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哈素海航空飞行嘉年华正式开幕,中航文创制作的“白帝”战斗机模型在现身机场后迅速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款模型以其惊艳的外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这是自2022年珠海航展以来,“白帝”战机第二次在公开场合中亮相。尽管作为参展商多次强调这只是集团下属的一个名为《南天门计划》的文创项目衍生产物,但由于“白帝”战机的设定相对完善以及气动布局十分接近现实机型的,一系列因素使得不少普通人相信,“白帝”就是解放军正在研发的六代机方案之一。“白帝”战机的设计参考了国际先进战斗机的技术,采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超高的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集成航电系统等先进技术,可执行多种任务,包括空中优势、对地攻击、侦察和反舰攻击等。
那么问题来了,南天门计划和白帝战机是否只是纯粹的幻想?
就白帝战机的性能设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过于野心勃勃的目标。根据中航文创的设定,白帝战机是一种空天战斗机,具有单级入轨的能力,可以在外层空间长时间飞行,并搭载了离子武器。航空航天领域是人类科技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领域,但目前人类在这个领域上的技术水平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级入轨”指标,目前也没有实用的飞行器能够做到。虽然中国的腾云工程在升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旧没有超出大气层的范围。而美国的罗克韦尔X-30项目在理论上具备单级入轨能力,但该项目早在1993年就被取消了,距今已有30年的时间。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技术水平也将会不断得到提升和突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将会克服各种技术难关,实现更高级别的航天器设计和入轨能力的突破。
类似地,尽管人类已经能够使用一些航天设备在外层空间中实现长时间飞行,但这些设备大多是航天飞船、空间站等大型设备。它们的大小有的甚至比战斗机还要大,远远不足以满足所谓的作战需求。另外,白帝战机配备离子武器的设定有些过于科幻。虽然离子武器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未来武器类型,但这种基于“物质等离子态”概念的武器所需要的技术远远超出了科幻作家们当时的想象。等离子态是一种不同于固、液和气三种常见物质形态的第四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和高“能量性”。其中高能量性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形式。这就导致了等离子体在常规环境中很容易消散。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技术,等离子体就无法被可靠地制造出来,因为它很可能在发射前就不可靠地消散了。即使它被制造出来了,也可能无法被发射,因为它的能量状态并不稳定。因此,等离子体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物质,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研究和控制。
氢弹的典型例子就是它产生的核火球。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火球并不是火球,而是一种高温等离子体。现阶段,人类拥有技术约束等离子体的能力,但这些技术仅存在于可控核聚变实验室中,处于实验室阶段,并且需要等离子体激发处于可控状态。要真正将等离子武器从科幻变成现实,人类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白帝战机还设有两种独特的武器系统。其一是一种超音速巡航发动机,可使其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6马赫,具有1小时飞抵全球任何区域的能力。其二是一种独特的内置武器舱设计,可安装多种空对空、空对地武器系统,如空对空导弹、炸弹、火箭等。这些武器系统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选择和操作,提高了战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白帝战机采用的天鹅头气动布局并不适合高超音速飞行。
虽然这种布局在低速和中速飞行方面表现良好,但当速度达到高超音速时,会出现空气动力学不稳定和飞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这种设计仅仅是作为一种过渡方案,供初步测试和评估使用。在实际作战中,我们更依赖于先进的气动设计和飞行控制系统,以确保战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即使白帝战机的性能设定已经超越了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仍然可以分解这些性能指标并尝试实现它们。中国的爆轰发动机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虽然其理论速度尚未达到16马赫,但飞行速度达到9马赫还是没有问题的。在航天领域,虽然中国的腾云工程尚未达到完全阶段的单级入轨能力,但我们仍然可以采用背负式的形式,让轨道器利用超高空飞行器在临近卡门线的高度实现高空单级入轨。在中美两国正在积极展开第六代战斗机研发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在新一代高超音速战斗机领域的研发工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款第六代机项目的具体性能指标和研发进展情况,但考虑到中国已经成功服役了JF-22高超音速风洞,以及在此之前的东风-17和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研制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高超音速战斗机研发上与美国并没有明显的技术差距。实际上,两国之间处于齐头并进的状态。中国已经开始了高超音速风洞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中国还积极发展与高超音速相关的技术,包括高超音速推进系统、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为实现中国在高超音速战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美国在高超音速战斗机领域也有着相应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进展。美国在高超音速推进系统、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等方面也有着多年的技术研究和经验,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途径。
因此,尽管两国在某些方面的高超音速战斗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否认两国在技术上是处于齐头并进的状态中。综上所述,中国与美国在高超音速战斗机研发上并没有拉开明显的技术差距,两国实际上处于齐头并进的状态中。随着高超音速战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着两国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果。我们自己的“X-37B”空天飞机已经在多年的飞行任务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外层空间飞行经验。只要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后续的航天飞机设计上,就可以实现航天员在外层空间进行长时间飞行的目标。可以得出结论,白帝战机虽然是一个科幻文创作品,但它的设定是建立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之上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设定甚至是文创人员基于中国近年来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解放军未来战斗机的性能指标进行合理想象的结果。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