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极不平凡的1976年,这两件事情发生后,让毛主席晚年2次失声痛哭

0
分享至

前言

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作为人民的精神领袖,毛主席同样如此。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对于自己的生死看得非常重要,为了能够长生,千古一帝秦始皇与汉武帝不惜一切代价寻找长生药。然而,他们还是没有摆脱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自然之理。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却将生死看得很淡。据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张玉凤回忆:晚年的毛主席过得十分洒脱,面对正常的生理衰老和身体的疾病,他总是给人留下积极乐观的深刻印象。

对于死亡的理解,毛主席十分透彻。他认为:死亡是一种人生常态,看待它根本无需刻意,死亡不过是让人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一生坚强的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情感变得丰富起来,让身边的张玉凤等人十分不理解。晚年的毛主席不仅变得多愁善感,他曾经因为2件事情而痛哭不已。对于伟人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不寻常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发生在极不平凡的1976年,其中一件便是毛主席晚年看电影时痛哭不止。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国殇唐山大地震中,毛主席得知20多万人死于非命,迟暮之年的毛主席哭的就像个孩子,悲伤的他一度痛哭不止。

老年丧子,毛主席万分悲痛却没有落泪

作为新中国的创建者,毛主席的一生充满了艰难与坎坷。为了革命能够成功,毛主席一度放弃了家庭和子女。

以毛主席为首的毛家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太多。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两个弟弟毛泽覃和毛泽民、妹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惨遭国民党反对派的屠戮。毛主席一生有10个子女,这10个子女的一生更加坎坷,建国后能够陪在毛主席身边的只有李敏、李讷、毛岸英和毛岸青。

一生坎坷的毛主席似乎没有没有得到上天的垂青。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爱子毛岸英主动请命,要求跟随彭总前去朝鲜战场。考虑到毛主席一家为革命付出得太多,彭总没有答应毛岸英的请求,最终在毛主席的请求下,毛岸英成功奔赴朝鲜战场。

为了保家卫国,彭总眼睁睁看着毛岸英牺牲,对于没能保护好毛岸英,彭总愧疚了一生。当当噩耗传回国内后,周总理和朱老总一度不敢将信息告知给毛主席,毛主席为了国家大事日夜操劳。他们实在不忍心晚年的毛主席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一天晚上,李敏、李讷以及江青等人陪着毛主席用餐。作为毛主席的两个女儿,两个人尽量给毛主席带来欢乐。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毛主席知道了爱子去世的噩耗。

现场欢声笑语的氛围瞬间变得沉默下来。毛主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爱子毛岸英竟然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卫士长又向毛主席完整地讲述了一遍,毛岸英牺牲的全过程。毛主席接受了这个噩耗。两个女儿和江青等人不敢说一句话。毛主席习惯性地拿出了一只香烟抽了起来。随后,毛主席缓缓地说了一句话:“唉,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说完后,毛主席又开始一个劲地抽烟,令人奇怪的是,对于爱子毛岸英的死,毛主席没有落一滴泪,毛主席的女儿十分不解:对于哥哥的死,父亲难道就不伤心吗?在场的所有人恐怕都有这个疑问。作为人生的三大悲剧,毛主席老年丧子,内心的这种巨痛已经让毛主席麻木,他们永远不会理解毛主席老年丧子的悲痛之情。

抗美援朝战役结束后,彭总回到了国内,对于毛岸英的死,彭总认为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要当面和毛主席说清楚。面对彭总深深的自责,毛主席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再一次舍小家,保大家,硬生生的忍住了内心的悲痛,转过头来安慰身经百战的彭总。

毛主席对彭总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能因为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就会有任何例外,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彭总走后,为了排遣心中失去爱子的痛苦。毛主席吟诵起一首千年宋词《枯树赋》。这篇宋词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和对国破家亡的感伤之情,这首词的境界与此时毛主席所处的境地十分相似。毛主席读完这首词后,面对院中的参天大树,毛主席一度自言自语地说:杨开慧和毛岸英都是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不会被人民历史所遗忘。

人生最后一个春节,忆往事痛哭不止

对于普通人来说,春节都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一天,全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共诉家常,吃着家里准备的年夜饭,体会着家庭带给自己的温暖。作为人民的精神领袖,生活中的毛主席也和普通人一样,他和渴望这种团聚的快乐和喜悦。

