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写:荣膺亚洲行业大奖,背后是什么?

0
分享至

中国联通和中国通信业做对了什么?

16天前,6月28日,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3 MWC上海)开幕式上,2023亚洲移动大奖隆重揭晓,中国联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烈宏荣膺2023年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这是疫情之后、复苏之际,在中国举办的信息通信产业最大国际盛会上颁发的唯一最高奖,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中国联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烈宏荣膺2023年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这是疫情之后、复苏之际,在中国举办的信息通信产业最大国际盛会上颁发的唯一最高奖。

这个重要安排,GSMA事前并没有透露。据接近中国联通人士透露,在GSMA会长葛瑞德、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现场揭晓上述奖项结果之前, 中国联通工作人员和获奖者刘烈宏本人 并不知晓 。

对发展与创新的肯定

据了解,GSMA亚洲移动大奖(AMO)始于2006年,是亚洲地区通信行业极负盛名的奖项,旨在认可、表彰那些努力通过互联互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个人、团队、组织与合作项目。

与每年一度的GLOMO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以及MWC(巴塞罗那)主席奖一样,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是一项由GSMA独立评选的奖项,属于获奖者的个人荣誉。GSMA官方信息显示,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为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鼓励大胆的想法、强有力的实施、做出真正的改变和影响。该奖项是一个志向的灯塔,它认可的是那些为亚洲人民、企业和社会提升移动通信价值和福利、在亚洲地区产业发展获取积极成果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变革者

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旨在表彰那些为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鼓励大胆的想法、强有力的实施、做出真正的改变和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吴金希表示,过去几年,中国数字经济大发展,中国联通在其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贡献,中国联通获得这个奖实至名归。中国联通获奖也和中国大市场分不开。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消费者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接受程度高,所以这个奖也是颁给中国人的、颁给中国数字经济的、颁给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赵中新认为,近年来,中国联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将“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作为主责主业,全面发力数字经济主航道

5G中国创新百人会秘书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张泽轩表示,刘烈宏获此殊荣,实至名归。在刘烈宏带领下,中国联通全面升级公司战略,勇当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充分展现中国基础运营商的能力与担当。

野村综研数字化总监陶旭骏指出,中国联通在过去的一两年间,在公众市场整体饱和的情况下,在政企市场通过ICT、数字化,获得新的市场增长点,为整个行业证明了切实可行的数字化市场道路,为运营商的从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转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能力服务商,提供了成功实践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 刘烈宏在ICT行业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担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职务期间,刘烈宏在推动针对移动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扩大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担任中国联通董事长之后,刘烈宏推动了中国联通向数字化先锋的转型,集连接、计算、大数据、应用和安全多方面协同发展,此举为中国联通超越传统电信业务、加速新价值主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然,GSMA将2023年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颁发给刘烈宏,不仅是表彰他个人对通信行业发展的贡献,也是对中国通信业奋力数字经济大航道、开辟数字化服务新境界的肯定

强基固本

把“网络差一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网络质量是运营商发展之根。坚持“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不断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中国运营商已经建成全球覆盖最大的5G精品网络,而中国联通是这张精品网络的主要建设者之一

2019年9月,中国联通在获得5G商用牌照三个月之后,与中国电信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在全球首开5G共建共享先河。2021年,中国联通在2021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发布新定位、新战略,在中国运营商中首次提出“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其中“大联接”为五大主责主业之首

在这次会议上,刘烈宏强调做深大联接,联通数字世界,持续深耕5G精品网、千兆宽带精品网、政企精品网和物联网,为数字经济提供“第一联接通道”。

事实上,刘烈宏在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之前,担任工信部副部长期间,就将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在三大运营商2021年工作会议、全国5G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推动提升北京地区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刘烈宏多次强调,加强5G网络覆盖,持续打造高质量5G精品网络。刘烈宏还主持召开5G终端座谈会、互联网企业5G技术应用发展座谈会、5G应用座谈会等专题产业链交流会,推动产业链共舞5G市场,共赢5G发展。

