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林:架好桂滇黔连心桥 共建生态富民接边区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西林县是广西西大门,其马蚌镇与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接壤、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毗邻。近年来,西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以打好西林县沿省接边民族团结交流交融交往示范带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构建起桂滇黔接边地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大格局。

聚焦“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暨促进桂滇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活动”,分别举办了桂滇黔三省(区)六民族宣讲党的二十大、桂滇黔联合学党史、桂滇黔三月三山歌节、“石榴开花一家亲,桂滇黔接边地区青少年手拉手”等联学联谊主题活动,建成桂滇黔跨省(区)万亩油茶示范产业园,促进了桂滇黔接边区民族团结交流交融交往和谐发展。

强化“两个保障”,高位推动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开展。该县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调度日常民族团结工作,确保民族团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强化制度保障。西林县马蚌镇与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共同签订《桂滇黔跨省(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协议》《桂滇黔跨省(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增强桂滇黔跨省(区)接边区各民族群众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六个相互”民族团结理念,推动各民族群众团结友爱。在马蚌镇,桂滇黔接边地区群众同赶一条街、同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手牵手合唱团结欢歌,心连心共建和谐家园的发展局面。

做到“三个结合”,融入民族团结抓在经常化。该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确立了“生态立镇、林业强镇,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在马蚌镇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落实油茶“双千”计划,打造桂滇黔跨省区转产上岸万亩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园、千亩沃柑(柠檬)基地、牧草饲养百头牛场等绿色产业,夯实稳定了群众经济收入来源,民族经济稳步发展。该县注重农耕文明、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保护,建立八大河村民族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用品遗迹纪念馆;传承保护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传统村落”那岩古木寨古迹,传统民族手工艺织布和民族吉祥物“蛋笼”编织继续传承发扬,成立滇黔桂跨省(区)刺绣产业合作社党支部,开展布依族民族绣品工艺加工,搭建接边地区各族群众交往交融、增进情感的平台,营造了节庆文化同乐、民族文化同兴、精神家园共享的民族团结氛围。该县与桂滇黔接边乡镇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同出台《万峰湖保护条例》,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等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举办桂滇黔绿领人才培训班,专题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桂滇黔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心,共享发展之果。

抓好“四个深化”综合治理,夯实民族团结基础。该县深化桂滇黔治理协作机制,以区域联动、凝聚合力为主线,打破传统模式和地域界限,创建“党建网格+警格”治理模式,设立桂滇黔跨省(区)警务联动中心,联合开展社会维稳治理,将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深化“平安接边区”建设,深入开展接边区法治宣传、禁毒宣传、反邪教宣传、信访接访等活动,营造接边区团结和谐稳定社会治理氛围。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着力解决贺西高速公路建设征地补偿、群众来信来访等各类民族纠纷矛盾。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对桂滇黔接边村级网格员业务培训,接边区9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桂滇黔社会治理党支部,桂滇黔万峰湖水上联合党支部,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维护了三省区结合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促进桂滇黔跨省(区)“跨省跨江无界线、共同发展是一家”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局面。(黄燕群 王登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379301文章数 539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