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各大平台上充斥着众多自媒体所写的同一个话题的众多文章,让人们都信以为真,那就是教育部发布“新规定”:今年5月1日起,小学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这是教育部办公厅两年前发布的旧闻,哪是什么“新规定”。
近段时间各大平台上又充斥着众多自媒体所写的同一个话题的众多文章,同样让人们信以为真,那就是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将要全面取消。昨天看到有位网友发布的信息(如上图所示),说据官方媒体报道,预计从5月10日开始逐步对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进行全面取消而且从6月份开始将收取的课后延时服务费退还给家长和学生。
课后延时服务将要全面取消?三个重量级的官方说法告诉你有无可能。教育部去年2月8日发布的工作要点明确要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水平,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增强课后延时服务吸引力有效性,要推动各地进一步健全课后延时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并确保逐县逐校落实到位。
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课后延时服务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开展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双职工无人照看孩子和接送孩子的实际困难更是要让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们在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治理整顿后能有更好的去处。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办公室今年3月份印发《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系统部署教育战线做好2023年度“双减”督导工作。该《通知》强调了存在的几类突出问题,其中就包括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要求各地要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作用,督促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回归正道。
以上这三个重量级的官方说法表明了课后延时服务不仅不会取消而且还会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今后很有可能会强力纠正利用课后延时集中补课或教授新课的不当做法以确保课后延时服务的方向和内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