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何容许钟伟在靠山屯一战多次抗命?其实二人在战前早有默契

分享至

一、狭路相逢勇者胜

1947年3月,国共双方在东北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通过实施大半年卓有成效的土地改革,从1946年5月撤离四平时的狼狈到1947年初的兵精粮足,现在林彪和他所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明显有些缓过劲来。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看到在松花江以北的林彪兵力逐渐壮大,自忖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民主联军、消灭北满解放区,便打算先拿实力较弱的南满解放区下手,等消灭了南满的萧劲光、陈云,再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收拾林彪。

但杜聿明每一次进攻南满,林彪都会立即出兵渡过松花江响应,连克数城,威胁长春,搞得国军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民主联军在北满发起的一系列进攻和在南满的防御战役,史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战。

由于在“二下江南”之战中陈明仁的国民党71军第87、88师表现嚣张,甚至追着民主联军的屁股过了松花江,3月8日,民主联军总部调集第1、2、6纵、独立第1师三下江南,打算消灭已经从松花江以北退回江南的这2个师。

8号早上10点,2纵5师开始渡江南下,下午4点,5师已经推进至三盛永附近,此时侦察兵报告,发现敌87师一部已逃向农安,于是全师立即南追,下午进至靠山屯以南地区。

晚上部队宿营的锅水还没烧热,5师师长钟伟就接到“东总”指令:5师应向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大房身前进,以便协助1纵包围和消灭大房身之敌。

民主联军部队行军

此时,5师的大致方位应当是在靠山屯西南的崔家窝棚一带,距离九台已经不远。

3月9日上午9点左右,5师的主力接近靠山屯,这时听见靠山屯方向有炮声,钟伟立即下令侦察连前往侦察,部队原地休息。

日头刚过中午,侦察连就扭来了几个俘虏的88师逃兵,师部通过审讯,获悉敌88师的主力还在靠山屯。

同时钟伟接到位置居前的14团报告,说靠山屯方向出现大批敌人步兵及车辆,看样子要向德惠方向撤退。

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5师党委立即开会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讨论的焦点就是:要不要继续执行民主联军总部下达的东进大房身的任务?

当时摆在5师面前的确实是两难的处境:如果继续东进,那么5师的队伍很快就会和从靠山屯南撤的敌人队伍迎头相撞。

既然相撞肯定就要开打,至于要打多久,打不打得赢,那还得打了才知道,但是打了之后时间就不受5师控制,是否能够按总部要求抵达大房身参战也就不能确定了。

大房身有敌人新30师一个团,5师去那里只是给1纵打配合。但是如果不执行总部的命令,很可能会破坏总部的全局部署,要是因为5师的一个轻举妄动影响了全局,耽误了战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渡过松花江的民主联军部队

因此,师部领导对于这个焦点问题分歧很大。

作为军事上负最后责任的师长,钟伟的意见起了关键作用,他认为这里有仗可打,坚决主张在这里打。他向众人断然表示:“这一仗必须打,如果打错了,我一个人负责!”

他一锤定音,会议就此结束,5师随即转入紧张备战中,全师3个团迅速展开,13团插向靠山屯以东,15团插向靠山屯西南,14团向南截住敌人退路。

5师充分发挥了“四快一慢”的作战原则,攻击准备工作做了9个小时,到下午4点左右,师部又接到民主联军总部电令,要求各部队向大房身方向前进。

原来,总部认为靠山屯此时的敌人有4个团,仅仅靠5师3个团不好打,而打大房身把握更大一些,便命令各部统一向大房身推进。

晚7点,5师师部第三次接到总部命令,要求5师立即行动,东进大房身,命令中指出,5师应当以堵截由德惠南逃之敌为主要任务。

显然,总部已经对这个呆在靠山屯迟迟不挪窝的钟伟感到困惑和不满了。

而这时,5师给国民党第88师准备的“惊喜”才刚刚开幕:

晚上9点,从靠山屯慌忙南撤的88师师部和“护驾”的一个营在靠山屯以南的姜家店突然遭到民主联军的伏击,在一片混乱中国民党军连对面杀来了多少人都不知道,队伍就被截成了几段,溃不成军。

在东北时期的陈明仁

其时,拦住敌去路的只有5师14团一个营,营长王扶之(1964年开国少将)不顾14团团长吴国璋(后任39军代军长,1951年在朝鲜牺牲)要求切断德惠靠山屯公路的命令,干脆往南直接杀到了敌人的必经退路上。

面对团里的命令和一线敌情,王扶之果断地说:“必须这样打,如果打错了,我个人负责!”