斯寒指出,刘烈宏在此期间牵头制定了2021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为中国5G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全球领先的5G垂直应用,促进了5G在制造、开采、港口等关键领域的先进应用。

而在2022年初召开的中国联通2022年工作会议上,刘烈宏第一次以中国联通董事长的身份再次明确将网络建设列为2022年的七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更强决心建设精品网络,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目标明确,“撸起袖子加油干”。2022年,中国联通迎来了5G网络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之年。据统计,当年中国联通新增5G基站31万站,新增900MHz基站17万站,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96%,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而2022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联通精品网络建设“5G科目”的第一次大考。

经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一战,中国联通5G大考为中国运营商赢得高分。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各项通信保障任务,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 托马斯·巴赫 、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以及海内外多家媒体接连“点赞”。在2022年4月8日召开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联通荣获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集体奖。经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一战,中国联通5G大考为中国运营商赢得高分。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感谢信(左),OBS通信总监Mario Reis手写春联称赞联通5G(右)

高质量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仅是中国联通提升网络服务品质的验证案例。2021年以来,中国联通5G网络覆盖水平、网络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可用基站数 占到全球30%左右,建成全球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同时,中国联通还积极推进5G900MHz低频打底网建设,以及700MHz共享网络的现网商用测试。

赵中新认为,中国联通始终把加强精品网络建设作为事关战略全局的基础工程,聚焦“四张精品网”建设,下大力气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网络底座

在2022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刘烈宏指出,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中国联通的网越来越好了”,对联通网络的点赞也多了起来,反映联通网络质量的投诉下降了40%。

中国联通战略的第一句话就是“强基固本”,指 的就是“强网络之基,固服务之本”。刘烈宏指出,这是联通坚定不移实施新战略的基石所在,也是联通坚定不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2023年,中国联通将坚决当好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数字底座的大国“顶梁柱”。刘烈宏强调,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将坚持适度超前、以建促用、建用结合,坚定不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打造5G、千兆宽带、政企、算力四张精品网,坚决把过去部分区域“网络差一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

毫无疑问,中国联通近两年夯实网络基础的努力,为运营商在数字时代构筑数字基础设施树立了良好样本 。

全面赋能

以5G应用规模化助力数字中国

建好网不是目的,用好网才是关键。随着5G网络持续完善,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正在成为全行业共同探索的课题。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中国联通累计打造1.9万个5G规模化应用项目,为5G应用在个人市场、行业市场加速落地与成熟运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面向个人市场,中国联通先后推出5G消息、5G新通话、视频彩铃、联通云盘等5G创新应用。特别是5G新通话自推出之后便不断升级,融合AI、数字人、AR/VR等元宇宙创新能力,为用户带来语音与视频一体、现实与虚拟互动、通信与元宇宙融合的全新体验。此外,视频彩铃让内容更个性、场景更丰富、功能更多元,为客户带来不一样的通话新体验;联通云盘,除了满足基础存储功能外,更结合云网一体的安全接入,可提供多终端、多应用的数据备份与智能服务。

对于个人市场的未来持续发展,中国联通也定下了新目标。在2023 MWC上海的一个主题论坛上,刘烈宏强调,中国联通将丰富To C和To H的5G杀手级应用,加快5G-Advanced万兆体验商用,充分满足裸眼3D、VR/AR等信息消费多样需求,合力攻克5G多媒体消息规模商用的难题,努力为用户带来5G消息良好体验,推动传统通信业务升级与创新。

面向行业市场,中国联通重点发力5G+工业互联网,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工具箱”。截至目前,中国联通累计落地9000多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装上“数字引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插上“数字翅膀”,为产业经济运行的精准分析、科学施策打造“数字大脑”。

随着数字化交付服务能力的生长 ,中国联通“第二曲线”业务 持续攀升。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达705亿元,较2021年增长28.6%,较2020年增长了65.1%,成绩十分亮眼。

