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的每一天都是行摄匆匆早出晚归,到达蒂罗尔州的奥茨山谷时已是傍晚时分。据说明天将有最惊险刺激的旅程,向导特意来到我们住的Explorer酒店,讲解注意事项并让大家自行选择惊险组还是平安组。看了向导展示的视频我才知道,行前说的惊险刺激的瀑布穿越原来是Ferrata,也就是这几年在国内很流行的飞拉达。
蒂罗尔州(Tirol)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是欧洲最受欢迎四季皆宜的户外运动胜地,也被称为阿尔卑斯的心脏。早上五点多,我例行晨跑10KM打卡,见到了一队队起的比我还早的骑行者,见到了露营地里架着卫星电视接收装置的房车,后来咨询了欧洲露营老司机景曦大师才知道,有些露营者在营地一待就是几个月,其中很多都是保持着看电视老派爱好的长者。吃过早饭,向导来到酒店带领我们走路前往Stuibenfall瀑布,距离不远,有一大段都是我晨跑的路线。路上还遇到了几十个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森林徒步的幼儿园小朋友,奥地利的徒步人群果然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
路上向导还提及这条叫奥茨的山谷曾经发现过一个木乃伊,冰人奥茨!突然想起上大学时曾在一本叫《海外星云》的文摘类杂志关注追踪过相关内容,曾是世界年度最著名的考古发现,没想到时隔几十年又能时空重逢。以下介绍文字修改摘录于维基百科。
1991年9月来自德国的徒步者西蒙夫妇在附近的冰雪中发现一具遗体,他们以为这是遭遇意外的现代人并报警,当局把冰人送往因斯布鲁克化验,发现冰人竟来自5300年前,是迄今最古老的木乃伊,因发现于奥茨山谷所以被命名为冰人奥茨。鉴定小组进行详细的化验,包括检查、X光、量度及年代测定,对内脏及身体组织作微细检查: “冰人奥茨”死时大约45岁,身高1.65m,体重50公斤,穿38码的鞋子,而花粉、尘粒及牙齿珐琅质的分析结果中得知冰人的童年时代于现今意大利北部居住,后迁往原居地以北大约50公里的地方。
检查内脏器官时发现肺部相当黑,推测应是常常吸入营火的烟。经过分析冰人消化系统的残留物质,其中包含两餐,其中一餐在死前八小时曾吃过羱羊和红鹿的肉以及谷类、根茎类和水果。两餐都包含了精制过的小麦麸皮,推测极可能是食用了面包。花粉研究显示较早食用的一餐是在中海拔地带的针叶林中吃的。而最后一餐中包含了小麦以及豆类的花粉,应该是在人工种植的田间食用的。另外发现完好无缺的欧洲穗子榆花粉,保存良好,显示奥茨死时应是春季。有趣的是小麦是在夏末收割,另外发现的黑刺莓花粉是秋季才会出现,推测这些食物是前一年保存下来的。
头发的分析结果发现含高量的铜及砷粒子,由于冰人携带着一把高纯度(99.7%)铜斧,科学家推断他曾参与铜的精炼作业。经过研究其胫骨、股骨以及骨盆,科学家断定他需要在山岳地带长距离行走,然而这并不是红铜时代大多数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推定他是一位高海拔的牧羊人。