正是有什么将带什么兵,在关键时刻王扶之和他的上级钟伟一样,有担当,有魄力,但更重要的是有对战局的清醒认识!

暗夜里忽然枪炮齐发,杀声震天,早已成惊弓之鸟的国军像炸了群的鸭子一样四散逃窜,只招架了几个回合就被1营收拾得干干净净,师长韩增栋带着几个亲信仓皇逃窜。

姜家屯战斗1营歼敌320多人,1营自己伤亡70多人,靠山屯之战至此开始打响。

二、钟伟顶住压力包打靠山屯

就在1营姜家屯开打时,5师师部里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由于14团堵住了敌人逃往德惠的道路,吓得刚刚跑出来的敌军264团主力又缩回了靠山屯的永盛烧锅大院。

现在差不多1个多团的敌人躲在工事里不出来,围是围住了,但不好啃。5师从9日晚上开始打了一夜,到10日凌晨也没取得决定性战果。

也难怪5师一下子没打下来,敌人在永盛烧锅大院修建了近百个地堡,有迫击炮、60炮10余门、轻重机枪40余挺、冲锋枪60多支,火力很猛。

早在与262团的敌人遭遇时5师就已经打电报给总部,说在靠山屯已包围敌军262团约一个营,打算先歼灭这股敌人。

10日凌晨5点,总部接5师电报之后估计靠山屯之敌只有5个连,遂同意先解决靠山屯战斗,再向大房身靠拢。电报中提到“对所包围之敌望大胆歼灭之”。

林彪(右一)与罗荣桓(左一)、刘亚楼(左二)研究作战部署

到10日午后,总部连续三次来电催促,问为什么5师还没有抵达大房身的预定阵地,语气十分严峻。第三封电报中说“望立即向四马架方向前进,堵住敌人退路”。

这是因为按照总部的认知,5师3个团打国民党5个连应当不成问题,为何打了整晚都没有结束战斗,这让总部的林、罗、刘等十分不满,而且如果靠山屯打不下来,大房身的敌人又逃跑,就会导致战斗部署两头落空。

此时钟伟已是骑虎难下,由于5师各团全部展开,如果现在不打了有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要想把部队重新收拢起来,再赶到大房身去至少需要6个小时,那么等5师赶到大房身说不定仗早就打完了;

第二,现在我们已经把一个多团的敌人围在靠山屯,如果5师贸然转移,很有可能被敌人逮住机会反咬一口,得不偿失;

第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士们刚刚进入状态突然下令不打,那么士气一定会受影响,后面的仗就更难打了!

钟伟深知,5师两下江南都没捞着仗打,全师上下都盼望着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并有打胜仗的信心与坚决勇猛之精神,此乃军心可用,错过可惜!

钟伟毅然决定原作战决心不变,先解决当面之敌再说!

因此,钟伟没有理会总部的催促,而是随即调整部署,以13、15团包围进攻永盛烧锅大院,14团负责阻援。

民主联军总部那几位首长的性格师部参谋不是不知道,而钟伟当然更加清楚,林彪如果发火,自己的吃饭家伙可能要搬家。

10日下午,钟伟向民主联军总部发报:“我这里已经消灭敌人一个营,还抓了200多个俘虏,现在还有一个营没有消灭,又发现了一个团,脱不了身。”

这时候,师部作战参谋急告钟伟:敌87、88师已从德惠出发增援靠山屯,我师如不撤将两面受敌!

钟伟不惊反喜:顶着总部命令熬了一天,现在打大仗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立即给“东总”发报:敌71军2个师已出发增援靠山屯,我师决意在靠山屯拖住敌人,请速调1纵合围歼敌。

晚6点,林彪给5师回电,取消了原定的命钟伟前往大房身的计划,并要求5师立即查明敌情报告总部。

新四军时期的钟伟(左一)和苏振华等战友合影

林彪已经看到,战场上的形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一方面,在大房身的敌军已经被民主联军如此大规模的反攻吓得往南狂奔,歼敌的机会已经失去,再命令5师北上毫无必要;

另一方面,陈明仁竟然不舍得靠山屯的1个团而调动2个师来援,并试图打民主联军一闷棍,这无疑是消灭他的天赐良机。

现在战场的中心已经在靠山屯,不在大房身,能打好靠山屯这一仗,比原定的在大房身歼敌意义更大。

因此,晚8点林彪主动给钟伟发报打气:“望大胆坚决歼灭靠山屯之敌,不要顾虑增援,在德惠以东有我四个师,在发现大的增援时望可出动阻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