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育人新生态 第二届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成功举办

0
分享至

为进一步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5月13日,“第二届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华师中旭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等省市自治区5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与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为主题,聚焦社会主义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的创建。

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名家云集,共商育人大计

本次论坛由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长江教育研究院、旭辉教育研究院、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昭信教育研究院、课堂内外杂志社等全国十多家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和多名教育专家共同发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重庆市教委原主任黄政,新华社重庆分社社长李勇,重庆日报总编辑张永才,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重庆市妇联一级巡视员郎晓莉,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中国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杜术林,重庆两江新区教管中心主任曾珠,重庆两江新区康美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斌,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党工委书记吴鹏,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等专家领导,以及市教委、市妇联相关处室的领导,新华社重庆分社、重庆日报、北京教育学会、重庆教育学会,康美街道,新区教育局,教育研究院,天津滨海新区泰达文教集团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重庆各区县的校长、教师以及家长代表们参与了本次论坛。

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数字赋能,家校社政携手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表示,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用好育人资源,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指导和家庭活动。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社会要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指出,教育数据化是家校社共育的战略选择。他从信息技术革新的角度,讲述了华东师大教育集团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统一的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实效性的大数据支撑,让数据当家,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共同体。他表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要以更宏大的视野创新教育新生态,讲好共育真故事。“数字化赋能,家校社携手,戮力向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华师中旭学校是华师大体系中在西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学校紧扣信息时代的脉络,不断创新家校社共育的新途径,着力打造中国式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良好反馈。

重庆市妇联一级巡视员郎晓莉指出,市妇联、市教委切实履行家庭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携手相关部门紧扣家教共育其中要意,凝聚家校社协同发力,推动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家庭、家教指导服务体系,壮大专业指导服务队伍,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引导家长强化主体责任,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口子,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重庆市妇联一级巡视员郎晓莉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政府统筹,构建面向未来家校社育人新生态

重庆两江新区教管中心主任曾珠介绍到,两江新区充分发挥学校的杠杆作用,撬动丰富的家庭、社会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大力推动社会资源课程化建设,目前已建设了16个校外智慧劳育实践基地、45个校内外生态劳动实践基地,构建了新时代劳动的教育体系。同时新区大力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积极融入社会专业体育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建设和学生体育素质技能培训、培养,以此实现体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新区在每个学校都设有家校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一校一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新生态。

重庆两江新区教管中心主任曾珠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场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已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表示,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下一步,市教委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注重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家校社育人新生态。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60项家校社共育案例评选出炉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刘雅林代表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评审组,就第二届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评审工作进行了情况说明。他介绍到,2023年,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联合发布了《关于征集家校社阵协同育人的典型案例启示》,启示发出后得到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0个省市的典型案例500余份,经由重庆教育学会组织的专家组对收集到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评审,评出家校社共育案例一等奖作品10项、二等奖作品20项、三等奖作品30项。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刘雅林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从理念到课程,构建家校社共育新生态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以“新时代小先生行动”为题,从何谓“新时代小先生行动”,“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如何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并进,“新时代小先生行动”推进家校社协同并进的案例分享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小先生”的理念就是知识是即知即传,小孩子也可以教小孩子,甚至小孩子还可以教大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当代教育名家翟小宁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新生态重建”的主题报告中表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有站在山顶望星空的高度和格局,要更多推出从0到1的原创性、开创性成果。为此,我们要守正创新,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式课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依托建立新时代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合共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翟小宁(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陈珍国以“共育课程创构:从需求端到供给端的应答”为题,讲述了华师中旭学校“共育课程”的课程观和课程逻辑,介绍了以五大书院为载体,构建了面向未来百分百共育课程体系。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发言(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他表示,要站在需求端,让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回应学生的需求时,还要注意学生需求的引导。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供给力量统整起来,实现有序合规的供给、适度有效的供给、科学合理的供给。陈校长还对未来教育生态进行了展望,他认为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共育生态系统,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智能的支持,共育生态系统三大特征。

在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会旗交接仪式环节,在现场领导的见证下,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工委委员、教管中心曾珠主任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常委、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党工委吴鹏书记进行了会旗交接。吴鹏表示,明年是泰达教育30年,明年是第三届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三三见九,久久为功,期待2024年大家都能到天津泰达共叙友谊,共商这份长久的事业。

会旗交接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主旨报告结束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党工委书记吴鹏、重庆丰都县教育评估中心主任田静、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建华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等全国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校长、企业代表、家长代表一起,还分别就共育文化新策略,共育资源新机制,共育课程新样态、共育管理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校社共育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风、家训建设的相关话题,开展思想碰撞与交流,共同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出谋划策。(罗伟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71335文章数 12469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