冰人消化系统中有鞭虫以及其他肠道寄生虫。其右肋骨有三或四支断裂,应是死后遭冰雪掩埋压碎的。经过研究显示冰人在死前半年曾生病过三次,最后的一次是在死前两星期。冰人一侧肩膊被一枚箭头深深刺入,双手、双腕及胸膛也有不少伤痕,显示曾与敌人打斗,并负伤逃走,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血液样本色素显示冰人的伤口曾流血达18小时。身上有多处纹身,左腕刺有两颗穗子,膝盖上刺有一个十字,背部刺有十条直线。部分纹身位置与中医针灸学说的穴位相应,这些穴位可以作治疗消化系统寄生虫及骨骼退化等疾病,而这正是冰人所患的疾病。除武器外,冰人还携带了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在衣着方面,他穿着草织袍子及皮背心,而防水鞋子则以熊和鹿皮制造。
就在我还沉醉于对冰人奥茨的无限回忆之时,向导已经开始分发头盔、安全带了。我们到达今天飞拉达的起点,一条湍急的小溪旁,此前我曾经在儿子的陪同下练习了几个月的攀岩和抱石,我成了队伍中第一个吃螃蟹者,身形矫健的瑜伽练习者芭芭拉紧随其后。飞拉达的第一段就是脚踩单根钢索过河,虽然有安全带的保护,但是脚踩细细的晃动的钢索向前挪动还是挺考验心脏承受力的,惊险组的伙伴表现都不错顺利过了河。
接下来就是大岩壁攀登,不是横移,就是垂直攀爬,有一段是接近90度的大直壁还带有点小屋檐,对胆量和体力都是不小的挑战。和高难度的自然岩壁攀爬不同,飞拉达全路段都有钢筋打制的脚点和手点,不是特别严重的恐高症患者,稍微有点体力大部分都能完成。来到一个自然形成的遮风挡雨凹槽处,向导神秘兮兮的打开了一个有盖的金属盒子。他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留言本递给了我,翻看了下五花八门的文字写了一大本唯独没有汉字。我认真的写下了第一条中文留言:攀爬至此,我们拥有了雄鹰的视角,鸟瞰大美阿尔卑斯群山!
后面还有一个终极关卡等我们去完成,飞瀑勇渡铁索寒!又是一条细细的钢索湮没在飞溅的瀑布激流之上,钢索很滑,经常踩不稳,完成此关,方得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通关后,有小伙伴不停的感叹:唉呀妈呀,吓的把尿不湿都尿湿了!此时再俯瞰群山,纵横起伏,成岭成峰,天高云淡,苍翠欲滴。近处飞瀑击石,溅花泄玉,千万年的水石相搏,居然水击石穿,形成一座鬼斧神工的石拱桥。
真没想到,人生第一次体验飞拉达,居然是在阿尔卑斯,用网红的惯用句式就是:居然触及了飞拉达的天花板。前几天的阿尔卑斯徒步算是横向探索,这次飞拉达体验,让我们垂直触摸了阿尔卑斯,纵横交错,其乐无穷。
好戏还在后头,越过瀑布,攀至山巅,接下来还有10KM的高山草甸和林间徒步。行走高山草甸是最惬意的,起伏不大,信马由缰,游目骋怀。茁壮成长的草,恣意开放的花,偶尔还有远处的村落和尖顶教堂作为点缀,人与自然,和谐而美好。一花一世界,如果我是一个人在这里徒步,那就先不走了,躺倒草地上,以一株花草的姿态,享受和风、雨露和阳光,吸收天地灵气,不知能否延年益寿?
奥地利的徒步路线,不仅仅有着完善的指示系统,还有发达的公共交通,有准时的乡间巴士把徒步者送往各个村镇和步道入口,我们这个20人的徒步团走走停停拍拍,错过了时间,向导还特意打电话让巴士等了我们几分钟。一辆不大的小巴上第一次塞满了这么多中国人,让巴士司机和其他乘客都很好奇。其实中国也有着众多的徒步爱好者,只是他们极少来到这里,不知道何时才能让当地人对来自中国的徒步者不再大惊小怪。
徒步结束大巴又把我们送到了几千米外的Aqua Dome,这是修建在阿尔卑斯山谷里的一个温泉洗浴中心。室内室外有着众多泡池和完善的餐饮、放松空间。承蒙博大精深的中华洗浴文化,这些年我在中国各地体验过不少温泉,温泉处处有,但是阿尔卑斯山间温泉却不可多得,幻想雪季之时,在雪场爽滑几日,能在白雪皑皑的群山怀中来一个温泉浴,该是多么惬意的人生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