在以往的春节中,毛主席的身边围绕着李讷、李敏等亲人,他的身边充满了欢歌笑语。作为毛主席生前的最后一个春节,它带给毛主席的只有孤独与凄凉。

1976年的春节,原本是一个合家团聚的美好日子。对于毛主席和新中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在1976年的1月8日,毛主席一生的最佳搭档,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不幸离世。全中国都处在缅怀周总理的悲痛之中。

毛主席除了日常缅怀这位老战友外,1976年春节这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处的住处也没有丝毫喜庆的氛围,中南海房屋外冷冷清清。昔日围绕毛主席身边的李敏、李讷也没有回来,毛主席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来客。在他的身边只有生活保姆张玉凤和一些警卫人员。

等到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身躺在床上的毛主席没有一点胃口。他让张玉凤给自己准备最爱的一道菜——红烧肉,然后再配一份米饭足矣。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张玉凤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在双方的讨论下,张玉凤最后妥协了。她给毛主席准备了他另外一道爱吃的菜——武昌鱼,毕竟吃鱼总比吃肉好,对比我们今天丰盛的年夜饭,毛主席一代伟人艰苦朴素的家风再次让国人潸然泪下。

由于毛主席的身体非常虚弱,日常的吃饭、穿衣已经无法自理。张玉凤一边贴心照料毛主席,一边偷偷地掉眼泪。张玉凤深深的明白了毛主席口中经常所说的生老病死的自然之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毛主席也逃不掉岁月的变迁。

对于一菜一饭,毛主席也仅仅吃了一点点。吃完年夜饭后,毛主席依稀听到了屋外热闹的鞭炮声。此时,毛主席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他示意张玉凤,要求她将自己带到客厅,毛主席要感受热闹的春节气息。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毛主席缓慢地走到了客厅的沙发上,这简短的一段路就耗费了巨大的体力,毛主席坐到沙发上之后,静静地听着外面的热闹沉默良久一句话也不说。

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毛主席的内心显得更加孤独,为了不让周围人担心,毛主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着这些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毛主席深深的感激他们。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为了照顾自己,他们不能与自己的家人团聚。

为了让中南海也有一点节日的氛围,毛主席将张玉凤以及警卫人员叫到了自己身旁。然后,毛主席对着他们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整天陪着我你们也没有时间过春节,你们去放电爆竹吧,感受一下春节的气息。”

在张玉凤的示意下,警卫人员带着鞭炮出了房屋,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南海的房屋外终于不再冷清,与全中国欢天喜地的喜庆氛围融合在了一起。鞭炮声毕竟是短暂的。警卫员放完鞭炮后,毛主席的内心再次陷入了孤独。

毛主席自己已经被院外的喜庆所感染,他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孤独。于是,他向张玉凤提议,要去电影院一边看电影,一遍和人民大众一起感受春节的快乐。

张玉凤深知毛主席内心的悲伤,于是她决定顺着毛主席,询问主席:想要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毛主席询问有什么新电影吗?张玉凤回答:最近上映了一部《难忘的战斗》。在张玉凤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与大家一起观看了这部春节档《难忘的战斗》。

据张玉凤回忆:这部影片讲述了建国初期,国民党反动派依旧亡我之心不死,他们趁着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的时候,大肆潜伏在人民群众中,伺机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制造一系列的破坏行动。人民解放军与群众一起合作,与反动派斗智斗勇,最终战胜敌人,实现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理想故事。

等到电影开始后,首先映入毛主席眼帘的是人民解放军雄壮地迈着步伐进入城市,为了庆祝福建的解放,城内道路两旁的人民敲锣打鼓,场面一度热闹非凡。在部队的军车上挂着巨幅毛主席和朱德的照片。看到这里,毛主席突然扭过头来,对身边一起观看的吴君如说:“这场景里面有你吗?”

