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她不走,一家人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

0
分享至

三峡大坝建成的背后,有无数人为之默默付出,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奇迹,那就是多达百万之众的三峡移民工程。

当时,绝大部分人为国家大局着想,积极响应搬迁号召。但这其中,也有一些不愿意离开家乡的,1992年,三峡的一个村庄全村搬迁,只有寥寥数人坚持固守,在这其中就有三峡工程最有名的“钉子户”,她的名字叫做张秉爱。

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有更好的选择机会,张秉爱仍然选择成为“钉子户”,她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么,张秉爱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

湖北省水系资源丰富,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经于此,湖北的三峡地区,多山地、多峡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陵峡,它与重庆的瞿塘峡、巫峡合称三峡。

在二十多年前,三峡地区有许多村庄都是依山而建,虽说这里依山旁水,环境十分秀丽,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所以,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基本上都是靠种田、打渔为生。

张秉爱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农村家庭,作为村里的姑娘,张秉爱的童年生活泛善可陈,她在一个非常平淡,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贫困的童年里,逐渐长大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秉爱情窦初开,她非常喜欢一个青梅竹马的伙伴,一直以来,张秉爱的愿望就是嫁给他。

但在这样相对封闭,而且非常贫穷的村子里,村民的思想,大多都是比较保守且落后,当时,张家生活条件特别不好,张父、张母就打着“都是为子女好”的旗号,私自为张秉爱订了一门亲事。

按照老一辈的想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她父母特意为张秉爱找了一家条件好、彩礼多的婆家。

当张秉爱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的内心中充满了惶恐与失落,当时,张秉爱曾试图想要说服父母,让自己去追求真正的爱情。

“爸妈,我已经有对象了,你们没有问过我,怎么就能私自为我定下婚约?我跟这家人从未谋面,男方腿脚还有残疾,你们不能因为一点彩礼,就把自己的女儿卖了,这样我是不会幸福的,爸妈,我求求你了,婚事你就让我自己做主吧!”张秉爱十分诚恳地说道。

但是,她的父母根本不顾张秉爱的想法,反而变本加厉,逼迫张秉爱立刻与男朋友分手,立刻完成这门亲事。

说起来,那一年张秉爱才只有十八岁,她根本无力反抗父母的压迫,就算是她每天苦苦哀求,依然无法改变结局,最终,张秉爱被迫与男友分手,嫁给了这个身有残疾的男人。

张秉爱成婚以后,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虽然这里的生活水平,的确要比自己家好不少,既然无法改变命运,那也只能认命,毕竟旧社会的女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也许,夫妻二人能够相敬如宾,还能有一段幸福的婚后生活。

但她却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幸福,原来,婆家有很多个子女,自己的丈夫只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丈夫身有残疾,在家里一向不受重视,所以,她来到婆家以后,她根本就毫无地位可言。

张秉爱结婚那天,婆家只送给她一些非常普通而且寒酸的物件,就好像在打发叫花子一样,这也让张秉爱十分的难堪,她本来就不同意这门婚事,如今又被人轻视,张秉爱一度想要逃离一切。

是父母和亲戚把她拦了下来,他们不断劝说张秉爱:“秉爱,现在大家都挺困难的,这家人的条件还算是不错的,虽然他是残疾人,但肯定会对你好的,你要是错过了,以后上哪找这么好的人家啊!”。

此时此刻,张秉爱就仿佛是一只彷徨无助的羔羊,她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也不知道她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婆家的轻视、丈夫的残疾,张秉爱嫁为人妇之后,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都要她一力承担,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偶尔还会来帮忙,但时间久了,仿佛婆家、父母都把她遗忘了,就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

身体上的疲惫,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就这样,张秉爱失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那时候,张秉爱曾一度想要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幸亏当时她的丈夫特别理解她,给予她很多关心,每次张秉爱干完活,丈夫都会给她捏捏腿,跟她说说体己的话。

时间流逝,张秉爱就这样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这种日子似乎没有尽头,又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头!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张秉爱的麻木生活也被打破了。

三峡大坝是我国重点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不光是为了建造一座水电站,它的存在,对于长江防洪救灾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孙中山先生、毛主席、周总理都曾提出过建设三峡的设想,可以说这项工程就是中国的百年大计。

