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死后把骨灰放进气球,飘向天空爆炸,日本人葬礼真会玩

0
分享至

把骨灰送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论最奇葩的葬礼,还得是日本。

土葬、海葬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不走寻常路的“气球葬礼”,突然火了。

日本奇葩葬礼

日本有一家专门提供“气球葬礼”服务的公司,名字叫“Balloon Kobo”。

这家公司深耕气球行业四十多年,他们主要业务就是送死者上天。

具体操作很简单。

将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填充到气球中,再加入氢气,当亲朋好友围着气球做完最后的道别,便放开牵着的绳子:走你!

气球放飞后,随着风飘向天空。

据Balloon Kobo介绍,气球飞到50公里的高空,会受低压高温的影响膨胀爆炸,骨灰也随之散落在空中,不留痕迹。

当然,究竟会不会落入大海,或者不小心漂洋过海洒落在某个幸运儿头上,这就只有那位死者本人知道了。

按照Balloon Kobo的说法,气球采用的是可降解材料,人体遗骸主要的成分是磷酸钙,不会污染环境。

目前,日本各地使用气球葬礼服务的已经高达300次,还有100人进行了提前预订。

别看是个稀罕物,还带点挫骨扬灰的味道,但“气球葬礼”确实受到了日本人的追捧。

价格也很便宜,费用只需要2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相比于其他葬礼,气球葬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丧葬形式了。

日本人是“死”的高兴了,但中国网友忍不住开启嘲讽技能了。

仔细一想,地上核废水,天上飘骨灰,这可真是“人间天堂”啊!

一个气球葬就连连称奇了,那你还是不懂日本人奇思妙想的下限。

如果有人对气球飞升的高度不满意,还可以坐火箭上天安葬。

具体操作是将逝者的骨灰装入一个铝合金容器中,搭乘火箭飞翔外太空,燃料用尽后铝合金容器会穿过大气层,燃烧过程中形成一道宛如流星的“尾巴”划过天际,这个就叫“流星葬”。

如果你觉得火箭还不够炫酷,那就选择VVIP服务——坐人造卫星环游太空。

将骨灰装进特制的胶囊里,搭乘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数年。

每个骨灰胶囊都有编号,发射升空后能准确追踪定位,地上的家属能通过app看到逝者的所在位置。

以后孩子再问起爷爷去了哪里,父母就能拿出追踪app说爷爷真的真的在天上。

据说这种丧葬叫做“宇宙葬”,价格从30万到百万日元不等。

看着很贵,但要和日本传统葬礼的花费比起来,已经便宜多了。

仅2021年,日本平均葬礼支出就高达110万日元,占日本人平均年薪的1/4,这还不包括香火钱等额外费用。

疫情前的日本葬礼通常花费约300万日元,相当于欧美葬礼支出的3至4倍。

没有钱都不敢死,相比于动辄百万日元的传统葬礼,气球葬和宇宙葬这类新型葬礼形式,实在很划算了。

日本葬礼的尴尬境地

那为什么日本传统葬礼,这么贵呢?

这背后,其实也是气球葬这类新型葬礼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首先,日本人面临“无地可葬”的无奈局面。

前面提到的Balloon Kobo公司,收到客户最多的请求,都是因为没有埋葬地点,导致不知道将遗体存放在哪里。

日本国土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们的云南省,但总人口却有1.26亿,地少人多的现实,再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日本墓葬用地越来越紧张。

供不应求下,一座高级墓地要九百万日元,约合45万元人民币,普通人根本死不起。

再加上日本传统的葬礼,因为宗教原因,大部分都会在寺庙中举行,请高僧诵经就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

但日本给僧人的香火钱非常不透明,一名高僧平均能获得约20万日元的报酬。

紧张的用地和葬礼各个环节的巨大成本,让日本人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了无限的葬礼形式,不少“平替墓地”被广泛使用。

比如树葬,一种在树木和花草下埋葬遗骨的自然葬。

目前日本有550个这样的墓园,市场火爆。

日本千叶县甚至推出了带有蓝牙功能的“共享墓地”

墓碑中间设有一块电子屏,祭奠者手持带有蓝牙功能的“证件”,激活电子墓碑后,屏幕上会显示逝者的信息。

共享墓碑节约了土地资源,价格仅要29万日元。

除此之外,日本还有钻石葬、冰葬等选择,相较于传统丧葬,这些新模式不是节省空间,就是降低成本,颇受死者家属欢迎。

其次,日本还面临“无人祭奠”的尴尬现实。

平均寿命长、生育率低的日本,在2006年就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

2022年,日本死亡人数超过156万人,创二战以来最高值。

与2021年相比,日本2022年的死亡人口增加了12万9000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一年相比,80岁以上的死者增加了10万9000人,约为增加总人数的85%。

当80岁以上的老人过世,子女也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

对他们来说,承办一场完整盛大的传统葬礼,是非常耗时耗力的。

像“气球葬”这样的仪式,显然更简单方便。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平均每年的死亡人数近140万。

预计到2025年,每3个日本人里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日本一家民间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每年日本大约会有27000人孤独地死去。

再加上日本少子化的背景,以后有没有子女给你操办葬礼都不好说。

孤独终老、无人祭奠、没钱死不起,“气球葬礼”不过是日本人寻求体面老去的无奈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为什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会被高温炙烤,飞出地球时却没有?

半解智士
2025-11-01 18:47:03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极目新闻
2025-11-01 20:33:53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霹雳炮
2025-10-31 19:34:39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可乐谈情感
2025-10-30 12:59:13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3-4!日本女单全军覆没:张本美和惜败王艺迪,四强诞生韩国两人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5:05:05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加拿大总理深知中国实力,远比特鲁多更能认清局面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2 05:50:51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谁在歌颂颜色革命?

抽屉电影2018
2025-10-30 08:25:03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女子开车撞死家暴丈夫”,当晚发生了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1 20:23:5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1 09:22:17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左堤路小车神
2023-11-22 19:55:20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上海楼市冰火三重天,上海待售二手房从99600套减少到96205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3:06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炉,陈熠遭淘汰,国乒仅剩王艺迪

世间一分钟
2025-11-02 05:06:10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混血儿演活中国知青!鲁诺这“愣头青”太圈粉,德国爸基因真亮眼

晓帝爱八卦
2025-10-31 17:52:18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2025-11-02 07:07:00
奇闻挖掘姬 incentive-icons
奇闻挖掘姬
挖得不狠,人设不稳!
1177文章数 8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馆藏文物超10万件 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亲子要闻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能感受 领域 感激,不接受的只是方法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