赵中新认为,在5G应用创新方面,中国联通持续深化落实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和“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坚持自主创新,深度挖掘5G行业应用需求,构建5G行业应用新生态,推动5G融合应用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旗帜鲜明地 以“军团”形式,积极推进行业数字化服务交付落地,以“一体化能力聚合”让客户享用到“国家队”的优质产品,以“一体化运营服务”让客户享用到“贴身式”的便捷服务。6月27日,中国联通在已有9个行业十大“军团”19家产业互联网公司的基础上,又新成立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智慧仓储物流、智慧轻工、智慧农业、智慧海洋、智慧教育7个行业8大“军团”,增设9家产业互联网公司,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数字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与此同时,刘烈宏高度重视大数据。早在2021年,时任工信部副部长的刘烈宏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应把握好当前大数据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更好的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

而到任中国联通董事长之后,刘烈宏将大数据作为联通五大主责主业和“第二曲线”重要业务之一持续推进。他指出,中国联通要进一步充分发挥通信大数据优势,提升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融合能力,为数字经济打造“‘联通数据’第一服务”。

2022年,中国联通大数据创新应用行动计划快速推进,服务数字政府的“大数据”能力全面提升。据介绍,中国联通连续15年为中央级电子政务骨干网提供高质量服务,累计承建15个部委大数据平台、12个省级大数据平台,积极服务全国31省份数字政府建设。中国联通还创新大数据产品体系,推出“格物”设备管理平台、“资治”政务大数据平台、“同舟”企业数字化使能平台等活大数据,赋智数字能力。

在做强做优做大“第二曲线”的同时,作为两地上市企业,中国联通一改过去通信业沿用25年的传统数据披露模式,创新月度数据范式,把5G行业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作为重要经营数据,每月自愿披露,充分体现了联通对5G行业应用的重视,也把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注意力引向5G赋能实体经济上。

在刘烈宏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7个月之后的2022年3月,中国联通率先改变了月度运营数据模型,披露了4组7个运营数据,其中大部分为以往未曾披露的新增数据,打破过往只公布单一个人用户增长规模的行业惯例,为业界所关注。从只公布天花板市场的反映用户争夺战的用户数,到披露反映质量发展四组数据的改变,直接折射了中国联通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发展5G,中国联通始终聚焦应用、面向未来。刘烈宏在2022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指出,中国联通将坚定不移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数字政府“选择联通”的第一服务,打造“5G+工业互联网”第一品牌,挺进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的第一梯队。2023年,中国联通将启动“5G点亮千座工厂”计划,打造1000个5G全连接工厂,同时加大力度推进“联通数村”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

如果说网络覆盖水平彰显了运营商提供信息通信基础服务的能力,那么行业数字化服务交付水平则体现了运营商奋楫数字经济长航道的创新能力。从中国联通近两年的成绩来看,数字化服务交付能力这份答卷,中国联通获得了高分,并以此为引领,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引领行业

重塑通信发展新范式

中国联通近两年来的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得益于自身的变革创新,也得益于中国大市场。当然,中国联通的发展,也不止于联通自身,而溢出到全行业。特别是近两年,运营商的新形象、新价值、新发展,通过运营商高级管理团队与投资人、与行业内外人士的持续交流、沟通,在更大范围获得新理解、新认知。

三大运营商都是上市企业,针对中国运营商长期以来在资本市场被低估”的情况,去年7月,中国联通协调各方,积极推动,在数字经济新阶段,协同联动其他运营商,组织三大运营商董事长历史性地与投资人面对面,主动面向投资人与资本市场,讲清中国运营商的数字经济“新故事”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电信行业,也不能简单再用延续几十年的用户增长等老指标、老模型来评估电信行业的新价值。电信行业正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全面升维。”刘烈宏在2022年7月举行的电信行业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上的讲话,引起了强烈反响。三大运营商董事长通过这次与投资人的集体交流,也清晰地反映了运营商跳出传统发展范式,携手数字经济“集体舞”的坚定共识。