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三峡大坝建设计划,第二年,三峡工程移民条例发布,从整体规划上来看,三峡周边的村庄都需要搬迁,张秉爱家所在的村子也在其中。

要知道,三峡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孩子在这里诞生,他们的父母在这里老去,搬迁计划一经公布以后,立刻引起了群众的热议,大家对于这件事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村里的青壮年大多数是支持的,毕竟,政府给了大家伙安置的新家,居住条件更好,生活也更便利。

张秉爱家位于水线一百七十五米以下,属于第一批搬迁人员,那时候,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虽然,张秉爱已经步入中年,但她就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当张秉爱第一次听说搬迁这件事以后,她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根本就不知如何是好。

那时候,她只是本能地觉得:“虽然现在很辛苦,但生活还算能过得去,但如果让自己离开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那么,她的孩子、她的残疾丈夫该怎么办?”。

随着政府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政策公布以后,村民们都觉得搬迁是一件好事,大部分人都在协议上签了字,只有张秉爱一直是反对的态度,当时,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来做她家的工作,但效果一直都不明显。

最后,还是村主任的劝说下,张秉爱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时候,工作人员才真正了解了张秉爱的难处。

张秉爱作为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她有一个残疾的丈夫和两个孩子需要抚养,现在,张秉爱家里有地,还能维持生活,遇到困难,她的父母还能来搭把手,但如果一旦搬迁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起码现在来看,她和父母家的距离,将会变得十分遥远。

工作人员十分理解张秉爱的困难,经过协商以后,他们也对张秉爱一家的情况做出了调整,那就是把她搬迁顺序往后调,当时,张秉爱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因为,在她的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只要不搬迁,什么都好说!”。

但是等到政策下来之后,张秉爱才发现,政府给她重新划分的土地特别远,而且分配宅基地的这个事也没了下文。

所以,张秉爱就反悔了,她决定不搬就住在这了,当时,很多人都来张秉爱家里劝她,但张秉爱就是铁了心不搬了,无论谁来劝说都不管用。

当村民们都陆续搬走以后,一向热闹的村子,立刻变得冷清起来,张秉爱放眼望去,这周围就只剩下她一家了,她也曾感到过孤独和无助,但一向都是靠自己的张秉爱,很快就重拾信心,她要努力生活下去。

就这样,张秉爱用自己这双勤劳的双手,把村里无人开垦的土地全部利用了起来,当她看到田地被一片绿色覆盖以后,她心中油然生出了一阵幸福与自豪感。

张秉爱解决了生活问题,但还有一个更大问题摆在她的面前,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村庄整体搬迁,村子里原本的学校也都搬走了,孩子如果想要上学,那么就要走上很远的山路。

张秉爱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他们每天上学虽然很辛苦,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不肯搬走,但这两个孩子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因为他们知道,妈妈每天都非常辛苦!

1998年,张秉爱又在这里生活了六年,现在三峡的水位已经上升到135米,她的居所已经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工作人员曾多次劝说,但张秉爱依然不为所动。

这一天,张秉爱带上了所有家当,在一个山头搭建了个简易的临时住所,但随着长江水位越来越高,她就要不停的更换位置,这个时候,张秉爱的宅基地已经批了下来,但由于住所距离农田太远,来回一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又要花钱,所以,她根本就没有钱建新房子,于是,张秉爱就在农田边上搭建了几个窝棚,一家人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居所,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

后来,工作人员得知了这件事后,给了张秉爱一些补贴,张秉爱将这笔钱,都用在了孩子上学方面。

张秉爱虽然自己从小没有读过书,但她却也知道,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她曾经多次回想,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读过书,或许自己就不会过上今天这样穷困潦倒的生活。

因此,即使家里生活条件再艰苦,张秉爱也在坚持,她知道绝对不能毁了孩子的未来,所以,当时张秉爱大儿子即将高考的时候,张秉爱也是期待着儿子可以考上大学,真正地走出大山,再也不要回来。

不过,张秉爱的儿子却落榜了,他也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是不允许他复读的,所以,张秉爱的儿子就去参军了,成了驻守新疆的一名战士。

为了让自己母亲的生活,可以过得好一些,张秉爱儿子在部队里,他也是剩下了自己的津贴,然后将这些钱全部寄回家,他退伍后,还给家里重新搭了一个新房子,虽然仍然简陋,但要比张秉爱一家原先的窝棚强太多了。

