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0年76岁老人来到县政府,拿出一封信:这是毛主席写给我的证明信

0
分享至

1950年年底,一位76岁的老人怀中紧紧护着一封信来到了湘潭县政府。

在见到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后,这位老人颤颤巍巍又小心翼翼地把信递给了工作人员:“这是毛主席写给我的证明信......”

闻言,工作人员赶忙从老人手中接过了毛主席的来信,在看过后,湘潭县政府立即按毛主席指示进行了处理......

在从湘潭县政府走出来时,老人的手里多了三张纸,一时间,老人泪目,思绪也渐渐飘回到了过去......

这位76岁的老人名叫李漱清,他是毛主席的韶山同乡,还曾指导过早年毛主席的读书和学习。

1907年,毛主席的父亲为了在农事和生意上增添一个帮手,便决定让读了五年私塾的毛主席退学,在毛主席的父亲看来,儿子已经能识文断字,写信记账已经很不错了,但毛主席却不然。

那时虽然毛主席听从父亲的话退了学,但他的睿智和求知欲依旧促使他在劳作之余设法向心目中的贤者问学求教,恰逢此时,李漱清从外地回到韶山,指导了年少的毛主席。

虽未完全在李漱清门下读书,但年少的毛主席却常常能听到李漱清讲述维新救国的往事和外地见闻,除此之外,李漱清还会把进步书刊推荐给少年毛主席阅读,还曾为他批改过作文,从那时起,少年毛主席便把李漱清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也是从那时起,毛主席的目光被李漱清引向了韶山以外的世界。

在指导少年毛主席读书的过程中,李漱清深感这个年轻人举手投足与言谈见解颇不同凡响,是个难得的可以称得上后生可畏的人才,为了能让毛主席继续读书,李漱清亲自来到上屋场,劝说毛主席的父亲准许毛主席继续进学堂读书。

最终在李漱清的劝说下,毛主席的父亲同意毛主席再度进入学堂,其后又准许毛主席到湘乡、长沙继续深造。

从1911年毛主席在长沙读书起到从事革命活动的十年间,每次回到故乡韶山,毛主席都曾多次专程去拜访看望老师李漱清。

1925年春,毛主席因病回家乡韶山调养身体,在此期间,毛主席依旧不忘继续革命,亲自领导了当地的农民运动。

李漱清本就是思想开明进步之人,当得知学生毛主席的行动后,便热情支持时任李氏族校教师的长子李耿侯协助毛主席创办农民夜校,建立当地农民的秘密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7月时,农民夜校已经在韶山发展至20多所,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李耿侯还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参加了当地国民党区党部的工作,当国民党反动政府要缉拿毛主席时,毛主席实是在李耿侯等人的掩护下,才得以安全脱险。

在从韶山安全离开后,毛主席辗转来到了广东,1925年10月,毛主席在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在担任这一职务后,毛主席邀请老师李漱清前往广州,帮助自己主编《政治周报》。

在毛主席任职期间,李漱清的二儿子李介候在湖南水口山矿工作,当矿上的领导得知李介候不仅与毛主席是同乡且两家关系密切后,便立即安排李介候到广州参加全国劳工会代表大会,企图以此从毛、李两家的关系为他们捞一些好处。

李介候来到广州后,在父亲李漱清的带领下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得知李介候的来意后,赶忙告诉他水口山矿的劳工会不是真正的工人组织,不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告诫他不要再参加那个会,以免被有心之人利用。

在听了毛主席的话后,李介候谨遵毛主席的嘱咐,没有再去参加劳工会会议,与此同时,毛主席还提出安排他到粤汉铁路进行工作。

一直以来,年过半百的李漱清工作起来始终勤勉且尽职尽责,深得毛主席赞许,1926年5月,毛主席辞去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之职,不久后,毛主席利用自己的关系,举荐李漱清回到湖南工作。

1927年李漱清回到湖南长沙工作,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李漱清回到韶山,依旧以教书谋生,不久后,李漱清与毛主席失去了联系。

即便如此,李漱清依旧支持儿孙们追随毛主席,投身革命,在参加了毛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李耿侯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李漱清一家由于追随毛主席参加革命遭到了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其中,1928年,大儿子李耿侯牺牲,另一个儿子李贡侯1929年在江西崇义牺牲,孙子李德深(李耿侯长子)于1928年在湖南耒阳作战时牺牲,可谓“满门忠烈”。

李漱清全家人除参加革命武装斗争者外,其他人为避难而各奔西东,直至革命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李漱清将李耿侯、李贡侯、李德深参加红军、作战牺牲的情况写信告知了毛主席。

