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悲歌伍子胥

分享至

一、儿子只不过是父亲的一件作品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围攻郑国。楚军强盛,很快征服了郑国,饮马黄河。

这时救援郑国的晋国军队也已经开到了黄河边上,令尹孙叔敖建议楚庄王见好就收,当宰相、总理那样的人往往很有大局观,处事以谨慎小心为要旨。但是大夫伍参因为摸透了晋军的底细,知道晋军内部不团结,所以建议开打。

孙叔敖有些刚硬,执意退军,然而伍参也很刚硬,两位老臣之间展开了争斗。最后,伍参指出孙叔敖退军是认怂,会让国君蒙羞,这一拳击中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楚庄王的要害,所以楚庄王决定开战,几天后,楚军果然取得了胜利。

伍参就是伍子胥的曾祖父,他被誉为楚国伍氏之祖,任楚国大夫。

其实,说起劝谏,伍参还比不上其子伍举,伍举对楚庄王有一次名垂史册的劝谏,而且发生的时间比老爹伍参还早。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熊旅即位,为楚庄王。庄王登位时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小伙子,他不问政事,沉湎于声色犬马,还叫嚣:“有敢谏者死无赦!”

于是,一时无人敢劝谏。就像面对一个沉陷于王者荣耀吃鸡模式的少年,劝他离手时,他不会理你,逼急了还会咬你。

但伍举不怕。某天,就在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边听钟鼓边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之时,伍举打断了庄王的雅兴,说:“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

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出处。

楚庄王聪明睿智不假,但如果没有伍举的刺激,他可能一时难以醒悟,甚至还会跌入低级欲望的深渊,伍举的劝谏让他清醒过来,开始把心思转移到楚国的宏图霸业上面。

楚庄王时期,伍参父子的辅佐之功很大,也颇受楚庄王恩宠。

而且伍家人的寿命也很长,熬死楚庄王,再经历楚共王、楚康王、楚郏敖、楚灵王后,伍举还活着。

楚灵王是杀了侄儿郏敖上位的。

楚灵王三年(前538),年老的伍举还出使晋国,促成了诸侯与楚会盟,并劝诫灵王要慎终勿骄。

楚灵王得位不正,很昏暴,没几年就被弟弟蔡公熊弃疾杀死。夺位的熊弃疾就是楚平王。

楚平王继续需要倚重伍家人,只不过此时的伍家,当家的是伍举的儿子伍奢,伍举早已去世,伍奢也是老朽一枚了。楚平王把太子建托付给伍奢,拜他为太子太傅,当太子的老师,教导太子。

由此看来,伍家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了,太子太傅嘛,差不多和后世的“帝师”一样尊荣,伍家人开始从谏臣升级为“帝师”。

二、家族的命运转折:没斗赢一个小人,家破人亡

伍奢很擅长育人。

他很懂家庭教育。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