨、打击等相组合。代表曲子有《大舞队》《锁南枝》《一江风》等曲目。据传,明正统年间,腾冲石城竣工时从大理请来洞经表演队,为庆祝活动助兴演奏,腾冲洞经因此流传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经和许多非遗种类一样,面临着传承和传播的困境,一般要在较为盛大的场合才能看到洞经演奏的身影。“现目前,洞经在社会上的知晓率低,受现代多元化音乐形式冲击,且伴随着老艺人衰老、离世,洞经音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不少老艺人对洞经文化的传承表示担忧。

但饶是这样,依然有很多老艺人在默默传承洞经文化。洞经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赵华仁就是其中一位。数十年来,赵华仁一直坚持学习和传承洞经古乐民间艺术,并长期致力于教授新学员。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新一代的洞经古乐爱好者,希望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它的魅力。

如今,更多官方和民间组织越来越重视洞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积极争取演出机会,组织洞经队伍参加有关文艺活动等方式,让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保留。

目前,腾越有腾越洞经会、洞山桂香会、腾越民族民间艺术团、上绮罗洞经会、下绮罗洞经队、腾冲女子洞经队、腾越洞经会、砚湖洞经会等8个洞经演奏队伍。洞经队伍会定期开展排练,参与乡村联谊演出,每年还参加在文庙举行的祭拜孔子诞辰活动和在国殇墓园举行的悼念抗日阵亡将士英灵活动。

“洞经音乐旋律优美,歌词深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赵华仁说。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赵华仁一样,认识洞经、了解洞经、爱上洞经、传承洞经。细细感悟洞经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深厚思想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让这一神秘古老的音乐“活化石”焕发新的生命力。

(供稿:腾越街道饵丝文化节宣传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腾冲文旅
腾冲文旅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平台
4629文章数 14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