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滇池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晋城街道梁王村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依托紧邻昆明主城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干群齐心做好滇池治理保护、合力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净美”的华丽蜕变。
加强生态修复 扮靓滇池沿岸
梁王村原是滇池南岸的一个小渔村,群众靠捕鱼为生,直到上世纪末,随着滇池治理压力加大,渔民由捕鱼转向种植大棚蔬菜和花卉为主。但蔬菜花卉的种植,也给滇池流域带来一定的面源污染。
对于梁王村来说,要修复生态,留住绿水青山,首先要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变大水大肥的低端种植模式。按照晋宁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2022年梁王村开始着手退棚还田工作。村组党员干部率先拆除自家的低端大棚,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历时半年终于顺利拆除梁王村滇池临湖一侧430余亩低端大棚。之后,村组干部又带领群众种植水稻等作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滇池临村一侧水质逐步变好。
整治人居环境 提升村庄“颜值”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近年来,梁王村盖起了许多新楼房,但村庄规划杂乱、道路狭窄,雨污管网、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滞后,村内私搭乱建、污水乱排乱放等问题突出。为改变村庄脏乱差,2022年,梁王村抓住滇池沿岸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机会,实施村内道路改造、垃圾清理、公厕改造、房屋风貌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及小广场建设等工程,先后拆除临违建筑80余处、2000余平方米。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村庄排污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全部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再外排;制定网格化管理机制,长效管理环境卫生,实现了家家户户门前屋外干净整洁。
通过整村改造提升,梁王村建造了具有本村特色——“忽纳寨”元素的入村牌坊和文化小广场,突出梁王村的忠孝文化内涵。同时,统一房屋外观为清灰色,铺设了青石板路面,使村庄整体“颜值”大幅提升。此外,梁王村还打造了滇池沿线荷塘景观,让大观楼长联中“三春杨柳、九夏芙蓉”之景得以再现,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打卡拍照。
厚植文明乡风 共建幸福乡村
梁王村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等内容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引导村民崇德向善。先后组织参与“晋宁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深入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累计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晋宁好人”等20余人,创建最美庭院6户。
与此同时,梁王村还修订村规民约,列出“红十条”“黑十条”,每月对群众“门前三包”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并将其与群众的年终分红挂钩。今年以来,有3户家庭列入红榜。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今的梁王村,村风民风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更有精气神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利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