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被毛主席称为“有经济眼光”的南浔人,无偿支持孙中山

分享至

张静江:花醉三千客,霜寒四十州

南浔,现在无疑是旅游热点了,它如一幅水墨画卷般展开在烟雨迷蒙的水乡,将江南的山水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你在她的面前流连忘返,不知家在何方。

人杰地灵相依相附,这里是“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不说古代有多少著名人物,即使是今天,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文人就多达八十多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还出了一位著名人物。他就是被孙中山称为“中华第一奇人”的张静江。

知道这个名字那是很早很早了,几乎在我没认识几个字的时候。那个时候除了《毛选》已没书可读了,我是在《毛选》第一卷中一篇文章下面的注释里,看见了这个名字,从此便没忘记过。

这并不是我从小便有历史方面的天赋,而是这是一个和我祖父同名同姓,一字不差的名字。注释字小亦很简单,大致记得说的是此人是个大财阀,支持蒋介石反共,其它还有什么内容就不记得了。

张静江,名人杰,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陈果夫称他为“党国理财第一人”。

张静江家资产巨大,家财达千万两以上。他从小最敬佩的人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尤其喜欢李清照那首颇有气质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此,他有意将名字取为“人杰”自勉。

他应该是个做生意的天才,在他21岁时,其父以银十万两为他捐得二品候补道衔。1902年任一等参赞,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

但他从小因病脚跛,行走不甚方便。作为一名残疾人当外交官可能不会有大的发展。当他看到法国市场上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珠宝等商品非常畅销,便弃官从商做起了生意。

他先是在巴黎创办了通运公司,后来又经营中国的绸缎、茶叶、瓷器、珠宝、书画等商品。搞起了进出口贸易。由于经营有方,赚了不少钱,成为中国人大赚法国钱的第一人,“获利之巨,无法估计”。

年轻的张静江,虽然人在生意场上,但心中却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理想。尤其是他看到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西方列强和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北京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后,他对清政府非常失望与痛恨,希望能找到一条救国的新道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