A股“会师”后,三大运营商董事长首次同台对话投资人,“路演”数字经济。

不止于喊话资本市场 ,作为中国联通的董事长、通信产业链链长企业的负责人,刘烈宏积极为行业发声,推动行业发展。

就在2023 MWC上海的国际舞台上,刘烈宏提到了与人工智能的“行业三问”,即中国5G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中国运营商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中国运营商如何实现了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壮大。 对于这些问题,人工智能都做了积极的回答。 刘烈宏表示,人工智能通过公开信息学习得出这样的结论,充分说明中国运营商加速从传统运营商向拥抱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成效得到广泛认可

北京大学,刘烈宏站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的舞台上作致辞演讲,介绍了运营商助力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生动案例。

刘烈宏应邀出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并做致辞演讲。

复旦大学,刘烈宏介绍了中国联通逐步从传统运营商向拥抱数字经济的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情况,并总结了中国运营商转型过程中的四大特征。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上,刘烈宏呼吁行业携手共进,相互启迪,在人工智能新时代的舞台上加强研究、创新与合作,共同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

在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高峰论坛环节,刘烈宏就如何回答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结合企业实际,谈了几点思考。

在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论坛上,刘烈宏指出中国运营商三次转型走在世界前列,强调以云服务为基础的算力服务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刘烈宏宣传了中国联通的新变化、运营商的新形象、通信业的新发展,让更多阶层的人们认识乃至接受运营商数字经济新阶段下的全新变化和价值升维

而刘烈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的“运营商努力从传统电信公司向新型科技公司转变”的观点,也正在成为产业界关注的话题。在“时代集结号”中国联通七一主题党日暨国企开放日活动上,刘烈宏强调,中国联通坚持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致力于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2022年,中国联通在全年研发投入超过130亿元的基础上,又新增加10亿元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预算和3000万元的专项激励。成立中国联通科协,聘任16名院士作为科技委特聘专家。并对2022年获得行业和联通集团科技奖项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重奖。2023年,中国联通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将达到154亿元,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12亿元,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稳步增长。

中国运营商的科技力量和数字化服务交付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在资本市场上引起更大范围的反馈。2022年以来,三大运营商股价持续走向高位,中国联通A股股价最高冲上6.41元/股,创2019年9月以来的新高,中国移动A股股价一度站上107.61元/股的历史高位,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而在同期内,中国电信的股价和市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事实上,随着数字化服务交付能力的不断提升,运营商的盈利能力也在水涨船高。据财报,2022年,三大运营商营收入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总额达1698亿元,同比增长8.5%,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运营商业绩、股价齐升,说明电信行业的价值估值正在回归,也显现了行业发展的良好预期,“投资电信行业就是投资确定的未来”

一位产业链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作为信息通信行业央企,中国联通搭建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助力更多企业参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与行业实现共赢,为行业带来了更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吴金希教授指出,展望未来,数字经济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中国联通大有作为。庞大的中国是内需市场,中国联通如何挖掘这个数字市场,创造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业态、更好的商业模式,把14亿中国人的ToB/ToC提升到一个数字智能的新时代,中国联通和中国运营商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依照“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通信产业发展普遍规律,在5G网络逐步完善的当下,6G研发正当时,并正在驶入深水区。 在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论坛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加速信息技术赋能,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抢占未来发展新优势。

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中国联通高度重视以6G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发展,将持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提高科技创新力。

网络建设到应用消费,从个人市场到“第二曲线”,从业务创新到行业进步,中国联通协同中国运营商持续向前。荣膺国际大奖是对刘烈宏和中国联通为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对信息通信业更高质量发展的期许,将激励中国联通和新时代电信运营商笃定前行,履践致远,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指导:新文

采写:高超

采访支持:亮亮

制图:曙念

编辑、校对:高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
深度新闻、责任观点。
6113文章数 99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