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故宫70多口井,为什么里面的水却没人敢喝?知道原因你也不会喝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人类史上惊人的伟大杰作。

故宫里除了住着皇室众人,还有其他太监宫女无数。要保障这么多人口的生活,它里面的设计也会不简单。

据统计,故宫里面有大大小小70多口井,但这些井水却不是用来喝的。为何没人敢喝故宫井里的水?了解过后也许你就能理解了。

一、辉煌的紫禁城

故宫一共住过24位帝王,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到2020年的时候,正好是故宫600岁的生日,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见证了太多的兴衰变化。

要梳理故宫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元代。忽必烈时元朝决定定都北京,元大都在建都的过程中就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周代形制,这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到了明朝时候,一开始国都是设立在了南京,但后来为了更好的控制政权,守住北方,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于是,明朝便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开始修建宫殿,这也就是紫禁城。清朝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后便继续使用该地作为皇宫,清初的三代皇帝不断对紫禁城进行恢复、修改和增建,才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致模样。

最后一位居住在紫荆城的皇帝便是宣统皇帝溥仪,在他退位后,紫荆城也不再是皇家私有的建筑。

1925年,紫禁城经过改造,成了一座博物馆,改称“故宫”,意为“旧时的皇宫”,它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个民众都可以进去观览了解,而不再是一座“禁城”。

通过这座建筑,我们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古代帝王生活的点滴。回顾这段历史,甚至能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就比如,为了保障皇宫的用水,故宫内是设计了70多口井的,但这些井水却无人饮用。皇室中人所使用的饮用水,大多都得从20公里外的玉泉山运来的。

皇室中人为什么要这样舍近求远?究竟这些井水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二、不适合饮用的水源

一般皇室成员包括皇帝在内,都是常年久居在宫中的,他们很少出门,伺候他们的人也是一样,也就是说这么一大家子人,都得长时间的待在紫禁城中。

为了保障生活用水,就必须在各处打井。井水不仅可以食用,日常洗衣、打扫等都离不开它。遇到“走水”的情况,还得有充足的水源去灭火。

像这样的古代建筑,在设计之初就会充分考虑到水资源问题,只不过皇家之人更加讲究,这样的井水他们并不愿意喝,而是要不惜耗费人力物力从远处运送来泉水。

皇帝的饮食由专门的御膳房处理,御膳房所用的水不会来自故宫里的井水,而是从玉泉山上运来的。

因为玉泉山的水质更好,喝起来更加清甜,乾隆时期就规定,每日要派两支车队前往取水。这些泉水便是专门用来烹调、煮茶等用的。

可以说,皇室成员用泉水,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皇宫中有很多的人供主子们驱使,所以在他们看来专门从远处运泉水来使用也不是个事。

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紫禁城内的井水并不干净,至少在吃喝方面,它的水质是不合格的。

其实这也与皇宫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整个紫荆城占地72万平方米,有着70多座大宫殿和9000多间房屋,体谅相当之大。

这里每宫住的人都不少,主子奴才加起来数量也很多,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会制造的日常排泄物也不少,久而久之地下水源都会受影响。

井水也是地下水源的一环,在皇宫这个体系中,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紫荆城里的井水用来擦洗等还可以,用来饮用就不行了。

三、宫斗的牺牲品

另外,除了水质不达标,一些在皇宫生活过的人也透露,这些井水不能碰,还因为里面可能被下毒了。

一口井固定在一个地方,哪些人会使用它大致也都可以推算出。如果有心人想利用这点,就会通过井水下毒铲除异己。

这在后宫之中也是常见的手段,有人暗下毒手,试图通过饮用水毒杀他人。

而地下水也都是相通的,一个井被下了毒,其他的井水也会受牵连,久而久之这些井水就没人敢去饮用了。

后宫的争斗从来也不会停止,下毒还是一种暗中做坏的手段,有的人是直接被处置,活生生的人就被推到井里给淹死了。

珍妃

著名的“珍妃井”就有这么一段历史,珍妃原本是光绪帝的宠妃,但她活泼大胆的行为却为慈禧所不满,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趁乱便处置了珍妃。

珍妃被投入一口井中,上面还再覆盖上石头,没有人敢去救她,她也就成了井下的一个亡魂。

直到第二年,珍妃的家人才被允许去打捞起她的尸体,珍妃后来被安置到了皇宫北侧的怀远堂,那里设有吊唁的灵堂,现在也是故宫的一处著名景点。

像珍妃这样的“受害者”在后宫之中并不会少,慈禧会选择这种方式了结她,也说明这种手段在后宫之中是很常见的。

一些人得罪了宫中的权贵,就会被这样无声无息的了结。后宫之中人口众多,偶尔消失一两个也不会有人发现,一些偏僻角落的古井也是少有人靠近,等到被人发现,早已成为一具尸体。

皇宫里的人会对井水有恐惧之情也是可以理解了,因为谁也不想一低头就看到井水里有死人,死过人的井也自然不大敢用了。

有些嫔妃受不了皇宫内的生活,还会选择自杀,投井自杀也是常见的一种手段。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故宫虽然有70多口井,但保不齐每口井都有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让人不寒而栗,渐渐地也就鲜少人敢靠近这些井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脸都不要了!随着独行侠18分惨败,全场产生六大不可思议!

