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士光:刘少奇妻哥,卧底遇真爱,立功后,牺牲7年“亡妻”来寻

0
分享至

他是王光美的哥哥,刘少奇的妻哥。

他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学的优等生。

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以王新与王士光为原型的剧照

他叫王士光。

他与卧底妻子假戏真做,妻子牺牲7年,他拒绝再娶。

他立特等功登报后,牺牲7年“亡妻”突然来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王士光,他原名叫王光杰,是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的哥哥,王光美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加入我党,后来结识了刘少奇,与其结为夫妻。他曾是清华的优秀学生,就读于无线电专业,在清华读书时,他加入了我党,同时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天津组建我党的秘密电台。

因为王士光精通无线电技术,而且自己还曾组装过电台,建立我党的秘密电台,他是不二人选。

图|王士光兄妹合影,右为王光美

王士光也年纪尚轻,没有结婚,没有女朋友。组织上为了掩护他更好的工作,安排他与一位陌生女性假扮夫妻工作。

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大难题,他不仅没有女朋友,看到女生都会害羞。为此,组织领导还为他也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

与他假扮夫妻的女子叫王新,她出生于大连的一个望族,当年张学良检阅东北军队,陪阅人员就是王新的父亲。王新从小就接受了先进的教育,因为当时救亡图存思想掀起了热潮,王新在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也加入了我党。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王新向组织提出要去参加抗日斗争。但是组织上却根据她的关系网,派给了她另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与一位男同志结为“假夫妻”,其目的是掩护这位男同志的工作。

听到这个工作安排,王新愣住了,这对于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她无疑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男同志假扮夫妻开展工作,一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就开始忐忑起来。

组织领导姚依林知道王新的顾虑和担忧,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前,还给她做了心理建设,另外还委派了人协助她工作。

虽然是假扮夫妻,但是一想到也是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新就在心里默默的为自己打气。

为了让王新和王士光两人先熟悉起来,增加工作的默契,组织领导姚依林带着王新去烫了头发,穿上了从未穿过的旗袍,与王士光进行第一次见面。

初次见面,王新对王士光的印象是:邋遢颓废,不修边幅。

图|1938年做地下工作的王士光与王新

王士光看到王新的第一眼惊讶道:“这么小啊!”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姚依林在旁边打圆场说:“你们平时在穿着上注意下,要显得成熟,更像是夫妻。”

于是,王新在日后的工作中不再穿学生装,故意穿一些素色显老气的衣服。而王士光梳了一个整齐的发型,抹上了头油,穿起了西装,让自己看着像是一个体面而有妻的人。

就这样,两人在这栋小洋楼里展开了工作。

02

为了便于工作,组织上为他们在英租界租了一个三层的小洋楼,并找来一位红军家属和红军的孩子,扮作他们的婶婶和弟弟,“一家四口”就这样住进了小洋楼里。如此,四个人真像是温馨的四口之家。

王士光白天在洋商场同学开办的电料行当技师,主要工作是修理收音机。他一边工作一边收集组装电台需要的器材。而王新看似家庭主妇的生活,实则是在家帮助王士光整理情报资料。

傍晚,王士光回家时,看到王新在阳台上跳绳的身影,他便会坦然的回家。大家都不知道的是,这是他们之间的信号:只要王新在阳台跳绳,就说明一切安全。

为了让夫妻俩看上去更逼真,王士光回家后,会与王新在阳台一起亲昵的跳一会儿绳,再回到屋中。

晚饭后,王士光将会开启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他将电台伪装成收音机的样子,通过无线电台向我党传送情报,将收集到的敌方电台情报和敌占区的情况传送给组织。

图|天津秘密电台旧址

在王士光的影响下,王新也学会了发电报,二人越来越有默契。

有时候,王新也要挽着王士光的胳膊出去散步,让邻居也看到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但是回到卧室,两人各自睡在卧室的两张单人床上,中间还放有一张八仙桌。王士光还调侃说:“这张八仙桌是黄河呀!将我们隔到了两岸。”

因为是同志,再加上工作中的默契,两人越来越对彼此有了好感,感情也逐渐升温。为了工作,两人始终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一次,王新与王士光以为自己要暴露了,于是躲到了一个小旅馆,两人都争着要保护对方,而不顾身涉险境。

在这次危机渡过后,王新终于问王士光:“你是否有喜欢的姑娘?”

王士光脸一烫,他情不自禁的说:“我现在向你求婚,你会愿意嫁给我吗?”

幸福来得太突然,王新不禁娇羞的微微点着头。就这样,两人向组织申请,假戏真做,结为了真正的夫妻。

图|张学良检阅东北军

因为两人身份暴露的原因,他们婚后,被组织调离了天津,来到了平西革命根据地,王士光在根据地司令部担任无线电中队主任。而王新则在根据地开展妇女工作。两人在根据地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夫妻生活。

可好景不长,在1940年春天,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两人不得不跟随各自的部队转移,而这次转移中,王士光与王新失联,王士光四处打听,得到的消息却是:王新同志牺牲了。

这个消息对于王士光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他仍不肯死心,他隐隐觉得妻子王新还活在世上。

03

那个年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夫妻三年没有音讯,彼此可以重新成家。

在之后的工作中,有好几个女同志都对王士光表示好感,甚至向王士光表白,都被王士光拒绝了。

王士光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寻找妻子王新。

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王士光正在工作,突然有战士找到他说:“你夫人找你。”

王士光当时吓了一跳,他反问道:“我夫人找我。”

战士点点头说:“是,有位自称是你夫人的女子找你。”

王士光立即冲出屋子,当他再次看到王新时,他却愣在了原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王新笑着说:“你还是那么邋遢。”

王士光说:“你还是那么小。”

牺牲七年的“亡妻”居然回来了,这件事一时在部队传开了,震惊了整个部队。

原来,因为王士光将所有精力都投注到工作中,因他在工作中表现优异,被立了特等功,被授予“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登报通报表扬。

王新这么多年也在打听王士光的下落,当她在报纸上看到王士光被表彰后,她找到了他所在的部队。

七年时间,他未娶,她未嫁,他们彼此都坚信彼此还活在世上。

弘一法师在他的《晚晴集》中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只要信念在,总有被回应的一天。

王新和王士光在战乱年代,坚守真爱,初心不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来了团聚的一天,这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是多么的不易!

这次相聚后,两人再未分离。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也回归了寻常夫妻的生活。因为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两人更懂得彼此珍惜。

1994年,王新因骨折住进了医院,整个人瘦得不到35公斤,王士光变着花样为她做好吃的,帮助她恢复体力。

晚年的王新患上了老年忧郁症,王士光更是寸步不离。

王新喜欢鲜花,王士光便在院子里种了十多棵月季。女儿买来月季的品种只有两种颜色,王士光专门要求多加几种颜色。每隔几天,他都会剪下几株,送到王新面前。王新见到美丽的鲜花,病情也会有所好转,还会开心的笑。

图|王士光、王新与女儿

后来,王士光因患喉癌即将离开人世,他病重住院期间,还不忘叮嘱女儿:照顾妈妈。

王士光去世后,王新虽然状态也一直不好,但她唯一念叨的是:他一见我就说我小。

他们虽然都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红色精神永远延续,让他们的爱情之花永远绽放。

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因为有“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革命先辈们,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为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战斗,他们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或浪漫或壮烈,或感人或不朽。让我们通过王士光与王新的故事,重温革命年代的至纯至真的爱情,感受基于信仰的爱情,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者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黎庶文史
黎庶文史
趣读历史,深挖历史,爱好家族史
605文章数 39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