后来,张秉爱的儿子就离开了家,去了广东打工,现在,他在广东当一名保安,虽然过得也不富裕,但他的确走出了大山。

1994年,一个纪录片导演想要来三峡这里拍摄纪录片,结果正好遇到了张秉爱,此后好几年,他都记录着张秉爱一家人的生活,并且在2007年的时候,正式将张秉爱一家的生活经历,以纪录片《秉爱》的形式对外上映。

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同时也获奖无数,后来,这个导演邀请张秉爱来到了北京,参加纪录片的观影会,张秉爱沉默地看完了这部她是主角的纪录片,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和天安门拍了一张合影之后,她就又回到了大山之中。

或许在张秉爱的心中,她也感到一丝遗憾和后悔,毕竟当初搬迁到各地的三峡移民,他们都过上了很好的生活,可只有她,还生活在大山之中,过着勉强维持温饱的生活。

当她第一次离开大山,来到了北京看到了关于自己的纪录片,她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感触的,毕竟,她来到了大山外面,她才发现自己与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2022年,张秉爱坐在自家破旧的大门口,遥望被大水淹没的故土,她在采访中第一次表示了她的后悔:如果当初和村里人一起搬走,那么,她们一家,也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然而没有如果,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三月柳
2024-06-01 15:24:12
家长:恢复八十年代的教材刻不容缓,现在的教材简直乱来!

家长:恢复八十年代的教材刻不容缓,现在的教材简直乱来!

李老师讲最真教育
2024-06-02 16:18:10
瓮中捉鳖,赖清德听到了吗?丨湾区望海峡

瓮中捉鳖,赖清德听到了吗?丨湾区望海峡

直新闻
2024-06-02 21:59:39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国家为什么不把国企央企每年的利润发给老百姓?

国家为什么不把国企央企每年的利润发给老百姓?

农村阿祖
2024-06-02 19:00:23
因失恋接拍三级片,她被多少人男人存在硬盘?

因失恋接拍三级片,她被多少人男人存在硬盘?

华人星光
2024-06-02 15:17:31
胡塞武装暴打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创下五个第一

胡塞武装暴打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创下五个第一

低调看天下
2024-06-01 09:05:59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4-06-02 12:23:21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侃球熊弟
2024-06-02 21:48:37
若孤立我们的趋势不变,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若孤立我们的趋势不变,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罗sir职话
2024-06-02 11:51:25
胡锡进:铁头你为啥不能忍一下不吱声,去当一个无名英雄

胡锡进:铁头你为啥不能忍一下不吱声,去当一个无名英雄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2 21:16:48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03 00:21:18
特朗普入驻TikTok 粉丝已破60万!

特朗普入驻TikTok 粉丝已破60万!

直新闻
2024-06-02 18:57:54
惹怒“希尔顿们”的酒店代订,是门什么生意?

惹怒“希尔顿们”的酒店代订,是门什么生意?

潇湘晨报
2024-06-02 17:06:12
广州一商场内攀岩项目发生坠落事故,商场:孩子已送医治疗,项目暂停营业

广州一商场内攀岩项目发生坠落事故,商场:孩子已送医治疗,项目暂停营业

极目新闻
2024-06-02 21:54:31
马斯克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将全车电线从5000米,降至100米

马斯克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将全车电线从5000米,降至100米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6-02 20:22:55
重磅信号!统一可能要提前了!

重磅信号!统一可能要提前了!

大嘴说天下
2024-06-02 21:36:26
天下最无耻的事情:房子烂尾,开发商没事,银行没事,买房者受苦

天下最无耻的事情:房子烂尾,开发商没事,银行没事,买房者受苦

泸沽湖
2024-06-02 12:44:04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华人星光
2024-06-02 15:36:44
当代“和珅”刘特佐,酷爱女明星,搬空国库,奢靡生活似皇帝

当代“和珅”刘特佐,酷爱女明星,搬空国库,奢靡生活似皇帝

午夜故事会
2024-05-30 12:47:23
2024-06-03 06:10:44
史料纪
史料纪
关注知识探吧,每天涨知识
4796文章数 292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数码要闻

华硕 ROG 宣布 6 月 3 日直播发布新幻 16 Air 笔记本与外设新品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国中央司令部称拦截胡塞武装射向美军舰的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