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破98%!蕃瓜弄旧改提速:告别厨卫共用,重建后“老邻居还是老邻居”

0
分享至

1960年代,蕃瓜弄居民庆祝旧改棚户区改造成功。 澎湃新闻 资料

“搬走的那一天,一定要在门口拍一张合照。”陈桦想。现在,她们一家五口人了,拍照的时候,孩子会站在最中间。

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她在这里拍了第一张照片。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一家四口,她和爸妈,还有奶奶。那时的蕃瓜弄,已经完成棚户区改造,是上海鼎鼎有名的“工人新村”。

1965年,她奶奶作为“三八红旗手”被分配到蕃瓜弄的“工人新村”居住。当年蕃瓜弄作为新旧社会对比的教材、“忆苦思甜”的教育基地,北面还特意保留了十八间窝棚。它们相连成片,远远望去像一条条卧在地面上的长虫,因此也被称为“滚地龙”。

解放前的蕃瓜弄小区 澎湃新闻 资料

改造成功后,工人新村里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澎湃新闻 资料

十八间“滚地龙”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拆除。彼时,上海站启用,闸北“不夜城”建设得如火如荼,曾名噪一时的蕃瓜弄“工人新村”又落寞了。

如今,走在蕃瓜弄小区内,60多年前的建筑,墙壁上已经有裂纹,共用的厨卫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每逢下雨天居民们还总有漏电的担忧。

直到2023年夏天,老街坊们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澎湃新闻记者从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获悉,截至5月15日晚9时许,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居民签约率突破98%,达到项目正式生效比例。这也意味着,今年静安区体量最大的“两旧”改造项目,将全面提速推进。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以后有独立厨卫

即使在上海生活多年,对年轻人来说,“蕃瓜弄”可能是个陌生的地名。

它位于上海火车站东侧、苏州河北岸,解放前曾是难民聚集地,人们居住在茅草搭建的简易棚户内,俗称“滚地龙”。上世纪60年代,蕃瓜弄作为全市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试点,建起有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那也是老闸北、乃至上海的地标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里已跟不上时代脚步,小区房屋结构不断老化,串层漏水、下水堵塞、电路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改善居住环境成为居民实打实的期待。

如今,蕃瓜弄居民1122证,户籍人口3482人,陈桦就是其中一位。

对她而言,拆除重建后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了成套的独立厨卫。“和邻居不搭边了,生活也自在了。”这些年,为了维护邻里关系,陈桦总是小心翼翼。

蕃瓜弄如今居民共用的套内厨房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蕃瓜弄小区的居民们大都三四户人合用一套厨卫,动不动就可能发生邻里矛盾,户均公摊面积仅为2平方米。陈桦家所在的套间是三户共用一套厨卫,她家在中间,是最大的一户,19.1平方米,住五口人。

邻居分别是一对老夫妻,和一位独居老太太。厨房很窄,仅容一人站立,两人便要侧身,所以三家总是交错开来做饭。

因为两家的老人都不吃辣,又觉得油烟大了伤肺,陈桦家总是火开得很小,尽量吃凉拌菜,只烧早上中午两顿,晚上热了午饭,便又能将就一餐。夏天,遇上孩子想吃小龙虾,不能用辣椒炝锅,一家人便会去外面饭店吃,算一次难得的奢侈。

蕃瓜弄如今居民共用的套内卫生间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75岁的石阿姨也很关心烧饭问题。

她邀请记者进家门看看,走入后可看到大约三平米不到的厨房内,一字排开了三个灶台,另一侧则是三个洗碗池。石阿姨说每逢饭点,三个炉灶同时开火,夏天的时候厨房就直接变成了蒸炉,而经年的油烟早已浸润了厨房的壁柜,用手触碰都粘腻不堪。

石阿姨的丈夫最为困扰的就是如厕,每天一早6、7点就得起床和隔壁的邻居抢厕所,“隔壁的年轻人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小时,我总是等啊等啊等到肚子疼都没出来。”

对居民来说,如厕、洗澡既是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题。

从陈桦记事起,共用马桶总是堵着,四十多年来年久失修,从奶奶、到父亲、到自己、再到女儿,一代代下来,已经习以为常了。家中先后换了五个痰盂盆,最初的一个是陶瓷的,用了十几年,直到她从蕃瓜弄小学毕业后才坏。每天早上,她都要往厨房的水沟里倒排泄物,那是家里唯一流通、不堵的地方。同时还要淘洗衣裳、蔬菜,因而总是“不太干净”。

小时候,家里用木桶接一桶热水,她就在房间里洗澡。等到了初中,里面洗澡不方便了,恰逢卫生间可以装淋浴头,她们家便自费装了一个。周围两户老人都一周洗一次澡。而因为自家人洗澡勤,分摊水费时,她们总是按六个人头算。“这样一来,邻居们就不会觉得吃亏了。”

