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是邓小平的亲弟,主政过湖北少有人知,活到106岁,骨灰撒大海

0
分享至

2017年10月的一天,一位106岁的老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根据他的遗嘱,家中不设灵堂,没有花圈,也没有任何仪式,火化后骨灰撒入大海。

尽管万般不舍,但家人还是按照他的心愿让他魂归大海,这位老人是谁,为何会留下海葬的愿望呢?他就是曾经主政湖北的邓垦,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小平同志的亲弟弟。

01

邓垦和哥哥邓小平在家里的5个孩子中,年龄最为接近,感情也最好。小平同志排行老二,他下面就是邓垦。兄弟俩自小就感情深厚,哥哥对于邓垦的影响很深,可以说他投身革命也是追随哥哥的脚步。

邓小平赴法国留学后,心里仍然牵挂着这个弟弟,他希望弟弟能和自己一样,走上正确的道路,所以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他还是从法国寄进步刊物给弟弟,不过那时的邓垦年纪还比较小,对于刊物上面的内容还不太懂,等到后来念了中学,才逐渐明白了哥哥的苦心,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31年时,邓垦准备前往上海,从父亲处得知,哥哥可能已经回国,就在上海工作,希望他到了之后打听一下哥哥的消息。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小平同志已经回国,为何不与家人联系呢?其实这也是为了保护家人,自从参加革命以来,邓小平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不连累家人,也就只好不联系了。父亲知道他回国,还是从当初一起赴法国留学的同乡处得到的消息。

邓垦到了上海之后,人海茫茫,他又人生地不熟,该如何寻找哥哥的下落呢?正在犯难时,他忽然发现报纸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刊登寻人启事,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就也登了一篇,结果还真的找到了,时隔多年,兄弟二人终于在上海团聚。

可惜没多久,因为工作关系,小平同志就离开了上海,当时他们也没料到这次分开之后,再见已经是14年后了。

哥哥离开后,邓垦就一直留在上海求学,之后在一所中学任教,他也投身革命,并在1937年时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

02

此后他就一直在组织的领导下工作,1939年时来到延安学习,之后就留在这里,成为了《解放日报》的编辑。

他再见到哥哥,已经是1945年了,当时邓小平回延安开会,二人匆匆见了一面,之后由于工作需要,小平同志就赶回前线了。

解放战争时期,邓垦来到东北参与地方建设,他先后在多地担任县长、市长以及市委书记等职务,辽沈之后,因为解放区急需干部,邓垦就随同大军入关,在江西做了省委宣传部的秘书长,之后又被派往四川工作。

在从南京出发时,他见到了哥哥。当时前往西南的路是非常艰险的,敌人残兵的威胁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很难,尽管如此,邓垦他们还是肃清了残兵,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川南开展工作。邓垦在泸州工作一段时间后,被调到了重庆、武汉等地任职。

解放后,兄弟俩因为公务繁忙,要想见面也只有赶到北京开会时才有机会,虽然不能时时相见,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特殊时期,受到哥哥的牵连,邓垦也被关押了8年。特殊时期之后,小平同志的工作更加忙碌,想见面也是难上加难。

一次,邓垦到北京开会,哥哥就让他到家中小住,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不过看到哥哥每天都有如此多的公事要处理,邓垦在住了几天之后,就决定回武汉去,不想因为自己的关系而给哥哥添麻烦。

不管是当初追随邓小平的脚步走上革命的道路,还是后来以他为榜样,致力于服务国家和人民,邓垦始终都将哥哥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他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绝对不能给哥哥的脸上抹黑。

邓小平去世后,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入大海,所以邓垦临终前也表示,希望能和哥哥一样,融于大海,永远守护地这片土地和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书不绝
史书不绝
历史的一缕尘烟,皆为人生
965文章数 29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