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选择安宁河?探访四川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背后的故事

0
分享至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328公里的安宁河缓缓流淌,南北纵伸,连接四川省凉山州与攀枝花11县市,灌溉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千百年来,安宁河沿岸人民依水而居、引水灌溉,将安宁河谷平原培育成攀西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工业、农业从河流两岸发展,汉、彝、傈僳等民族在此共生,而安宁河却逐渐难堪重负,流域保护亟待提上日程。

2023年8月、9月,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和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当地《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草案)》(三审)。目前,该《条例》已按程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四川省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工作迎来最后节点。

作为“千河之省”的四川,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为何选择安宁河?初秋时节,封面新闻记者探访安宁河流域多个点位,追溯立法之源与背后的故事。

何以安宁河?

两地共建更高水平“天府第二粮仓”

安宁河谷平原将打造成天府第二粮仓 图据西昌市委宣传部

视觉升入万米高空,穿过大凉山绵延的山脉。作为雅砻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的安宁河,从凉山州冕宁县东小相岭记牌山出发,曲曲折折一路向南,流域连通凉山州冕宁、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喜德、盐源8个县市,以及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流域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

“母亲河”哺育下,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应运而生,这里也成为攀西地区资源和经济最富饶的地方。2022年,凉山州安宁河流域8县市经济总量达1597.25亿元,占全州总量的76.7%。

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工业、农业不断发展,安宁河流域季节性缺水、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乱排等问题逐渐出现。

米易县蔬菜水稻现代农业园区

在源头冕宁县附近,清澈的安宁河水奔流而下,但随着凉山州境内50余条支流汇入,外加全年旱雨季水量变化大,流经米易县湾丘乡乌龟石电站处时水质已较为浑浊。保证上下游水质、水量问题,亟待解决。

时代发展给予攀西地区更重的使命,202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将安宁河流域打造成“天府第二粮仓”。水,成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米易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

“上游水质管控好了,地处下游的米易就能享有更多的水质福利,水量也会得到提升。我们就能更好推广粮经复合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米易县副县长侯锋,站在攀枝花市米易县蔬菜水稻现代农业园区的观察点上,反复强调着水的重要性。

意识到水质保护必要性的,不只是下游的攀枝花。

早在1997年,凉山州就制定实施“邛海保护条例”,2008年制定实施“水资源管理条例”,2022年制定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长期以来,凉山州出台多个条例,在为安宁河流域水域治理“下苦功”。

德昌县安宁河昔街大桥断面监测点监测仪器

政策筑基,措施作保。在凉山州德昌县的安宁河昔街大桥断面监测点,铅镉锌铜等13个实时指标构成严格的监测指标网络,将流域水况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虽然在认识层面达成统一,但两市州并未系统地在保护机制的诸多细则上达成一致,长期存在的“一河多治”局面,安宁河逐渐暴露出的问题,让攀凉两地意识到解决并不能“单打独斗”。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2022年12月28日,攀枝花、凉山两地人大常委会签署加强安宁河流域共同保护协同立法合作协议,协同立法的序幕正式拉开。

“独唱变合唱”

“1+1+1”模式助力两地协奏交响曲

安宁河谷平原 图据西昌市委宣传部

纵观对安宁河流域的保护,攀、凉两地的合作早已有了苗头。

2018年,攀枝花市与凉山州签订《凉山州—攀枝花市金沙江、雅砻江及安宁河流域联防联控框架协议》。2022年8月19日,攀枝花市米易县生态环境局、凉山州会理市生态环境局、凉山州德昌县生态环境局三方共同签订了《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框架协议》,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互通机制等六个方面约定联防联控工作内容。

翻开现有法规和政策文件,虽然针对安宁河保护内容诸多,但多侧重于保护安宁河的单一方面,并未对流域的河、湖、林、草做到一体化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更是对安宁河流域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立法迫在眉睫。

如何协同立法?攀、凉两地急需一个参照,两地人大常委会将目光投向了云、贵、川交界的赤水河。

2021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起同步实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赤水河流域保护协同立法经验作例,攀、凉两地推动流域协同立法工作思路逐渐明晰。两地总结出“作出一个决定、签署一个协议、制定一个法规的‘1+1+1’”模式,为开展协同立法提供了方法论。

2022年3月,攀、凉两地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立法前调研;8月同时公布《关于加强安宁河流域共同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12月28日,两地人大常委会签署加强安宁河流域共同保护协同立法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协同立法序幕。

2023年开年之后,协同立法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两地于3月、4月、7月召开了三次安宁河流域协同立法联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完成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三次统稿工作。

历经大半年冲刺,协同立法工作迎来最后关头,8月30日、9月5日,攀、凉两地人大常委会会议分别通过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草案(三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作为四川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迎来最后节点。“我们这次站在推动安宁河流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的广度来综合谋划,希望把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制定成一部保护环境、促进发展、普惠民生的好法规。”凉山州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徐合军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
封面传媒旗下封面新闻
244140文章数 8762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