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洗澡办法。今年70岁的周建华记得,小时候,都是家里烧好热水,混着凉的,手一探,估摸到差不多的温度,往身上浇。爸妈在两边,一人举浴巾,一人往身上泼,分三次。再上一次沐浴露,再泼一轮。水很快就泼完了,然后赶紧用浴巾裹住。三人合力,才能完完整整地洗一次澡。

“每次洗澡,淋浴喷头的水就透过墙渗出来。”今年65岁的王蔷和儿子住在对门。也因儿子房间紧挨着厕所,每逢有人洗澡,水就会渗到儿子房间里。因此,他房间墙角处总放着一个脸盆。每人洗完一次澡,他就出去倒一盆水。

重建后,如厕、洗澡都方便多了。

走之前,老邻居一定要再聚一次

“我们条件不比周边商品房差。而且重建后,老邻居还是老邻居。”在这里生活了57年的周建华说,重建后他们将原址搬回。和许多老居民一样,他对蕃瓜弄的感情很深。

陈桦记得,从前临近年关,家家都会在厨房的晾台上晒腊肉、咸鸡、咸鸭,等风吹干它们,就像等待过年的心情一样,回味悠长。等肉晒好了,爸妈就会拿去分给邻居,他们也会拿来肉圆、腊肠等自家的年货交换。吵吵闹闹、相互扶持,几十年下来,老邻居还是那群老邻居。

“等独门独户了,关起门来谁也不认得谁了。”陈桦欣喜之余还有些伤感。科技的发展并未完全冲淡他们邻里的感情。去年疫情期间,她所在的46号楼建了一个群,谁家有多余的菜就在群里说一声,需要的邻居就来拿,同时也会回赠一些力所能及的物什。“那时候,我们的邻里关系又回到了从前。”陈桦觉得,有人情味的地方才有“家”。

“我爸爸也很舍不得,他们和邻居商量,到时候在蕃瓜弄小学租一间教室聚聚,把搬走的邻居也请来。走之前,老邻居一定要再聚一次。”陈桦说道,爸爸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8年。

如今的蕃瓜弄小区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走在蕃瓜弄小区内,60多年前的建筑墙壁上已经有裂纹。小区上空纠缠的电线割裂了天空,不少电线交缠处还有胶壳断裂的痕迹,每逢下雨天,居民们总有漏电的担忧。新落成的小区将解决蕃瓜弄小区房屋不成套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据天目西路街道办介绍,蕃瓜弄小梁薄板旧住房将迎来成套改造,采用拆除重建方案,全部房屋的套内面积不减只增,再额外增加独用厨卫与阳台。其中租赁房屋,每户使用面积增加1-1.5平方米,增加了独用厨卫与阳台;产权房的房型都比较大,且有独用厨卫,保证套内面积不减少,并优化房型、朝向和居住功能。

所谓小梁薄板房屋,即用混凝土预制薄板搭建的房屋。这类房屋梁体尺寸窄,梁梁之间尺寸小、楼板薄,楼板通常采取预制楼板等方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比较常见的房屋修筑方法。但它同时也存在房屋结构不牢固,房屋稳定性差、地基浅、房屋寿命短等突出问题。

据解放日报报道,在上海,像这样简陋的居住区散落在城市各处,量不大,却“扎心”。截至2022年底,不成套职工住宅约220万平方米,6万户,这里就包括“小梁薄板”房屋约42.2万平方米,1.2万户。

2023年1月,“小梁薄板”被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8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

成套改造后居民可以得到哪些实惠?天目西路街道办罗列了三点,一是原多户合用的厨卫改为独用,安全隐患清除,改善了居住条件;二是通过房屋整修、道路整修、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改善小区环境;三是成套改造后,原承租户可以按公房出售办法购房,从而拥有房屋产权,方便房屋交易。

此外,由于蕃瓜弄老龄化比率达到了49.2%,该小区计划落成后的公共设施包含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社区服务站点,一个老年服务点(长者之家),一个城市生活中心以及公益托幼点。

等待着新家,拉上门就有了自己的天地

陈桦家已经在打包东西了。“住了四十多年了,真正要走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都不舍得扔。”他们已经签约了,等待着5月18日那一天,一早就离开这里,到时能早日搬回新家。

“拆除重建”的改造工期较长,可能要3到5年,改造期间需要居民自行解决居住问题,政府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补贴根据居民原有房屋的户型和建筑面积分为每月3600元—6000元四档,改造期间,政府也将根据市场评估情况适时调整,只增不减,同时提供搬家费。

