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斗英雄杨育才,回国多年仅是副连长,毛主席得知后亲自给他升职

0
分享至

1964年8月,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新编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这段故事真可以说是惊心动魄,高潮迭起,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段传奇的战斗经历并非虚构,而是完完全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

毛主席看过这部戏之后赞叹不已,同时又问现场表演人员说:“这奇袭白虎团的功臣杨育才,现在在哪里?”

战斗英雄

可是听了毛主席的这个问题,大家全都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来。

因为当年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杨育才虽然立下大功,可回国之后,这么多的志愿军战士,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大家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杨育才现在去哪儿了。

于是,毛主席叮嘱说:“回去之后要查查看,别埋没了英雄。”

大家都想,这么一位英雄的话,回国之后应该早就升职了吧?

结果一查,还真是埋没了。原来,1964年,杨育才的职务依然还是个副连长,相比于他的功劳,这个职位确实是小了一些。

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也询问是怎么回事?

后来得知,第一是杨育才加入部队的时间比较晚,他原本是在阎锡山的部队里服役,1949年的时候才成为解放军战士,所以资历比较浅;

二来,杨育才的文化程度不够,基本上只有小学学历,所以也成为了一大影响因素。

再加上杨育才这个人平时的性格也是不争不抢,所以这么多年还是在济南军区担任副连长的职务。

毛主席一听,表示自己一定要给当年的英雄升职,随后还亲自接见了杨育才。

杨育才没想到,毛主席竟然还惦记着自己这一点小事,非常的感动,从此更加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放在心上,兢兢业业的为国效力了一辈子。

毛主席当时便对大家说:英雄不问出处,虽然杨育才看起来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是他当年能够创下奇袭白虎团的奇迹,就说明这个人有脑子又有勇气,因此一定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

毛主席的眼光果然没错,杨育才升职之后,由副连长一路变成了副师长,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带兵有方的将领,并且还带出了不少优秀的后辈,为部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也靠毛主席当年慧眼识珠,没有让人才真正的埋没。

智慧过人

其实从当年奇袭白虎团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杨育才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奇袭白虎团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和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以后。

虽然双方已经决定休战,可是南朝鲜的李承晚却非常的不服气,还叫嚣着要和中国志愿军打一仗,同时又派出了白虎团这样的王牌部队。

因此,志愿军认为应该给李承晚一个教训,否则他永远都不知道轻重。

而我军当时打击的重点,就是这个号称王牌部队的白虎团。

擒贼先擒王,只要灭了白虎团,南朝鲜部队的气焰就会垮下去一大半,这个任务被交到了以杨育才为代表的13名战士手上,他们组成了一个突袭小队,开始朝着白虎团的方向行进。

这个任务的难度决定了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所以在出发之前,杨育才便想到了主意,他找来了之前部队里所收藏的美军制服,让大家换上。

这13名战士都长得比较高大魁梧,穿上美军队的制服之后,在黑夜里看不清五官,就很容易让人认成美军部队,杨育才要用这种方式来迷惑南朝鲜的军队。

随后,在杨育才的带领之下,战士们开始一步步的靠近白虎团的驻地,一路上遭遇了不少拦截,但是都被杨育才机智的化解。

出发之前,杨育才已经和所有的战士们,将地形图仔细研究了一遍,并且明确了不要恋战,主要目的就是奇袭白虎团,其他的都不重要。

在半路上,杨育才他们抓住了一个南朝鲜的传令兵,从这个传令兵口中,杨育才知道了南朝鲜军队中的接头暗号,这下事情就更容易了。

人尽其才

不久,杨育才他们又接近了一个敌军的阵营。

当对方怀疑的时候,杨育才让一旁的翻译按照原来的计划,抢先一步上去,用英语质问他们暗号。

对方看到他们穿着美国军队制服,早就有些胆怯,再看这群“美国人”还主动问暗号,更加不敢怀疑,只是乖乖听话。就这样,他们又顺利通过了一处关卡,来到了白虎团的附近。

对于白虎团而言,这次战斗十分突然,当杨育才赶到的时候,白虎团的士兵还在外面喝酒聊天,根本不知道会发生战斗。

杨育才看到白虎团军队这样的状态,便知道事情有了九成的胜算,于是他立刻命令战士们对这些南朝鲜军队狠狠的打。

对方完全没有准备,有些人甚至连枪都没来得及拿就被打死了。

就这样短短十几分钟之内,我军就便击毙了敌人二百余人,而且我军没有一人伤亡。

随后,杨育才他们进入了白虎团指挥部,将白虎团的旗子解下来绑在腰上。下山去找上级汇报情况了。

这下杨育才等人,可是立下了一个大功劳。

南朝鲜军队一听说白虎团居然被全数歼灭了,连军旗都被志愿军拿走了,哪里还嚣张得起来?尤其是南朝鲜的普通士兵,更是不想继续打下去了。

杨育才回国之后,成为了战斗英雄,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表彰,但是他却并没有升官。

杨育才也并没有想这件事情,只觉得能够为军队服务,在什么职务上都很好。

如果不是毛主席想到的话,杨育才也就安安心心的当一辈子副连长了。

但是像杨育才这样的优秀人才,本来就不应该被忽略,他应该在更高的职位上,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

人才难得,毛主席正是懂得这道理,所以才要在茫茫人海之中再把杨育才找回来,让他承担更大的责任。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才是对英雄最大的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江山
文史江山
专注于历史领域创作!
2449文章数 199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