面对毛主席突如其来的发问,吴君如着实有些不知所措。本是福建人的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后,郑重地回答毛主席:欢迎解放军的学生方阵里面有我,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看着昔日的学生版的吴君如,毛主席一下回忆起了很多往事。沉默良久的毛主席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毛主席的这一举措一时间让身边的人举足无措。

对于毛主席突然的失声痛哭,陪伴了20年的吴君如感同身受。自从1953年奉命来到毛主席身边,吴君如见证了毛主席一点一点地变老。在毛主席的心中,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全国绝大多数人民还处于长期贫困中,毛主席还没有带领他们走出贫困的阴影。对于国家的发展,毛主席还有很多要紧的事情没有做。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自己也逃不过衰老。

感受着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吴君如的双眼慢慢的充满了泪水,随后跟着毛主席失声痛哭。在毛主席的感染下,陪伴在他身边的人也慢慢的抽泣起来,毛主席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整个放映厅哭成一片。

由于放映厅哭声不止,领导最终决定停放了这部影片。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在警卫人员和吴君如、张玉凤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最终返回了中南海。

回到中南海后,毛主席悲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依旧回放着解放军雄壮进城的壮观场面。透过解放军进城的画面,毛主席更多地想的是在长期革命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他们已经无法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从红军长征到8年抗战,从4年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这么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有多少勇士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作为新中国的创建者,毛主席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它一定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皑皑白骨,毛主席不由得再次失声痛哭。

面对“国殇”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哭的像个孩子

197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1976年1月8日,毛主席一生最重要的好搭档,革命中的生死战友、生活中的好帮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举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周总理出殡那天,百万群众十里长街送周总理。

除了周总理去世外,在毛主席有生之年,1976年还发生了一件特殊的大事,这件事便是举世震惊的“国殇”唐山大地震。

1976年,中国人民沉浸在失去周总理的巨大悲痛中无法自拔,中华民族又迎来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考验。7月28日,在河北、丰山一带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国殇——唐山大地震。这场大地震震级达到了惊人的7.8级,全国各地有明显的地震感。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及,许多老旧民房倒塌,故宫大殿前用汉白玉雕刻的巨龙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震裂的痕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塔尖五星被震落。就连毛泽东居住的中南海也未幸免,同样遭到唐山强烈地震的袭击……

地震发生时,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周福明,立即冲进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卧室,紧紧护住了毛主席的头部。这才让晚年的毛主席幸免于难。周福明也成为了毛主席晚年的守护神。

地震发生之后,毛主席迅速从地震中冷静下来,他立即指挥身边的人不要过于惊慌,沉着面对老天交给中国人民的这次巨大的考验。

经过中央办公厅的迅速反应,他们用最短的时间为毛主席整理了一份有关河北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报告,报告第一时间传到了中南海。当时,张玉凤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表示自己可以读给毛主席听,心急如焚的毛主席关心唐山人民的安危,尽管久病缠身,毛主席坚持要求自己看这份报告。毛主席拿到这份报告后,仔细地查看起来。

报告中详细记述了河北这次大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为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此次地震的震级为7.8级,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一起爆炸。地震发生后,河北唐山这座工业化城市在一瞬间被摧毁。

毛主席一直往下看,终于看到了此地地震造成的河北唐山、丰山伤亡人数。报告指出,这次地震直接造成了24万余人死亡,重伤者人数达到惊人的16万之多,整个唐山市处在一片哀嚎中。

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迟暮之年的毛主席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悲伤,他像孩子一样失声痛哭起来。这位老人哭了,为了受伤的唐山人民,他流下了痛苦的泪水。身边人深知这次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灾难,他们在悲伤之余劝诫毛主席一定要保重身体。

当时,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也陪在毛主席的身旁,他向毛主席保证自己一定与死神抢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助唐山地区的受灾群众。看完报告后的毛主席,他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此时的毛主席完全没有一点力气。

华国锋讲完后,毛主席欣慰地点了点头,他告诉华国锋:我没有力气了,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处理吧,一定要妥善安置好。说完,他拉着华国锋的手,双眼充满期望,紧紧凝视着面前的华国锋,似乎在等着得到一个承诺。华国锋坚定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快步地离开。

7月28日上午10点,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全面统一指挥河北唐山的抗震救灾。毛主席尽管病情严重,他还是要求副总理陈锡联亲自出面主持工作。要求全国一切能够调动的物资全部调往河北唐山,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群众,一定要于死神争分夺秒。

当时的抗震救灾主要负责人陈锡联将军回忆到:“世界上有哪个城市能够经受这样巨大的灾难?死亡几十万人,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迅速地开展这样大规模的救灾行动?只有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做到,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做到!这全靠人民子弟兵全力以赴,靠全国人民大力支援,靠唐山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最根本的是,靠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靠我们社会主义制度!”

对于唐山大地震,久病缠身的毛主席一直放心不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主席依旧牵挂着唐山人民。这种无私奉献的伟人情怀永远值得每一位国人缅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089文章数 4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