陈桦选择在原有的补贴上贴200元,在普陀与静安交界处租一间老房子,“有两间房,一个小客厅。大的那间主卧给我爸妈住,小的我们夫妻住,我们商量着在客厅里支一张小床给女儿睡。”这样一来,家人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空间。也因租房离夫妻的单位,女儿的学校,通勤时间都在半小时以内,所以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

拥有独立空间是陈桦的女儿梦寐以求的事。从前,19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被分为了“一间半”的房型,里面的卧室采光好,给父母住。女儿睡在旁边的沙发上,一张开,就是一张折叠床。外面临近入口处的半间也放了一张小床,给他们夫妻俩睡。“我老公是山东人,人高,睡觉时总伸不直腿。”陈桦说,女儿的“沙发床”后有一层窗帘,隔开就是“两间”。

新设计的房型是一大一小两间卧室。从前,小区内有14幢老式非成套住宅楼。新方案将其改为6幢分别为7、21、22、26、33、33层的住房,设计房源1200余套(包括公益、生活配套房源)。

此外,针对蕃瓜弄小区97个不同面积房型,新规划也设计了8种基本的安置房型,并保证新房型里至少一间卧室朝南。“我们想,朝南的那间采光好,给我父母和孩子住,我们就住小的。”想到未来将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空间,家中有成套独立厨卫,陈桦和家人开始谋划新房的装修,“是做两扇门还是移门?怎样能再省一点空间?”

“妈妈,等搬回来了,我们要买车。”女儿对陈桦说。新建成的小区配有两层地下车位,计划建成车位800余个,基本能满足住户停车需求,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

“现在跟孩子讲‘滚地龙’,讲‘忆苦思甜’的教育基地,孩子们已经听不进去了。”陈桦无奈地笑笑,在她看来,新一代有自己的想法。她们喜欢新奇的、高科技的东西,也更需要独立的空间、注重隐私。女儿也在满怀期待地等着新家的落成,那时候,他们就可以自在地洗澡、做饭,烧喜欢的小龙虾、每顿都有热腾腾的炒菜,而女儿回家后拉上门,就有了自己的天地。

(应受访者要求,周建华、陈桦、王蔷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4:05:40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4 22:28:58
越南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在电视上看YouTube

越南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在电视上看YouTube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09-15 09:58:21
新华社重磅发声,罗永浩赢了!

新华社重磅发声,罗永浩赢了!

深度报
2025-09-14 22:29:27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直播吧
2025-09-15 15:50:08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夜阑故事集
2025-09-09 17:50:04
顶级财团荣氏家族:脱离中信集团又如何,谁说他们不“富可敌国”

顶级财团荣氏家族:脱离中信集团又如何,谁说他们不“富可敌国”

牛牛叨史
2025-09-14 03:40:35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9-15 15:50:18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陈意小可爱
2025-09-15 13:03:28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小鹏财经
2025-09-13 15:43:46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0:23:07
赢麻了!1.5万撬动300万,苏超最小赞助商老板娘泪洒最后比赛现场

赢麻了!1.5万撬动300万,苏超最小赞助商老板娘泪洒最后比赛现场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21:37
罗永浩手撕华与华:以后有品牌再用华与华,会让大家觉得它脑子有问题

罗永浩手撕华与华:以后有品牌再用华与华,会让大家觉得它脑子有问题

YOUNG财经
2025-09-15 10:15:10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5 00:10:06
北京两个大型医院决定关闭!

北京两个大型医院决定关闭!

美丽大北京
2025-09-15 14:57:16
违规换球拍?孙颖莎冠军取消?WTT回应,规则曝光,谁注意她举动

违规换球拍?孙颖莎冠军取消?WTT回应,规则曝光,谁注意她举动

东球弟
2025-09-15 12:37:48
女单决赛惹争议!并非王曼昱无缘冠军,而是一边倒的孙颖莎支持声

女单决赛惹争议!并非王曼昱无缘冠军,而是一边倒的孙颖莎支持声

安海客
2025-09-15 00:10:27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澎湃新闻
2025-09-15 15:42:42
享受文明果实却反噬文明根脉---美国大学何以成为白左大本营?

享受文明果实却反噬文明根脉---美国大学何以成为白左大本营?

通往远方的路
2025-09-15 07:50:03
2025-09-15 16:51: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44386文章数 50807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头条要闻

数百名韩国工人在美被捕 韩国工会要求特朗普就此道歉

头条要闻

数百名韩国工人在美被捕 韩国工会要求特朗普就此道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空间、科技、驾控全在线 Q5L现款优惠不容错过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数码要闻

A19 Pro与A19规格对比 缓存、GPU、内存频率、带宽等均有大差异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