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碧瓦朱甍”,开展!

0
分享至

5月31日

“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

江津传统庄园创作展

在区博物馆正式开展

一幅幅精彩的作品

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前来参观

本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免费向市民朋友开放

传统庄园是江津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符号,也是江津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次展览通过展出江津区传统庄园摄影、美术、诗词、书法作品以及庄园建筑构件及老家具等,展示出江津区对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珍贵文化遗产的决心。

▲展厅中的作品 记者 王茜 摄

本次展览分“匠心·光影”“匠心·彩韵”“匠心·墨香”三部分,共展出江津区传统庄园摄影作品29幅,写生创作美术作品32幅,诗词、书法作品27幅,以及部分庄园建筑构件及老家具、古建筑测绘线图等。

▲张涌作品《石龙门庄园》

▲漆晓勇作品《塘河廷重祠》

▲郑林创作并书写的《癸卯春日过龙塘庄园》

本次展览聚焦江津区传统庄园保护传承,致力于建立传统庄园保护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增强公众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市民文化自信,从而激发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到全区传统庄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展厅中的部分作品 记者 王茜 摄

展览现场,讲解员详细生动地为大家介绍了庄园基本情况及其背后的故事,前来观展的观众在心仪的作品前观赏品味、驻足拍摄,并纷纷表示,这些江津的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展现了江津传统庄园的风采,非常喜欢这样的艺术展现形式,让人更加热爱家乡了。

▲江津区传统庄园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现场 记者 王茜 摄

随后,我区还召开了江津区传统庄园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专家们分享了传统庄园保护利用的经验和观点,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区全面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坚持“不垮塌、不损毁、不改建”工作目标,按照“保护一批、收购一批、利用一批”工作思路,采取建立一个领导小组、组建一个专家委员会、梳理一个保护清单、编制一个专项利用规划、制定一个管理办法、出台一个实施方案、安排一批专项资金、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的“八个一”工作方法,探索传统庄园保护利用新机制新办法。

▲石龙门庄园 特约摄影 王勇毅 摄

▲南华宫 特约摄影 张新旗 摄

我区主要采取的工作举措包括十项,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并公布保护利用清单;二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与数字化保护并重;三是编制专项规划;四是加强国有和集体产权传统庄园保护利用,主要是对重点传统庄园进行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五是开展私人产权传统庄园抢险和收购工作;六是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主要是鼓励社会资本租赁闲置传统庄园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康养等经营性产业;七是积极打造特色精品项目,主要是策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八是丰富活化利用方式;九是严格行政审批程序;十是规范保护利用行为。

▲会龙庄 特约摄影 谭文奇 摄

我区传统庄园保护利用工作主要目标是,到2023年底,建立传统庄园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家委员会,出台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公布保护清单,编制专项规划,实施重点项目27项;到2027年,全区大量传统庄园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活化利用效果明显,形成传统庄园保护利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有效模式。

全媒体记者:王茜 王 明

实习记者:郭越宏

视频编辑:夏婷婷

编辑:傅婧 编审:胡德赛 李婉龄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津融媒
江津融媒
重庆市江津区权威媒体
7131文章数 29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