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退休政策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不过同样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却参差不齐。近期就有网友提到,同样缴纳15年养老保险,有的人养老金达到3000元,自己却只有980元,这是怎么回事?相差也太大了吧?是不是哪里算错了?我们来解读一下。
首先,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加快,各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都是统一的,并不会因为退休身份差异等等会有所区别。之所以在缴费年限一样的情况下,养老金水平相差较大,跟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以及所在地也有关。
先给大家看看网上的一组数据,在缴费年限15年、缴费档次60%的情况下,西藏养老金可以达到2868元,而河南只有896元,低于900元,如下图,仅供大家参考(注意这里的数据可能与实际金额有所出入,不过也能反映不同地方的待遇水平):
来自网上数据,仅供参考
可以看到,在不同地方退休,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或养老金计发基数存在差异,同样按60%档次缴费,有的可以达到将近3000元,有的却达不到900元。比如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海今年达到了12183元,黑龙江今年只有6430元,相差了将近2倍。如果缴费档次更高,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
我们以上海为例,如果缴纳15年养老保险,按照150%档次缴费,60岁退休,那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预计达到18万元左右,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等于12183*(1+1.5)/2*15*1%=228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18万/139=1295元,加起来的养老金可以达到2284+1295=3579元,高于3000元。
即便是按照最低60%档次缴费,在上海也是可以达到2000元以上的。要知道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上海至少可以领取1400元,说明上海的养老金待遇整体比较高。
但是如果按照最低档次缴费,所在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又不高,且退休年龄又比较早,那么养老金确实会比较低。
假设一位吉林退休人员,按照60%档次缴纳15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4.2万元左右,55岁退休,我们来看看养老金有多少。2022年吉林江源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663元,假设今年为5900元。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等于5900*(1+0.6)/2*15*1%=70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4.2万/170=247元,加起来的养老金可以达到708+247=955元,低于1000元。
综上所述
缴费年限15年,由于每个人的缴费水平以及所在地并不一样,拿到手的养老金也完全不同,如果按照比较高的档次缴费、且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或养老金计发基数较高,养老金达到3000元以上也是有可能的。而如果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又比较低、个人的退休年龄还比较早,那么拿到的养老金可能就难以达到1000元了。因此,同样缴费15年,有的人养老金3000元,有的只有980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