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键小事”承载“国之大者”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指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从“垃圾分类”到“生态文明”,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再次点明了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的重大意义。

曾几何时,由于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等,“垃圾成堆”“垃圾乱扔”成了饱受群众诟病的现象,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行垃圾分类不仅迫在眉睫,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实际上并不小,关乎“国之大者”。

小事之所以不小,正在于“关键”二字。一些看似“无关宏旨”的小事,往往折射出的是城市治理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和顽瘴痼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垃圾分类这项涉及很多“细枝末节”的工作,就关联着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典型性。

从前端看,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千企万岗,垃圾能否便利分类,投放成本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这一“新时尚”能否在投放主体中长久养成;从中端看,社区如何合理实施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如何借助技术升级等手段解决“邻避问题”等,都考验着基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甚至折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末端看,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置如何做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更是包含诸多环节、涉及诸多部门,需要不同方面齐心协力、整体协调、统筹推进,这就对打破城市治理的部门壁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涉及环节多、推进要求高、成效评价实,“关键小事”往往也是“关键难事”。但反过来看,正因如此,解决好这一类“小事”“难事”,就是突破各类系统性难题的重要抓手。如何正确看待垃圾分类的“小大之辩”,并因势利导,将问题意识转化为解题路径,这是对职能部门更大的考验。

上海不少社区,垃圾分类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支点。有些小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借由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把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社区治理的“水”就此活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工作也与“一网统管”衔接了起来,更好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甚至可以说,垃圾分类已成为观察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扇窗口。

从“关键小事”着手推动工作,应当成为很多工作的方法论。换言之,很多系统性的庞大工作,都需要找到微观的切入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牵住“牛鼻子”。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比如,在大兴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善用这一方法论。很多看似很宏大的调研主题,一开始可能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可以多找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作为切口,甚至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往往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答案所在。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善于以“关键小事”撬动“大事”,以解剖麻雀的精神,从小中见大,总结发现普遍规律,并将其转化为解决今后各类问题的经验和指引。从这个层面看,解决好这些“关键小事”,很可能就能事半功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71336文章数 12469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