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本市实施方案,围绕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市各区、系统思研会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推动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形成了许多富有创新性、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去年,市思研会启动了全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评选,并报市委宣传部审定,评选出20个上海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案例,40个上海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市卫生系统思研会在去年上海市思研会启动的全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推荐的1个案例荣获上海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案例,推荐的3个案例荣获上海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品牌案例、优秀案例。
上海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案例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护抗疫叙事:凝聚广泛抗疫力量,融入医院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也是党联系人民、服务人民的重要窗口。作为医疗国家队,2020年,华山医院派出273位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是全国派出医务人员最多的医院。2022年上海疫情暴发,华山人闻令而动、数度成军,改造宝山院区为定点医院救治重症感染者,出征临港方舱医院、汇聚全国同道阻击疫情,坚守总院、虹桥院区,守护上海百姓健康。如何让医护人员在抗疫大考中所思所悟凝聚成医院、社会同心抗疫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动医院及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党和国家,是华山医院党委始终的关切。
1
医护抗疫叙事,点滴微光凝聚同心抗疫强大力量
医护抗疫抗疫叙事是指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讲述自己亲历事件与情感的重要表述。在武汉疫情关键时期,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教授一句“党员先上”用最朴实的讲述凝聚起全社会党员抗疫力量,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以及党组织、党员的精神力量与使命担当。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华山医院预备党员洪姝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在封控小区组建志愿者医疗队,守护8000名居民健康,真诚讲述打动社会,为抗疫期间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探索了新的形式。在华山医院牵头的临港方舱医院,93岁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漫如奶奶战胜疫情出舱,“大白”行军礼献花,充满家国情怀的医护讲述视频经网络传播为数亿观众所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定点医院内,武汉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熊杰护士长在日记中讲述“双向奔赴”的大爱,使举国上下同心抗疫的制度优势在具体而平凡的叙事中触达人心。
医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医护抗疫叙事不仅仅是讲述“我”之经历的形式,更是医护人员通过对抗疫实践中重要命题的展示及重要性的强调、记录时代并进行价值及意义构建的一种方式。基于此,两年多来,在院党委的支持、鼓励与推动下,华山医院医护人员开展了持续、生动的抗疫叙事实践,形成350余份叙事文本。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生动、鲜活又饱含高度政治、思想与行动自觉的抗疫叙事由医院医护个体叙事而来,在关键时刻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生动诠释抗疫策略、凝聚抗疫力量提供了最可信、生动的文本。院党委不断探索,使其成为医院党建与思政工作极为珍贵的思想资源与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
2
立体呈现抗疫全景,创新医院思政工作模式
强化党委核心作用。“党员先上”是华山医院的鲜明标识,也是武汉抗疫期间中国抗疫最突出的实践。3月26日,上海面临常态化防控后最为严峻挑战之时,华山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第一时间在支部书记群中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华山党员保持政治定力,向洪姝等先进学习,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防控工作第一线。医院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闻令而动,纷纷以“我带头”的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五带头”倡议,涌现了大量主动担当作为的抗疫事迹与叙事,为医院及上海抗击疫情注入强大底气与力量。
建立四维工作网络。医院党委依托74个党支部创新建立了“党委-党委职能部门-党支部-党员”四维工作网络。院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党委书记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党委职能部门分别对接总院及分院临床党支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抗疫临时党委、党支部等,对所有医护抗疫叙事进行梳理、挖掘及呈现;党支部及时关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支持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呈现所思所悟。四维工作网络深植党群中间,成为医院思政工作的阵地和纽带。
深挖丰富精神内涵。医院党委深挖医护叙事丰富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包括:①个体自身维度。展现出医务人员面临重大伦理问题时所做出的重要抉择、行动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②外部环境维度。使医护人员通过搜寻、表达有意义的经验与故事确信自己在环境中成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个体。③社会支持维度。让医护人员获得了人文关怀、社会陪伴、心理抚慰等在内的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
创新融合传播载体。基于内涵分析与挖掘,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呈现抗疫叙事全景,包括:①打造《华山人抗疫日记》“日更”品牌,成为特殊时期华山人的温暖陪伴。3月起,院党委宣传部以微信笔记形式推出《华山人抗疫日记》,每日刊载4-5篇华山人一线抗疫故事,让华山人了解战疫各条战线的工作。从3月至5月,《华山人抗疫日记》共计发行52期,新闻、日记等近200篇;8月以后,华山医疗队先后奔赴海南、新疆等地,医院以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为组织保障推出《华山人抗疫日记》第二季14期,以抗疫叙事实践凝聚医院力量。
②多点发力,构建抗疫叙事立体化宣传体系。以《华山人抗疫日记》为依托,院党委以高度政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对抗疫叙事进行传播分析,将鲜活、生动的叙事推送给主流媒体。与此同时,打通两个舆论场,充分利用短视频、微博等进行抗疫叙事传播,多个抗疫叙事主题获亿级点击,在感动社会的同时,也为医院及全社会抗疫营造良好的抗疫氛围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3
深挖医护抗疫叙事内涵,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贯彻公立医院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充分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政治内涵。疫情使得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并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背后,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及梳理,对今后公立医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为目标,充分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育人内涵。以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为目标,不断挖掘抗疫叙事中锤炼医护人员党性、提升专业训练、选拔年轻干部的元素,培养一批能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吃劲负重的岗位上堪当大任的人才队伍。
以为加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精神动力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传播疫情阻击战中涌现的真善美,有利于为打赢抗疫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国精神注入更多鲜明的时代内涵,也为推动医院文化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引领青年成长提供了鲜活内容和恒久教材。
以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发展内涵。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公立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医院应当将抗疫力量转变为发展力量,始终高举人道旗帜、主动承载国家战略、积极应人民期待,借助抗疫形成的医疗经验,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打造学科尖峰群,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以凝聚同心抗疫力量,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协同内涵。如何把抗疫斗争中收获的“革命友谊”与宝贵经验转化建设发展之路上的重要财富尤为重要。华山医院党委已牵头成立“红翼”跨区域党建协作网络,成为点燃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今后也将在党建互学、项目互联、成果互享等方面探索协作共建,不断挖掘医护抗疫叙事协同发展内涵。
4
构建医学叙事实践路径,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下一步,医院党委将对现有抗疫叙事进行进一步整理,并进行多维叙事与视角补充,形成思政工作文本素材与案例。同时,将以医护抗疫叙事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医学叙事的实践路径;此外,还将建立作为公民教育的医学叙事实践,通过叙事伦理与大众传播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在更大的社会维度上发掘、呈现医学叙事的生命意涵,为探寻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