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3月10日,旧日本帝国海军确定,马上建筑的最上级重巡洋舰4号舰为熊野号,舰名取自流经奈良、三重县等地的熊野川。4月5日,该舰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开工,1936年10月15日,熊野号下水开始舾装,次年10月31日竣工服役。该舰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还有些建树,后来光剩下挨揍了,本文聊一聊熊野号的故事。
熊野号
最上级重巡洋舰共4艘,起初是为了避开军备条约限制而建筑的轻巡洋舰,1937年条约失效,才改成重巡洋舰,排水量由11200吨增加到12400吨。4号舰熊野号编制930人,全长200.6米,宽20.2米,吃水6.9米;主机功率152000马力,最高航速35节,续航力7463海里/14节;熊野号防护水平一般,水线带装甲厚60-100毫米,甲板装甲厚35毫米,指挥塔装甲厚50-10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只有25毫米。
熊野号重巡洋舰主武器为10门60倍径203毫米舰炮,副火力为127毫米舰炮8门,近战武器为25毫米机关炮8门,13毫米高射机枪4挺;另外还配置4座3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3架水上侦察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熊野号和另外3艘最上级战舰组成了第七战队,参加了马来半岛攻略作战。1942年2月28日,在巴达维亚海战中,熊野号与其它姊妹舰,共同击沉了美军休斯顿号重巡洋舰和澳大利亚珀斯号轻巡洋舰。
包括熊野号在内的第七战队随后转战印度洋,对同盟国运输船进行了突击战,并取得了一些战果。1942年4月,熊野号回到本土休整,5月4日启航准备参加中途岛作战。6月上旬,中途岛战争日军惨败,熊野号回国待命,到8月编入第三舰队再次出征,担任航空母舰护卫任务。1943年7月20日,熊野号从拉包尔前往寇隆班加途中,遭到美军鱼雷攻击机的突击,右舷后部中雷1枚,在侥幸逃回拉包尔应急维修后,又返回本土修理。
1943年9月4日,熊野号在吴海军工厂完成修理作业,返回太平洋战场。此时日军已经是日暮西山,处处被动挨打,熊野号参加的几次作战行动均以失败告终。1944年10月,熊野号担任第七战队旗舰,在10月25日萨摩岛海战中,被美军驱赶舰约翰斯顿号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舰首,造成首部断裂,熊野号只好以12节的速度慢慢返航。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该舰经过菲律宾圣贝纳迪诺海峡时,又遭到美军飞机扫射,幸好损失不大。
10月26日,熊野号在经过多罗岛南部时,再次遭到美军飞机攻击,这次舰桥下部和烟囱附近命中3枚炸弹,烟囱被炸烂,航速又降为10节。在到达马尼拉后,熊野号进行修理,后来牵强投入作战,但是该舰航速只能提升到15节。1944年11月5日,熊野号与青叶号两艘重巡洋舰及数艘海防舰,护卫6艘货船从马尼拉启航向北。
6日,行经菲律宾圣塔克路兹时,遭到美军潜艇突击,熊野号舰首与动力室各中1枚鱼雷,这次彻底失去动力,该舰只好由货船拖入圣塔克鲁兹紧急抢修,但是,经过十多天的维修,熊野号航速只能复原到6节。
1944年11月25日,30余架美机轰炸圣塔克鲁兹,这次熊野号重巡洋舰在灾难逃,身中4枚炸弹、5枚鱼雷,在一连串的爆炸中沉入大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