脸都不要了!随着独行侠18分惨败,全场产生六大不可思议!

排球评论员
2024-06-07 16:53:33
大陆中止让利后,台当局突然迎来外援,赖清德总算抓到救命稻草?

大陆中止让利后,台当局突然迎来外援,赖清德总算抓到救命稻草?

莫将离
2024-06-06 22:43:33
性生活对女性的好处

性生活对女性的好处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5-27 21:19:06
著名演员田雨:和汤唯分手,娶女演员王玥生俩女儿,人到中年爆红

著名演员田雨:和汤唯分手,娶女演员王玥生俩女儿,人到中年爆红

虞先森
2024-06-06 21:16:51
没有颠覆性变革,小修小补的政策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三大难题

没有颠覆性变革,小修小补的政策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三大难题

火星宏观
2024-06-06 06:30:02
刚刚!山东2024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刚刚!山东2024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17:40:48
“友情炮”,现在的人真会玩

“友情炮”,现在的人真会玩

星辰故事屋
2024-06-06 11:40:43
原来这么多工作需要保密!网友:儿子跟同学说他在监狱里长大的!

原来这么多工作需要保密!网友:儿子跟同学说他在监狱里长大的!

蜗牛壳里
2024-06-06 15:11:08
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四川一地级市精简编制,有部门额外精简

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四川一地级市精简编制,有部门额外精简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7 21:25:48
三个“脚印”再次让美国登月惨遭打脸

三个“脚印”再次让美国登月惨遭打脸

莫将离
2024-06-06 22:45:43
顶流女星养小鬼被反噬,被迫陪睡?

顶流女星养小鬼被反噬,被迫陪睡?

万小刀
2024-06-07 13:14:38
五旬老汉十年间染指村里25名女性,上到50下到15,只因抓住弱点

五旬老汉十年间染指村里25名女性,上到50下到15,只因抓住弱点

历史八卦社
2024-05-19 18:01:45
张兰撕开大S真面目:抢救不是因为生孩子!汪小菲的爆料被证实

张兰撕开大S真面目:抢救不是因为生孩子!汪小菲的爆料被证实

娱乐贴士站
2024-06-07 18:12:46
做过夜场的女人,一辈子三观都有问题吗?网友:有些味道经久不散

做过夜场的女人,一辈子三观都有问题吗?网友:有些味道经久不散

一件情深的事
2024-06-06 19:49:50
军火巨头纷纷入台,赖清德态度大变,下死命令,不愿再对大陆手软

军火巨头纷纷入台,赖清德态度大变,下死命令,不愿再对大陆手软

千里持剑
2024-06-04 15:29:05
高考首回考生因迟到被拒入考场知情人称:9点开始考试他记错时间

高考首回考生因迟到被拒入考场知情人称:9点开始考试他记错时间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23:47:48
粑粑抹脸、拖鞋抽胸、下体拔毛…女主播PK究竟多没底线?

粑粑抹脸、拖鞋抽胸、下体拔毛…女主播PK究竟多没底线?

灰产圈
2024-06-08 00:09:55
胡明轩换发型!金色板寸头造型抢眼 连续两年赴美特训

胡明轩换发型!金色板寸头造型抢眼 连续两年赴美特训

篮板英雄联盟
2024-06-08 00:17:24
皇马3名球员入选西班牙本届欧洲杯大名单,上届无一入选

皇马3名球员入选西班牙本届欧洲杯大名单,上届无一入选

懂球帝
2024-06-07 19:28:14
《雪中悍刀行2》宣发!!原班人马多数回归,唯有青鸟成遗憾

《雪中悍刀行2》宣发!!原班人马多数回归,唯有青鸟成遗憾

你怎么这么好笑
2024-06-08 03:37:44
2024-06-08 13:24:49
古今浅谈
古今浅谈
95后历史学者,欢迎讨论和交流
147文章数 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多个城市二手房下限跌破1000元每平 有保姆拥有2套房

头条要闻

多个城市二手房下限跌破1000元每平 有保姆拥有2套房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魅族 20 系列手机 Flyme AIOS 内测招募 6 月 11 日开启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FE的发布时间被提前披露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