对于老师儿孙牺牲之事,毛主席甚为同情,于1950年11月12日,毛主席特意给李漱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这样写道:

漱清先生:李耿侯、李贡侯、李德深三人为革命牺牲,均应发给光荣纪念证件,请持此往湘潭县府洽办为荷。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十二日

当李漱清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后,便立即带着信步履蹒跚的来到了湘潭县政府,这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湘潭县政府工作人员在看到李漱清老人手中毛主席的来信后,便立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进行办理,不久后,李漱清老人便顺利领到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的光荣证书,并领取了政府所发的抚恤粮。

与此同时,毛主席还对李漱清的二儿子李介候照顾有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批准李漱清的儿子李介候去北京学习,在学习结束后李介候被分配到中国进口公司工作,在北京的日子里,李介候与毛主席交往十分密切。

1951年3月,李介候给毛主席写信:

“......我现在中国进口公司机械科负责,我家眷已来到北京,北京方面的生活完满地解决了,一切都是由于您的帮助。可是,我父亲把被人遗弃的我妹的女儿宋明,也交我家眷带来北京,我父亲有信请求您替她找一个免费的中学读书......”

鉴于宋明是李漱清老人的外孙女,又被人遗弃,毛主席十分同情她的境遇,随即致信李介候,嘱咐他找统战部副部长徐冰或其他负责同志,和他们商量为宋明找一个免费的或半工半读的学校,在信中毛主席还强调道:“只要有可能,是应当替她解决学习和工作问题的。”

1952年,毛主席曾两次致信毛宇居,热情地邀请李漱清和邹普勋进京住一两个月,同时还寄去介绍信,托毛宇居转交。

当李漱清得知毛主席邀他进京后,激动不已,他早就盼望着能一睹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如今喜讯降临,又怎能不兴奋?

1952年9月14日,李漱清与邹普勋从韶山启程,于1952年9月21日到达北京。

1952年9月25日,毛主席派人把李漱清、邹普勋接到了中南海一起共用早餐。

当毛主席看到78岁的老师李漱清依旧精神饱满后,笑盈盈地与之握手,一边扶着李漱清就坐,一边高兴地说道:“老先生好健旺啊!”

李漱清见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随即颤抖着声音说道:“见了皇帝老子,我有点慌张呢!”

闻言,毛主席笑着说道:“老熟人,老朋友,随便一点,怕么子?再说,如今还有什么皇帝老子,皇帝老子也是人嘛!”

毛主席的这一席话让李漱清、邹普勋顿时轻松了起来,在大家都坐下后,毛主席随即向李漱清、邹普勋问起了过去的事儿,期间,李漱清、邹普勋你一言,我一语,把知道的情况都和盘托出,毛主席也越听越有兴致。

李漱清还向毛主席说到1927年湖南军阀派出一个连的兵力来挖毛主席祖坟,最终被韶山党支部巧妙保护一事,毛主席说道:“何键叫做没办法,打不赢就挖坟。”

随后,毛主席邀请他们二人一同吃饭后,又聊了一会儿,便命人把他们送了回去。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又派人把李漱清、邹普勋接去共进午餐,席间还有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老师张干、罗元鲲,叙谈中,毛主席把自己的老师介绍给自己的孩子说:“你们平时讲你们的老师怎么好,在座的这几位都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很好啊!‘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我这颗‘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老师的‘三春晖’呢。”

饭后,毛主席陪李漱清等人参观中南海、中央大礼堂,并将客人引入电影室观剧,因李漱清耳朵不好,毛主席还特意派秘书田家英坐在他身旁为他解说。

在李漱清在北京居住的那段日子里,毛主席不仅命人陪李漱清游览京津名胜,还让他参加了国庆庆典,与此同时,毛主席还派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给他检查身体,最后,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给李漱清等人购买了呢子大衣、被服等礼物。

不久后,李漱清、邹普勋告别毛主席,回到了故乡韶山。

作为烈士家属和毛主席的老师,李漱清一直受到毛主席很高的礼遇,在李漱清回到韶山后,毛主席还曾多次给他写信,在信中,毛主席多次嘱咐他一定要保重身体。

为照顾好李漱清的生活,1952年11月,湖南相关部门安排他担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实际上李漱清除整理必要史料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安度晚年。

1957年2月,李漱清因病在韶山冲逝世,享年83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详说官
历史详说官
欢迎大家关注历史详说官
467文章数 119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